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周:山静日长可徜徉 2020-11-20来源:中国美术报作者:那海播报 有时候觉得沈周晚年的画,就如巴赫的平均律,愈平静愈激情澎湃,愈简单愈纯净,深具美感。 据说贝多芬第一次听到巴赫的音乐时,说:“这哪是小溪(

沈周:山静日长可徜徉

2020-11-20来源:中国美术报作者:那海播报

有时候觉得沈周晚年的画,就如巴赫的平均律,愈平静愈激情澎湃,愈简单愈纯净,深具美感。

据说贝多芬第一次听到巴赫的音乐时,说:“这哪是小溪(Bach)啊,这明明是大海呀!”我看沈周,则觉得他为人宽厚,作品意境开阔,用贝多芬的话,“这哪是小溪(Bach)啊,这明明是大海呀!”

比及徐渭、八大山人等的命运多舛,沈周可谓美术史上少有的一生安顺之人。沈家是诗画世家,又有累世的财富,世代隐居在富庶之地苏州的吴县。沈周出生在明宣德二年(1427年),卒于明正德四年(1509年),享有83岁高寿。

沈周《沧州趣图卷》

对于沈周来说,他的明智在于淡泊功名,终生不仕,在这段历史上相对太平的年代,仅“以丹青以自适”,无需像唐寅、徐渭那样去纠结一生的命运。如他的学生文徵明所言,沈周是“飘然世外的神仙中人”。

绘画史往往是风格前后相继的历史。回头看沈周现存最早的作品《幽居图》(1464年),我们可以清楚地窥见,这里面有杜琼、黄公望的痕迹。这些让他尊敬的前辈的创作技法,都出现在他的《幽居图》里。但是,这种摹仿终归还是生硬的。就如苔点,杜琼笔下精细,而在沈周笔下,虽莽莽苍苍,却了无章法。树与丘壑的营造也是,生硬,用笔乏力。很难想到三年后的沈周他创作的《庐山高》,虽使用王蒙式繁密的皴笔,却已经有了全新的生命力。他如何摆脱纯摹仿,而让自己从元四家汲取的营养,以及上追董源、巨然的苍润幽雅,到南宋画风的雄阔,都能成为养分,滋润并影响着自己的风格,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值得欣喜的是,一个集诸家之大成的艺术家已经初具面貌了。

印象很深的是沈周作于1484年的水墨绢本作品《仿云林山水图》轴。这是仿倪瓒的山水,有着倪瓒独有的“一河两岸”式,笔法简疏劲峭,但是用笔还是重的,山的勾皴都比较重,墨也比较湿。沈周以临摹各家画风开始,中年可谓独宗黄公望,晚年则醉心吴镇,但无论如何仿大师们的作品,他都有绝对的个人能力,让它成为沈周特有的东西。

沈周《卧游图册》

据说这幅《仿云林山水图》画完,其师赵同鲁在旁曰:“又过矣,又过矣。”董其昌评沈周画,倪画在腕弱,故轻柔而得秀润,而沈周每作倪瓒,则是笔力太过,“力胜于韵,故相去犹隔一层”。这让沈周也无可奈何,但也或许就是他自己想要的效果。记得沈周有一幅画,摹仿米芾与黄公望,然而,他在题记的第一行就说:“米不米,黄不黄。”此说,可谓是放弃技法,却又是胸中有真意。颇有禅宗意味。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摹仿里面,有着他自己坚定的世界观,以及对自己个性的了解,有所取舍,为己所用。

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沈周58岁。早在三年前,他已经写下“百岁今过五十五,余生望满亦茫然。已多去日少来日,却误添年是减年”的诗句,他对岁月流逝的感叹满溢诗中。然而,他的变法正达盛期。他宗法王蒙,远追董源、巨然,“元四家”对他的影响不言而喻。而他的山水,早年用笔繁细且微妙,中年以后,几乎笔笔是中锋,粗阔、硬朗,墨色厚实不虚浮,不造作,也不炫技,他内心的宽厚明亮,溢于画面之中。我们在这幅《仿云林山水图》中,看到了并未在钓鱼的渔夫,坐在湖畔茅舍中似是正与江中渔夫交谈的文士,这当然不是倪瓒的风格,倪瓒的画中,“今世哪得有人”,倪瓒的画是孤寂的。沈周的画,却是温暖的,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这幅画中那愉悦的交流的情绪,这不是旷世清音的倪瓒的风格。

与历史上很多重要的艺术家一样,沈周专注于自己的作品,而且深信唯有作品才是自己生命意义的见证。

三年后(1487年),沈周61岁,笔墨技法已独得心印,粗笔中锋老辣浑润,设色清丽,他钟爱黄公望,收藏了一幅黄的《富春山居图》,时时展玩,后来却不幸被人骗取。巨大的失落之余,沈周凭记忆,对原作进行背临,就是现在所看到的《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图中景物疏朗,用笔方圆兼顾。山峦、江天、草木、汀渚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披麻皴于苍莽中见秀妍,临摹达到了形神兼似的境界。沈周自题云:“思之不忘,乃以意貌之,物远失真,临纸偶然。”在我们今天看来,与其说《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是沈周向自己宗法的黄公望致敬,还不如说,这是沈周个人风格上的一次创新。

也正是在这一年,如有神助,沈周创作了《雨意图》。从题记中可知,此作是沈周冬日里“与女婿史德征雨中夜坐”的即兴之作。这个冬夜,沈周与三女婿史德征长谈,窗外雨声连绵。创作总是如此,当雨成为描述的主题,那么雨中的世界所呈现的,不只是画家营造的氤氲之气,也是由雨带来的神秘力量所赋予的创作的力量。

谁会记得1487年冬末那场彻夜的雨,记得雨水曾打湿屋庐,树叶上有雨水流过,山峦在雨雾中迷蒙,屋庐中两人对坐谈兴正浓。对画家而言,那个雨夜,他的画笔是湿润的,这些或朦胧或明确可见的形状,浓墨和没骨的色彩,在雨夜的光芒中有着生命的神秘。彻夜长谈的话语,浑然天成的笔墨与绘画技巧,让人如同置身那场夜雨。那是1487年的记忆。这么多年了,你看,笔墨依然在,悲喜依然穿越五百年前的雨声呼啸而来。这是作品所赋予的神秘的体验。雨声并未与万物消融于虚空,而是在笔墨之间留存影像。画家抽笔点染之际,笔墨晕化的意味,溢于雨中所作的画幅之中。

沈周一定是很享受这样的感觉。五年后,“弘治壬子(1492年)秋七月既望”,他作《夜坐图》,自写生活情状,记其心游与审美经验。群山、绿树、峡谷、云雾、溪水、屋宇茅舍,一老翁在室中夜坐,拱手静思。笔法简洁,苍中含秀,沈周绘画的功力不言而喻。这幅立轴,最引人注目的还应该是沈周的书法。说起来,我也是被沈周的题跋《夜坐记》吸引的。

沈周《夜坐图》

《夜坐记》开篇即是,“寒夜寝甚甘,夜分而寤,神度爽然,弗能复寐,乃披衣起坐,一灯荧然相对,案上书数帙,漫取一编读之,稍倦,置书束手危坐……”读之,文辞清丽,就是一篇哲理散文,又有着沈周隐逸的艺术思想。题跋占了画面一半,结字以黄庭坚书法为基,遒劲多姿,匠心独运。洋洋洒洒四百余字,一气呵成,应是不假思索,一挥而就。文人画中,书法与诗文、画如此随心所欲,心融妙理,王维、苏轼之后,沈周当是一个。

“夜坐之力宏矣哉!嗣当斋心孤坐,于更长明烛之下,因以求事物之理,心体之妙,以为修己应物之地,将必有所得也。”王伯敏先生分析《夜坐图》,认为沈周是以道家虚静之思和佛家“般若绝境”的思想来巩固自己对“夜坐”的心理体验。秋夜雨霁,月色淡淡映照窗户,一切妙不可言,而又有深沉的感受。事实上,当艺术家的创造性想象力存在于由绘画与书法共同表达或暗示出多重维度的复杂交织性中,他的这种胸怀气度、学识修养,呈现在《夜坐图》之中,绝非气韵生动就可形容。

在艺术史家苏立文看来,相对于图像艺术而言,文学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无比的优越性,但为何沈周还要执意创作绘画并取得卓著成就,就因为,沈周作为一名作家的同时,也是哲学家,绘画可以训练他以视觉图像的方式来思考。这个观点不无道理。但是在一个客观的层面上,沈周的成功现象更易于理解。那就是,当他精湛的艺术、深刻的情感和好运在极其罕见的情形下结合在一起时,他必定能作为成功者存在。

世人感叹沈周一生的平顺,在他所能虑及的范围内,他的一生都在探索他想要探索的领域。换一种说法,那就是,当人类的电流都聚集在他身上,他临近聚变所释放的巨大能量,让他创造了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