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拙诚”实践及现代启示

曾国藩的“拙诚”实践及现代启示

(上)

“拙诚”不仅是曾国藩的人生哲学,也是历代贤哲所倡导的核心价值,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曾国藩“拙诚”的实践包括他的学习工作生活尚“拙”,以及为师为将为相尚“诚”。从个人的角度,曾国藩一辈子为了国和家,心怀诚念、踏实做事,他秉承“拙诚”的态度,做到了知行合一,对于当今每一个人的成才立业都有可贵的借鉴意义。  曾国藩学习中对“拙”的专注,工作中对“拙”的执着、生活中对“拙”的用心,吸引了一大批有识之士来到他的麾下,一生的学生极多;《韩非子·说林上》提到:“巧诈不如拙诚。”汉朝刘向在《说苑·谈丛》中认为:“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拒绝“巧诈”和“巧伪”的曾国藩,特别是晚年期间,守着“拙诚”理念,不论遭受多大不公平的对待或打击,都不灰心丧气,而能埋头苦干,再接再厉,坚持到底。别人以巧似伪欺骗他,他却仍然以拙以诚相待。俗话说,人心极诚,诚极则圣。学习曾国藩,就是要学习他一生待人接物以诚为本,以拙为用。要求自己“不说大话,不求虚名”,做事“情愿人占我的便益(宜)断不肯我占人的便益(宜)”。  坚持不投机取巧,忠诚于工作事业,诚实于处事交友,诚心于洁身自好,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学习工作生活尚“拙”

早期的曾国藩没有超群绝伦的才华,在当时晚清的杰出人物中,他认为自己“生平短于才”、“自问仅一愚人”、“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是“才略太欠”,是个“书憨”,即书呆子。梁启超也说曾国藩“非有超群轶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

01      学习尚“拙”

曾国藩是个乡里伢子,不懂什么学习技巧,考试也没有什么参考书,只知道扎扎实实地去学。这种“笨拙”的学习方式,在他身上年幼就培养起超乎常人的勤奋、吃苦、踏实精神。年少多次考试的经历给了曾国藩独特的启示,他发现笨拙有笨拙的好处:笨拙的人没有智力资本,因此比别人更虚心,且学得更扎实。

笨拙的人从小就不怕受打击,因此抗挫折能力也更强。笨拙的人不懂取巧,遇到问题只知“挤和钻”,因此基础打得很牢。

相反,那些有智商很高的人不愿下“困勉之功”,遇到困难绕着走,基础也就不牢固。所以,“拙”看起来傻,其实是智;看起来慢,其实却是最快,因为这是扎扎实实的成功,一步一个脚印。他到京城后总结自身经验,多次说这得益于自己基础打得好,强调:“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

02      工作尚“拙”

曾国藩在做京官时期工作兢兢业业,认真尚“拙”为常人称道,在打太平军的数年中“拙”的精神更加体现得淋漓尽致。从数次打太平军的战斗决策中,曾国藩的思维方式“笨拙诚实”,其决策达到了绝对的严密程度。

为什么能绝对严密,那是因为他不怕费心费力,对整个战斗流程进行不留死角的深入分析。在对全流程进行了精到分析的基础上,再找出要害,把握关键。每次战斗完之后,还要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作参考。

曾国藩说,自己“天分不甚高明,专赖学问以求精明”。曾国藩的精明,这样的绞尽脑汁殚精竭虑,就是建立在这样的笨拙之上,对朝廷的忠诚上。

03      生活尚“拙”

曾国藩的生活哲学很独特,那就是尚“拙”。“拙乃天之道”,他认为“天道忌巧”,高呼“去伪而崇拙”。曾国藩生活上的“拙诚”,从他“扎实彻底”的思维方式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例如他每日以“拙”的态度扎实写日记:每日有日课册,一日之中,一念之差,一事之失,一言一默,皆笔之于书。书皆楷字,三月则订一本,自乙未年起,今三十本矣。

他博采众长,西方卓越的理性思维,建立起严密的学术体系,他晚年的思想就吸取了西方思维的重视实证、重视逻辑、重视差别的特点。他生活中每遇到一件事,都要取阴阳之道,从“正”“反”两方面去研究,反复琢磨,细细分析。  而“正”“反”这两个方面,他也要进行细分,把“正”面再分两面,分析它的正反。同理,“负”面也自有其正反。他这种辩证思维,全面客观,多角度的矛盾分析,达到了“庖丁解牛”的程度。但凡和曾国藩打过交道的人都知道,曾国藩说话的语速、走路都很慢之外,还给人一种驽钝的感觉。

从曾国藩本身来说,他是希望自己三思而后行的,他自己也告诫儿子们说:“在与人答话的时候要先思考一下再说,切忌抢话,这样才能显得你的话落地有声,中规中矩。”

曾国藩在家书中有句名言:“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曾国藩不仅学习工作生活尚“拙”,而且为师为将为相尚“诚”。

“拙”与“诚”,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那何谓“诚”?曾国藩又是如何理解“诚”?他又是怎么做到“诚”呢?

(下)

《中庸》认为,“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意谓“诚”贯穿在所有的事物中,如果没有“诚”就不能够成就事物。北宋理学家周敦颐曾说:“'诚’者,圣人之本。”“诚”是成就圣人的根本。儒家学说对“诚”是非常看重的,把它摆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上。

“正心、诚意”就是要真心实意的、专心专意的诚意去修身,达到“意诚而后身修”。学习曾国藩,就是要学习他的“诚实”、“血诚”和“朴诚”,学习他踏踏实实正心、诚意,不断追求人生修养的高境界,追求修身养性的大成功。  曾国藩对“诚”有很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思考。他认为诚是圣人之本,诚心是自处之道,可以立天下之大本。  他以诚“立本立志”,认为“须有一诚字,以之立本立志”,强调“吾辈总以诚心求之,虚心处之。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他的为师为将为相尚“诚”具体体现在为师“诚实”、为将“血诚”和为相“朴诚”三个方面。

01为师尚“诚”

师就是老师,师一般是指传道授业的人。“诚”是曾国藩对传统文化忠实守护,传道践行。他专守“诚实”二字,一辈子推举人无数,他说:“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正是因为曾国藩质朴的为师之诚,他以“诚”吸引了一大批人、影响了一大批人、成就了一大批人,这些人跟曾国藩干事,干得有劲头,也干出了名堂。所以,曾国藩说,“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作为学生的李鸿章深得其味。  曾国藩曾对李鸿章语重心长地说:“少荃,既入我幕,我有言相告,此处所尚惟一'诚’字而已。”李鸿章不无敬佩曾国藩追求的圣人尚“诚”,并说,“精通造化,守身用世”。  他从曾国藩那里学到最重要的一个字,是“诚”字,这个字影响了他的后半生,决定了他的宦海浮沉,仕途通塞。所以,他晚年说:“古人谓一言可以终身行,真有此理。”

02  为将尚“诚”

将就是将军,将一般是指带兵打仗的人。为将尚“血诚”无异是对曾国藩为将之道的最好总结。曾国藩作为在籍的侍郎,大领域转型,由文官转型为带兵打仗的将军,被朝廷任命为团练大臣。  他虽然名义上是团练大员,实际上却是光杆司令一个,没有幕僚,没有兵,没有钱。而且当时官场腐败、互相倾轧的风气非常不利于做事。但是曾国藩咬牙挺住,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千方百计组建团练。  同时,他认为:军营宜多用朴实少心窍之人,则风气易于醇正。选拔和自己能够做到“为将之诚”的同类。当时在长沙练团的时候,当地官员就总是给他出难题,一个副将甚至还唆使绿营兵丁要打他。经历过无数的艰难困苦,曾国藩终于按照自己的意愿把“团”练成了。  他在靖港之败的时候,给皇帝的奏书里说:“虽经战败,仍当竭尽血诚,一力经理。”曾国藩的“血诚”表明的是一种处事态度,强调的是真义血性、矢志不移。

在今天的湘乡县城,曾国藩为湘军阵亡将士曾建有一个祠堂,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湘乡昭忠祠记》,他在文章里面说:“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吾乡数君子所以鼓舞群伦,历九州而戡大乱,非拙且诚者之效与!”。 意思就是君子的道义没有比在天下倡导忠诚更大的了。我们湘乡几个君子,即曾国藩、刘蓉、罗泽南这帮人,所以能把群众号召起来,组织起来,足迹遍及全国,就是凭着这个“血诚”,真义血性、矢志不移,“打落牙齿和血吞”,直到达成自己“为将”的使命。

03为相尚“诚”

相就是丞相,一般指皇帝身边的文官。曾国藩为相二十多年,他的为相尚“诚”的主要特点是“朴诚”二字。  “朴诚”主要指曾国藩对待他人的态度,是自然、淳朴、真心实意,他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成就人,是自然、没有雕饰、真心实意。“朴诚”的人虽然天赋不高,学东西比较慢,但待人诚恳实在,没有心机。曾国藩在给家人的家书、给部属的书信中经常提到“朴诚”,从做好事和做好官两个方面阐述。

做好事就是专注、义无返顾地为皇帝办好事;做好官,就是真心实意地对待周围的人,不自欺欺人,给对方的感觉是真实的、真诚的、可以信赖的。曾国藩为人厚道,待人诚恳而实在,即使他在最辉煌的时候,也是秉持着这种品德。  纵观曾国藩的人生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他注重知行合一,拙诚是曾国藩的最大特征。曾国藩的“拙”就是虽笨拙但扎实地去做,“诚”就是虽朴实但真诚地去做。一言以蔽之,曾国藩的“拙诚”就是扎实加诚实。  在晚清虚浮、圆滑、取巧、推诿成为社会普遍心态的时代,曾国藩以简单、粗糙、完全发在内心的自然的状态,心中不存恶念,诚心诚意地做事,或许有时行为举止略显愚直拙笨,但从不欺瞒别人。  他的成就离不开历史机遇,但是更多的是源于他的恒心和诚心。学习曾国藩就是要学习他的坚持如一,至拙至诚。曾国藩“拙”到极致就成了“专业”,“诚”到极点就成了“专注”。  所以,他的“拙”和“诚”是还可理解为意指,即真诚到极点和实事求是到极点。这个极点具体体现在曾国藩把自己的功业与社会需要、国家需要相结合,为晚清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国家价值相统一的典范。

《老子》有云: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拨开历史的迷雾,仅从个人的角度感悟曾文正公的“拙诚”态度,追寻“拙诚”之道,学习“拙诚”精神,用“拙诚”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各种问题,踏实用功、心怀诚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