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逻辑思维,瘀血不除 肾气难复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基本中医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表现肺、脾、肝、肾四个脏器不同程度的虚损,其中以脾虚、肾虚损尤为突出, 标实---是指一些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如风,寒,热,血瘀,湿热,,其中风邪,血瘀,湿热,湿毒是危害最大的,往往是病变继续发展,迁延不愈,发展到肾功能减退衰竭,逐渐发展为尿毒症的危险。 因此,治疗这类疾病必须标本兼治。标本虚实的轻重,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采取标本兼治,祛邪扶正的治疗方法。或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治疗方法。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个人认为治疗病情较重的病人,必须重视祛邪,兼以扶正。近些年来,随之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疾病谱也发生不断的变化,外在的病理产物占主导地位,在治疗上以却邪为主,血瘀,痰湿是主要的病理产物,不能盲目的去补益,有很多肾病患者,感觉肾脏病日久,身体虚弱,应该补益,常常购买一些保健品进行保健,这样势必造成火上浇油,所以治疗本病一定要根据自己的症状,进行辨证论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血瘀又是肾脏病主要致病因素,所以在治疗肾脏病的过程中,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瘀血不除,肾气难复 血瘀---是中医学中独特的理论体系,从武威汉墓医书和马王堆汉墓医书到清末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历代医家不断发明和补充,使血瘀理论日臻完善,对血瘀证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几十年来,在血瘀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不仅全面总结继承了前贤有关血瘀理论和血瘀证诊治经验,而且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不同角度提示了血瘀发生的现代病理基础,比如: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血栓形成、代谢失调、免疫调节功能障碍、体液调节功能和内分泌紊乱、血液流变性异常等,以及活血化瘀药物的作用机理,从而开启了血瘀证存在的微观世界,为血瘀证赋予了现代科学的内涵,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血瘀治疗的思路。。 因此认为,血瘀即是在病理因素的作用下,血在脉中循行失去了正常之度,结果使机体组织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液灌注,或形成全身或局部瘀血,从而导致局部组织和器官的代谢紊乱和功能活动障碍的复杂病理过程。 血瘀又由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导致血瘀的原因,总起来不外乎虚实两端。因虚致瘀,因瘀而致虚;因实致瘀,因瘀而邪气留恋,且常常表现为虚实相兼之证,这是肾脏病各型肾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病机之特点。 近年来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肾脏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责之于肺、脾、肝、肾四脏的功能虚损,尤其以脾、肾两脏的虚损是为关键,所谓“肾病者腹大胫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即此理也。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阴阳之宅,脾肾虚损,主要表现为脾气、肾阴、肾阳的亏乏。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则血滞,在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活血化瘀,贯穿始终。血液运行通畅,肾脏的供血充足,有利于肾气的的恢复,肾气恢复,人体的各种机能恢复生机,有利于肾病的康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