第45集 五运六气(十八)——中国古代历法介绍(3)

中国古代的历法,总体说来,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和干支术语基础上的,以古天文为基础,按七政、三垣、28星宿的运行规律,把年、月、日、时等时间单位和周期,组合成具有阴阳五行特性规律的干支时间运算系统。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时间干支数学模式又反过来为阴阳五行的计量化、规律化运用提供了固定的模块形式,抽象化来运算,描述具象的天地自然。

在中国历法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是扮演着以事实验证五行八卦阴阳太极的中国哲学理论。以天地运行之道的抽象化符号化的易经哲学体系形成的独特的“天、地、人”全息哲学,繁荣了中国古代哲学,我们的民族并很早就从中受益,形成独特的古老的中华文明。

详情如下图所示:

中国古代哲学,由三条主线汇聚而成:以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为基础,形成河洛的抽象概念,发展出太极、历法、五行三条线,最后汇聚为中国易经的古代哲学。在易学基础上,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发展出了完整系统的中国文化:其中以儒家,道家,法家,医家,兵家,农家贡献最大。在此过程中,天文历法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历法,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

在五运六气中,有很多术语和原理,来源于一些古历法,如果对此不明白,是很难去理解五运六气的相关知识。比如昨天讲的三阴三阳,这个术语就来源于六爻历。但现在我们的农历用的是五运六气的干支历,所以这中间是怎么换算的,还是有必要整明白的,故此,我们在中间插播这篇关于历法的文章。

中国历法发展过程中,大约分为以下几种历法:

一、六爻历。

六爻历是最古老的历法之一。

周期特征为:一年两季,六节,十二支,六十周,三百六十日。

六日为一周,三十日为一支,六十日为一节。

这个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我们的先民认识的昼、夜。从每天的昼、夜两个现象认为时间就是黑白两个东西构成的。所以有爻以象昼夜的说法了。最明显的参照物是“日”和“月”,老子讲:“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说的就是这个事情。昼夜是上古先民最早的时间概念和单位,最原始的象形表意符号是○和●,时间的变化就是○和●的交替。

《周易·系辞》说:“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变化者,进退之象也;刚柔者,昼夜之象也。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爻也者,效此者也”。

六爻历在命理学里面用得很多。

具体情况如下图所示:

此图最外圈的24节气基本上还不是六爻历法的内容,之所以配上去,是为了下面讲五运六气历法好理解。作图也不容易,就放一起了。另外,把六十周,三百六十日省略了,像素不够,画也不好画,画了也看不清。

五运六气知识,所说的三阴三阳,就是六爻历法里面的内容。而五运六气使用的是干支历法。我们现在使用的也是干支历法。干支历法是结合了六爻、五运、八卦等历法的总结得来的。在黄帝内经里面也有使用六爻历法的术语,所以这里必须把六爻历法介绍详细一点,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需要。

二、五运历法

五运历是夏代的古历法,是十干历的基础。

周期特征为:一年两季五运,十干,三十六旬,七十二候,三百六十日。其中五日为一候、十日为一旬、三十六日为一干、七十二日为一运。这种历法在古中医里面也有使用。

其图如下所示:

此图搭配了八卦和12辟卦来帮助理解。

三、八卦历法。

八卦历法是建立在观察、测量、计算“日影”基础上的历法。周期特征为:一年四季,四时八卦(节、风),三百六十日。其中十五日为一气,四十五日为一风(卦),九十日为一时。

如图所示:

八卦历法图

四、五运六气历法。

五运六气历法,也叫干支历,是五运历和六爻历的复合历。把干支相复合便产生了六十甲子记日法。这一历法一直沿用数千年。这种历法很多资料介绍,就不多讲。

60甲子历法图

此外还有阴阳历,律吕纪月法,这些和五运六气关系不是很大,就不介绍了。

为方便理解五运六气知识,中间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和此内容相关最紧密的历法内容。

该篇文章,主要是要用图去对照文字理解。或者对照图去查询不明白的资料。现有几乎所有的易学文章,都不重视图。易学是图形学,必须要回看图,画图,否则是很难理解。万物观照,皆可成像。在天成像,在地成形,形象呈现,其意自现,得象忘言,得意忘象,其学成矣。

明天我们继续五运六气的六气介绍(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