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起义中,这位总指挥壮烈牺牲

张太雷

广州起义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作为广州起义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人之一张太雷的英名,将和这不朽的历史事件一起,永载史册。

张太雷,1898年6月生,江苏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法科学习。1919年投身五四运动。1920年10月参加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工人运动,与邓中夏到长辛店组建劳动补习学校,培养了北方铁路工人运动的第一批骨干。后到天津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春赴莫斯科,任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书记。多次陪同共产国际派到中国的代表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张太雷还是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人之一,曾任青年团中央总书记。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中的张太雷雕像

在复杂的斗争中,张太雷具有清醒的政治头脑。1926年3月蒋介石制造“中山舰事件”,他主张武装工农予以反击。1927年参加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坚决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错误,被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后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9月到潮(安)汕(头)组织群众接应南昌起义军。11月到上海中共中央参加制订广州起义计划,下旬回广州主持武装起义准备工作,兼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12月11日领导广州起义,建立广州苏维埃政府,任代理主席、人民海陆军委员。12日,遭敌袭击时牺牲,时年29岁。临终,他向战友们嘱托:要和敌人战斗到底,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张太雷受命回广州组织武装起义

鲍罗廷

《人民周刊》第1期

1927年4月,张太雷接任中共湖北区委书记,随即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上,张太雷当选为中央委员。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原俄租界三教街41号(现为鄱阳街139号)召开了中央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会上,张太雷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的临时中央政治局决定设立中共中央北方局、南方局和长江局,决定派张太雷赴南方局,任广东省委书记。

11月26日,张太雷受命回广州组织武装起义,担任起义总指挥。

1926年1月1日,张太雷与鲍罗廷等在东校场准备检阅军队。

在白色恐怖笼罩的广州,张太雷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经常深入基层,传达党的决定。他在沙面白鹅潭一艘邮政船上秘密召开了广州工人代表大会的负责人会议,传达和部署起义的各项工作,又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旁召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警卫团和黄埔军校特务营等单位的骨干分子200余人秘密会议,作动员起义的报告。会后,还亲自主持教导团各级干部的分组训练,落实教导团的各项起义准备工作,研究起义时的军事部署、起义政纲、宣言、文告以及成立苏维埃政府等问题。12月7日,张太雷主持召开秘密的工农兵代表会议,通过工农兵代表会议执行委员会委员名单。同日,还主持广东省委会议,通过苏维埃政纲、宣言和行动纲领。会上,张太雷被推选为人民海陆军委员,代理广州苏维埃政府主席(苏维埃主席苏兆征未到任)。

12月10日深夜,张太雷在财政厅前党的地下联络站召开教导团、警卫团骨干会议,部署立即发动起义。12月11日凌晨2时许,张太雷偕工农红军总指挥叶挺、秘书长恽代英等人来教导团驻地,主持起义誓师会议。3时半,震惊中外的广州起义爆发。

天亮前,起义军已占领了珠江北岸大部分市区。清晨6时许,张太雷身穿戎装,系着红领带,在刚攻克的国民党广东省立公安局主持广州苏维埃政府工农兵执行委员会第一次联席会议。会议通过了苏维埃政府名单和《广州苏维埃宣言》。同时,中共广东省机关刊物《红旗》出版号外,起义总指挥部印发大量传单。广东省委、广州苏维埃政府都印发了告民众书,宣布起义胜利,号召工农兵群众继续斗争,并选举代表参加苏维埃政府。但是由于部分敌军据点尚未攻下,苏维埃政府成立伊始,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张太雷彻夜不眠,忙个不停。当晚,他主持指挥部紧急会议,讨论时局,决定以教导团为基础,迅速扩建工农红军,并将战线推到郊外。

张太雷在广州苏维埃政府内的办公室。

反动武装刺杀张太雷

12月12日晨,驻珠江南岸的敌军李福林部在帝国主义军舰的掩护下,分两路渡河,向起义军反扑,张太雷和叶挺等指挥起义军顽强抵抗,打退敌军多次进攻,并对珠江北岸的敌军继续进行扫荡。中午,在战火纷飞中,广州各界代表在丰宁路西瓜园广场召开广东工农兵拥护苏维埃政府大会,张太雷在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说。

会后返回指挥部。不久,得到敌军从观音山向总指挥部扑来的报告,张太雷急忙同共产国际代表——德国人纽曼以及警卫、司机共4人乘一辆插着红旗的敞篷汽车赶赴大北门指挥战斗。

汽车行驶至惠爱西路,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群穿便衣拿枪的人,一时也看不清他们脖子上是否有红领带。缺乏经验的警卫和司机还以为是赤卫队员,没有防备。这批人却一声呼啸,散到路边举起枪射击,原来他们是工贼组成的称为“体育队”的反动武装。后座上的张太雷和前座上的卫士见状马上拔枪,张太雷边奋起还击,边喊:“保护共产国际代表!”最终,张太雷不幸身中三弹,倒在车内牺牲,一起牺牲的还有他的卫士和司机。纽曼有作战经验,枪响时缩在后座里,枪声过后便跳车飞跑脱险。

黄昏时分,工农红军总指挥叶挺和省委军委负责人聂荣臻到财政厅天台观察战况,分析形势。为保存起义有生力量,总指挥部下达了撤出广州城的紧急命令。部队分三路转移,他们把武装起义的火种传播到了各地,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红军骨干。

很快,敌人以十数倍兵力围攻广州,来不及撤退或准备就地隐蔽的工人赤卫队及革命士兵,坚守街垒,与敌人展开肉搏战。12月13 日,敌人重占广州,并疯狂进行大屠杀,一时间,忠骸遍地,血流成河,5700多位起义者壮烈牺牲。

张太雷是中共第一个牺牲于战斗火线的中央政治局成员。不久,苏联《真理报》刊发了纪念他的照片。瞿秋白以无比沉痛的心情写下《悼张太雷同志》:“他死时,觉着对于中国工农民众的努力和负责,他死时,还是希望自己的鲜血,将要是中国苏维埃革命胜利之源泉!”

张太雷牺牲地点——大北直街(现解放北路)

1933年,中华苏维埃政府决定在江西石城、瑞金、福建宁化三县边界设立太雷县,为中央政府直属县。

在广州的黄花岗,国民党前身同盟会的七十二烈士的遗骨和墓碑长存;而共产党先驱张太雷的归骨之所,迄今却无人知晓。当时的牺牲者都未及安葬,国民党军后来大都将其草草投人红花岗等荒地的坑中。如今的红花岗烈士陵园,正是建在那些无名者的忠骸之上。

【资料来源】

1.新华月报编:《永远的丰碑》(一),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0~32页。

2.王国梁主编:《中共名人在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135页。

编辑:毕亚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