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放弃打工养殖漂亮蓝孔雀,艰辛创业7年,现一年纯挣30万
在河南省林州市龙山街道上庄村,提及农民侯秋增养孔雀发家致富的事儿,当地熟悉他的村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指向一个掩隐在田间几百平米的养殖场。循着村民的指引,摄影师来到养殖场门前,只见数排砖瓦结构的房子印入眼帘,“嘎咕嗄咕”的孔雀叫声由远及近,正在园中给孔雀喂食的主人侯秋增热情地欢迎摄影师进园参观。
候秋增今年53岁,原是合涧镇马军池村人,是一个有心而头脑活络的农家汉子。之前,候秋增常年在外务工,从事过多种职业,2011年,他从电视上看到江西有人养蓝孔雀脱贫致富的故事,顿感眼前一亮,觉得养殖孔雀应该是条不错的致富路。图为候秋增喂完一桶饲料后又到房间装一桶。
通过市场调研,候秋增发现林州养殖孔雀的人很少,况且孔雀浑身是宝,孔雀肉营养丰富,是酒店、饭店的“招牌菜”,一盘售价高达几百元,而孔雀的羽毛可制成多种装饰品,售价也不菲,这更坚定了他搞养殖的决心和信心。图为候秋增养殖的部分蓝孔雀。
“2011开春,我就动身赴江西参观考察,回来后先投资20万元买了两套雏鸟孵化设备和1100枚种蛋,在上庄村租了这个地方,开始了蓝孔雀养殖的创业路。”候秋增介绍,刚开始创业时,因为掌握的技术不过关,他精心呵护的1100枚种蛋只孵化出260只雏鸟。成苗后,又因发生疫病,雏鸟不断死亡,最后仅剩下115只雏鸟,“看着那些死去的雏鸟,我当时心疼得眼泪都出来了。”图为一只开屏的蓝孔雀。
如何孵化养好孔雀呢?倔犟的侯秋增没有灰心丧气,他开始寻访高手兽医,一边学习摸索一边继续自己的梦想。“后来,我们林州市农牧局的技术人员了解到我的困境,主动上门提供技术指导,帮助我渡过了创业初期的难关。”之后,侯秋增逐步掌握了孔雀孵化技术和养殖技术,由一个门外汉蜕变成孔雀养殖的行家里手。图为侯秋增在孵化室查看雏鸟生长情况。
图为侯秋增专门用来孵化雏鸟的孵化箱。侯秋增说,放入孵化箱前,一定要对孔雀蛋进行挑选,没有受精的卵蛋不能放入,而且孵化箱的温度也要掌控好,否则就容易孵化失败。
“经过7年的努力,目前我的孔雀养殖园年存栏孔雀2000余只,已逐步形成了孵化、育雏、成苗到市场销售的产业链,年纯收近30万元。作为一个曾经的贫困农民,通过自己的努力慢慢致富了,我觉得辛苦是值得的。”候秋增说。图为在园子里走动的蓝孔雀。
据了解,候秋增养殖的蓝孔雀以食用为主,销售的客户是大型酒店和饭店,除了供应当地,还远销上海、北京等地。候秋生说,为了让孔雀的肉质更细腻,他的园区盖得相对大一些,以方便孔雀飞舞、跑动,这样既不容易生病,肉质也更好。图为几只飞到房梁上的孔雀。
在候秋增养殖的2000多只孔雀中,有一只全身纯白的孔雀被他视为宝贝,不仅因为仅有一只,更因为这只孔雀特别温顺,特别听他的话。“我非常喜欢它,它似乎能听懂我的话,我一直养着,不舍得卖出去。”
谈到今后的发展,候秋增说他打算在市区再租一个合适的地段,对孔雀肉进行深加工,让更多的市民了解孔雀、品尝到味美可口的孔雀肉和孔雀蛋。图为候秋增在捡拾孔雀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