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的真谛(精编)
顾景林
植物生长所需的基本条件是阳光、空气、水分以及适宜的温度和肥沃的土壤。在地球上有些条件是天然能够得到部分满足的或可被替代的,譬如,在植物工厂可以用发光二极管光照系统发出的红蓝光替代日光,可以用水培或栽培基质进行无土栽培,在太空舱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条件都是人工创造的,空气和水也是经人工处理循环利用的。水是生态的基础,是影响生态的关键因素,有了水就能够生长植物,滋养动物,形成生物链,建立起良性生态循环。 地球表层的所有热量归根结底都是来自太阳的辐射热,其它都是次生、次要因素。在与太阳的距离和地球相当的月球上,受阳光直射的地方,表面温度高达127℃,一旦脱离阳光照射,表面温度很快就会下降到-183℃,温差高达310℃。地球因为有海量的水的巨大热容量的恒温作用和大气层对阳光的衰减及温室效应才获得了适宜人类生存的温度,不然就和月球差不多。 气温升高可增加无霜期,改善高寒地区气温条件,使更多地区,更长时间适宜植物生长,使冬闲田减少,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增加农业的气候资源。随着气温的升高,“我国整个作物的种植带北移了100公里左右。包括一年三季的作物地区和一年两季的作物带都向北移动了100公里左右。”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几年增产或丰收。粮食长期自给不足的俄罗斯,近年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小麦出口量连续三年越居世界第一。事实证明气温升高并没有造成象一些气候危机炒作者预计的那样给农业带来什么不可克服的困难,相反,显著地促进了农业增产。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植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光合作用生产生物质,给人类带来食物、能源和材料。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若能增加一倍,可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大幅度增加农作物产量。 植物工厂一般将温度设定在20℃到25℃之间,将二氧化碳浓度设定在800到1000ppm之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仅400ppm左右),地球上很多地区的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都达不到农作物生长所需的理想值,建设温室大棚以提高气温,施用二氧化碳气肥以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有效措施。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以使植被生长更加茂盛,反过来又可以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 作为自由水面的海洋蒸发率大于陆地农田的蒸发率,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海洋蒸发水汽降落到陆地的概率大于陆地蒸发水汽降落到海洋的概率,因此气温升高造成的蒸发导致的降雨对陆地水分的补充总的说来大于陆地蒸发造成的水分损失。气温升高及其造成的海水蒸发和降雨有利于西北地区雨热条件及生态环境的改善。 地球大气中水汽含量偏低,尤其是西北,水汽含量水平达不到降水的阈值和其它条件,降水稀少,但在高寒山体存在凝霜结露的独特降水形式。 近年随着温度升高,海洋水汽蒸发增多,水循环加剧,带来西北降雨增多。 在西北,干旱缺水是主要矛盾,由于常年降雨稀少,疏于防洪设施建设,降雨增多时出现洪涝灾害是情理中事,算不上什么问题。是旱亦忧,雨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老天爷只要能够把水送到大西北就算尽到了它的责任,剩下的防洪排涝是人类应该做的事,南方早有成功的经验。在抵御自然灾害方面人类的作用不可或缺,南方防洪排涝设施的完备是自大禹治水以来,人类改造自然的成果。幻想人类无所作为就能达到的所谓天人合一,人水和谐的状态,历史上从来没有过。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国家,竺可桢等物侯学家通过大量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史料研究指出:历史上曾经有过气温比现在高约3℃的时期,那时西北地区气候暖湿、降水丰沛、地表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生态环境比现在更好。这一论点和近年西北地区降雨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多是相互印证的。
参考文献
1、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人民日报》1973年6月19日|http://www.weather.com.cn/index/lssj/11/374875.shtml
2、没有土壤阳光也能“种”菜|
《人民日报》2017年6月9日|http://paper.people.com.cn/rmrb/page/2017-06/09/20/rmrb2017060920.pdf
3、气候变暖导致“冬麦北移”|《人民日报》2014年04月16日|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416/c1007-24901021.html
4、《中国大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