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诗词曲赋联的传播

汪冬霖
诗词曲赋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传播价值。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普及和发展,我们正步入一个融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传媒与受众互动于一体的“融媒体”时代。在当前大力倡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势下,如何更新传播理念、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让诗词曲赋联雅俗共赏、喜闻乐见,使广大人民群众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涵养心灵、升华境界,在诗意栖居中培厚家国情怀,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

一、融媒体时代的传播特征

在新的历史时期,用融媒体的理念去对待、分析和解决诗词曲赋联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问题,是一种很有意义也值得去做的尝试。

(一)什么是融媒体?

融媒体,是指融合了传统媒体(纸媒、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微博、短视频等)的各自优势,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形态,变单一媒体的竞争力为发挥多媒体共同竞争优势,使传播功能、传播手段、传播价值得以全面提升,达到1+1>2的效果。

融媒体既被看作是媒体的一个新种类,又被看作是打通媒体区隔、实现不同媒体之间融合发展的方式手段和运作模式。其既有广播的迅疾、便捷,也有电视的直观、立体,还有互联网的“四个无限”(无限空间、无限时间、无限作者、无限受众),从根本上突破了媒体的资源界限和受众界限。由此可见,用融媒体去传播诗词曲赋联文化,是当下和未来的必然选择,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融媒体传播的特征

融媒体的传播特点是互动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诗词曲赋联借助融媒体传播,形式更加新颖多样、传播落地效率更高、传播效果更为理想。

融媒体融合了新旧媒体优势,以最先进的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为支撑,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为渠道,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为终端,以微信、微博、博客、社交网站、新闻网站、网络论坛、即时通讯、新媒体视频、手机报、手机电视、数字报纸等为形式,具有传统单一媒体所无法比拟的技术优势、渠道优势、平台优势和载体优势,使其信息传播呈现出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突出特点。

自主性、互动性、参与性、个性化特征,是融媒体吸引受众的法宝。主要表现在:一是传播的即时性与亲临性(“即时性”最充分的体现形式莫过于直播);二是信息的丰富性与海量化;三是传播的交互性与体验性(双向互动、多向互动,身临其境);四是需求上的差异性与个性化。我们发现,随身携带的一部智能手机(4G、5G网络服务),已成为融媒体提供智慧服务、实现传播与受众个体零距离的关键纽带,因而手机被业界冠以另一个名称:视网膜交互设备。的确,我们平时传播、欣赏诗词曲赋联,绝大多数时间是在手机上实现。

二、如何做好诗词曲赋联的传播

传统诗词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道德理想与审美旨趣,在陶冶情操、培育人格诸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她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富矿和宝藏,有待深入挖掘。例如:可借助《离骚》《天问》进行节操教育;可借助《孔雀东南飞》《游子吟》进行情感教育;可借助《书愤》《过零丁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借助《锄禾》《江上渔者》进行劳动教育;可借助《过故人庄》《赠汪伦》进行友谊教育;可借助《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进行人道主义教育……等等。所以,做好诗词曲赋联的传播,彰显其“立德、启智、怡情”的教化功能,是时代赋予诗词曲赋联的使命。

(一)诗词曲赋联的传播轨迹

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学形式,诗歌从诞生时起,就作为一种传播内容,存在于传播媒介和传播手段的不断变化之中。

在古代,受当时社会条件所限,诗歌传播不外乎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写在驿馆、旅舍的墙壁上传播;二是写在日常生活器具上传播;三是借命运坎坷的故事传播;四是在交往和婚恋酬唱赠答中传播;五是通过歌伎舞女的自我创作、自我演唱传播。譬如,汉乐府的传诗模式,主要是乐传、口播和书记,以及叙事诗故事型的表演形式和文事结合的传播。可以说,音乐传播,是古代诗歌最为广泛的传播形式。歌舞,大大降低了大众参与及欣赏传播的门槛。

诗词曲赋联的传播,在经历了口头传播、书写媒介传播、印刷媒介传播和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阶段后,也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步入了融媒体传播时代。目前,以诗词曲赋联为主题传播内容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社交软件、APP越来越多,并在一定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读诗、读联的微信公众平台,如雨后春笋,在碎片化、浅阅读、快餐化的大环境下,向公众展示了新媒体也具备了做“深阅读、慢阅读”的可能性。其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于一体,以基于圈子文化的传播方式,使更多人可以随时随地捡拾零碎时间,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诗词曲赋联从未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缺席,在文艺领域一直承担着非常活跃的角色,带动促进其它文学样式发展,并始终坚守清贫,保持着最纯正的艺术品质。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更多作者不再局限在文字符号层面,逐渐注重在创作者和文学爱好者之间传播。但这一传播范围相对狭窄,欣赏传播门槛相对较高,影响了传播面和社会效果。不过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融媒体平台不断创新传播方式,为诗词曲赋联更好地走向人民大众勾画出了广阔的前景。

(二)诗词曲赋联传播的成功范例

目前,国内传统文化在融媒体的传播还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最为成功的传播之一,无疑是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

《中国诗词大会》是2016年2月12日(正月初五)起开播的一档知识竞赛类综艺节目,其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邀请全国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的诗词爱好者共同参与诗词知识比拼,整个过程充满竞技性、娱乐性和视听美感,将传统文化通过电视媒体完美呈现。并且,利用多屏传播、后续音频节目持续发酵的方式,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性和粘性。基于中国民众内心深处诗词文化情结的设计,使整个传播创意获得了巨大成功。

2018年,知名网络游戏《逆水寒》上线期间,推出以宋词为歌词的国风音乐专辑,风靡青少年群体。2019年,大型历史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在优酷视频播出,因配套插曲皆标注李白作词,亦成热门话题。而从2017年起,央视在春节期间分别推出的《国家宝藏》和《经典咏流传》栏目,也频频以古诗词为蓝本,制作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并登上各大网络音乐平台热榜。可以说,在《中国诗词大会》及多档电视综艺节目与各大媒体的评论宣传加持下,我国全民范围内兴起了一阵阵传统诗词的狂欢,形成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这给我们提供了良好借鉴与全新启示:可以借助融媒体的炫酷技术与特点,策划和传播更多大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活动,掀起诗词曲赋联的群众热潮。

当下,在诸多新媒体软件中,拥有用户最多、最受群众欢迎的,莫过于微信和抖音。而使用微信进行社交与传播,更是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由此,也给微信公众平台开辟了广阔的市场。与传统传播媒介相比,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信息传播时,弥补了大众传播媒体对受众不明的不足,将大众传播更好地融入在了人际交往中,将媒体更好地带到了受众的身边。微信公众号通过与个人微信号的捆绑式服务,了解到用户的基本资料,准确定位受众群体的大致情况,能够精准发送信息,增强了传播效率。目前,媒体微信公众号已成趋势。2013年,央视等电视媒体和人民日报等纸质媒体,纷纷进驻微信,设立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这使诗词曲赋联有了更多含金量高、辐射面广、运营规范的传播平台可以选择,便于形成标杆效应。

(三)诗词曲赋联传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融媒体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式,但至目前,实践的整体性、体系性还较差,在整个社会传播中占位小,影响力有限。并且,由于传统模式下受众被动地位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受众不仅成为“自媒体人”,而且某种程度上已成为媒介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大众创作的娱乐性、自我化、碎片化,难免使诗词曲赋联作品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络诗词大军中,信口开河、不讲格律者有之,辞藻堆砌、典故罗列者有之,更有矫情拼凑诗、老干口号诗、媚俗交际诗、人身攻击诗、负能量牢骚诗……形成传播乱象,的确是给传统文化抹黑。另外,诗词曲赋联的商业化、庸俗化、圈子化、功利化、教条化的现象一定程度存在。有的作品过于学术化,不接地气,很难融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学习、工作、生活当中去。

如何采取有效对策做好诗词曲赋联的传播?笔者认为:

首先,必须正确认知“营销”的实质是“口碑”,强调内容为王。要下大气力创作出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精品力作,做到既叫响又叫座;要保持政治定力,把好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弘扬人民群众向上向善的力量,发挥发展“推进器”、社会“黏合剂”、道德“风向标”的作用。“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诗词家和楹联家应成为反映时代精神的先锋,紧紧把握时代脉搏,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写出更多让读者可以感知时代温度的作品。新时代的诗词曲赋联,一定要彰显大国风范、盛世气象、百姓情怀、民族精神,成为时代的号角、奋进的鼓点、筑梦的记录、人民的心声。

其次,要认识到创作的门槛无法降低,但欣赏传播的门槛却可以降低。诗词曲赋联的文学性并非是“传播弱势”,而是“差异化优势”。要将目光从“创作”转向“传播”,将“爱好热忱”转化为“传播热忱”。创作者应该放下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的心态,走出“传播是文学评论者或后人应该做的事”这一认识误区,将“文学思维”转化为“传播思维”,在积极严谨创作的同时,进行自主传播,借助网络社群使作品走入人民大众,并通过传播反馈,自觉查漏补缺,进一步提高作品的质量。

再次,各级诗词楹联组织,要在实施精品工程的同时,做到传播实践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要努力整合社会资源,克服经费、人手短缺的实际困难,建设好纸媒会刊、公众号微刊、会员及诗友微信群等自媒体阵地,以此作为内外交流互动的窗口,共同学习和提高。要广泛开展面向社会的诸如专题讲座、主题采风、同题诗会、作品吟诵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深入推进诗词曲赋联“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景点),并借力官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进行宣传,线上线下形成合力,使诗词曲赋联文化一点点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逐步生根、开花、结果。

三、诗词曲赋联传播的未来发展

融媒体的快速发展,使诗词曲赋联的传播方式发生着深刻变化,并越来越成熟。通过融媒体,可以在社会系统中植入传统文化。譬如,将诗词曲赋联植入教育系统,以教材体系、课堂教学、微课慕课、课内课外活动等为载体,进行润物无声的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融媒体的数字化手段,整合、挖掘、再现诗词曲赋联文化;可以通过融媒体策划更多的公众活动,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VR等技术,促进诗词曲赋联文化的可持续性传播。

我们要不断加强面向全民族的诗词文化教育,提高人民大众的艺术审美水平。要在青少年和学生中培育诗词曲赋联的后备力量。要坚持培养全媒体人与引领自媒体人并重。传播中坚持“用户至上”,通过多样化的诗词曲赋联产品和资讯服务,增加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的满意率和忠诚度。由此,在政府部门重视、专业机构主导、诗词家和楹联家带头、全社会民众参与下,循序渐进,规范发展,做到“创作”与“传播”两翼齐飞,诗词曲赋联必定会在融媒体时代绽放出夺目的光彩,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复兴发出先声。

【注】作者为烟台市诗词学会会长。此文为其在2020中华诗词学术论坛(武汉)上提交的论文。

主  编:汪冬霖

编  委:(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新安  朱本喜  孙秀芳  庄志亮  刘学刚

刘果红  汪冬霖  李桂强  张敬爱  张靖晨

贾乐玉  雷振斌  蔡红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