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7年步行4万公里,曾9天念经10万遍,千年来仅3人成功
“苦行”原本是印度所流传的一种修行方式,他们往往做着别人所无法理解的行为,认为这种苦行可以让自己得到自由和解脱,殊不知,佛教称他们这种苦行为“外道苦行”。
而佛教所说的“苦行”,相对世间安乐而言,指僧人舍弃诸如好衣、三餐、多眠等世间贪欲,精进办道、诸行无常、诸法无常、常寂我净,从而启发自身智慧,走向顿悟之路。
佛祖曾苦修6年,虽然放弃,但是他不倡导无益的苦修,认为要有智慧的去苦修,而不是盲目的去修,只有明心见性去修,才是“正道苦行”。而佛陀的弟子迦叶尊者也被誉为“苦行第一”的美称,佛陀曾言:“头陀行住,佛法亦住”。
众所周知,佛教在我国得到了发展和传播,后经我国传入日本,受到了他们的推崇,经过慢慢演化,变成了符合他们修行的佛教文化,而修行方式也有所改变,“千日回峰行”就是他们独创的一种修行方式,近1300多年,这种修行方式只有3人成功,而酒井雄哉就是其中一位。
酒井雄哉在7年时间内,用1000天步行爬山4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一圈,曾在“入堂”中,9天不休不眠,念经10万遍,完成了这种常人所无法完成的修行,成为3人中的佼佼者,在日本受到人们的尊敬,堪称“日本版西天取经”。
“千日回峰行”的来源
“回峰”一词来源于《金刚顶经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于一切时处,念诵皆成就,于闲静名山,随意乐回峰”,是由不空三藏所翻译的。
而“千日回峰行”来源于比睿山(日本佛教的发祥地,又被称为母亲山,年轻僧人都要来此修行和学习,方可取得僧侣的资格)的第二代慈觉大师圆仁,公元8世纪,他曾到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礼拜,后回国后,写下《叡山三塔巡礼记》,而他的弟子相应和尚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千日回峰行”这一独特的修行法。
“千日回峰行”的修行方式
选择这种修行之人,必须身穿白衣,带短刀,右手拿扇,左手执念珠,头戴斗笠,脚穿草鞋。
“千日回峰行”就是在7年时间里,用1000天去每天礼拜比睿山和京都府的270余处圣迹,这些山路坡度很大、崎岖不平,总路程大概有4万公里,必须要在这1000天去完成,不管刮风下雨或者生病,都不能停下。
所以一旦选择“千日回峰行”修行方式,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修行到底,要么死去。
在修行时,共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前三年,要行走、爬山100天,而且是在每天的凌晨1点左右出发,从比叡山上走到山下,再走到山上,一共是30公里。
第二个阶段:到了第四年和第五年,每年要爬山200天,这个时候已经修行了700天了,就要“入堂”闭关,来到不动明王堂进行修行,在这9天中,不休不眠,可谓是挑战身体的极限,同时还要念诵不动真言10万遍,有两位僧人专门进行监督,督促是否按规矩完成。
第三个阶段:如果能够挺过来,会进行第六年的修行,坚持100天,这时的步数增加到60公里。
第四个阶段:进行最后第七年的修行,每天的行走的步数增加到84公里啊。
面对如此艰难的修行,可谓是最残酷的修行,如果你修行成功,会成为“阿阇梨”(对修行最高的大法师的尊称),受到人们的尊敬,如果失败,就会死去。
近1300年来,仅有的3人之一
酒井雄哉不仅圆满的修行了“千日回峰行”,而且还修行了2次,第一次在1973年——1980年,第二次为1980年——1987年。
正是酒井雄哉完成了这项修行,被人们誉为“大阿阇梨”,是日本现代修为最高的大法师,也获得“佛教传道功劳奖”,成为人们心中的高僧。为后世留下他传奇的一生。
原先酒井雄哉在1926年出生于大阪,他只是商业学校的毕业生,后来为了生计,选择做生意,后来失败,负债累累,自己的妻子也逝去,到40岁,才大彻大悟,选择出家为僧。
出家后从沙弥做起,可谓是十分艰苦,但是他认为这是在磨练自己的心智,是为了让自己更好的修行,更是勇猛精进,后成为了长寿院的住持。
随后又开始修行“千日回峰行”,并圆满完成,可是自己感到还不太满意,又修行了一次,这在1300年的历史中,可是比较难得的,别人修行一次都很难,而他却圆满修行了2次。
在接受采访时,曾被问道为什么要修行“千日回峰行”,他说:“我只能做这个”。
在87岁时,酒井雄哉编写了图书《一日一生》,亲自讲述了自己的故事,说能活好每一天,就是活好一辈子。
“千日回峰行”本是一种艰难的修行方式,千年来更是少有人成功,而酒井雄哉一生竟然修行2次,而且都是圆满成功,成为一位大修行者,这种修行难度堪比“西天取经”啊,因此他受到人们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