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以百万大军初征高句丽,为何惨败收场

隋炀帝即位不过数年,对内营建东都,开挖运河,尽显基建狂魔本色;对外北巡突厥、经营西域,大隋皇威,远播四夷。

只是,杨广并没有满足,而是将目光瞄向了高句丽,对它进行了接连三次大规模远征。

此前志得意满的隋炀帝不会想到,本该手到擒来的战争进行的旷日持久,甚至因此赔掉了国运。

隋炀帝为什么非要征讨高句丽? 6park.com
地图对比 6park.com一、征辽亦偶然?

“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

这是三征高句丽失败后,杨广对一位宫女的慨叹。

实际上,征辽之役的发动并不是杨广个人偶然的念头,也不是削弱关陇门阀,而是出于国家安全的战略考虑。

高句丽王国大致在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北部,这里曾经是中国领土。

隋朝建立后,高句丽的统治者明面上纳贡称臣,暗地里小动作一直不断,妄图称霸东北亚。 6park.com
隋文帝怒了,派兵前去征讨,结果半路上大军染上瘟疫,最后无功而返。

隋炀帝即位后,“朝野皆以征辽为意”,他们大多希望收复这片中华故土。

不过,隋炀帝忙着巡行、搞基建,一时没顾上这件事。

在经营西域获得巨大成果后,隋炀帝他采纳了裴矩的建议,下令高句丽王入朝。

心想以天朝的声威,尔等蛮夷还不乖乖降服?

想不到,这回碰上了硬茬子,高句丽人断绝了朝贡,宣布不再与隋朝往来。

杨广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他当即下令------征调河北百万民夫,开挖永济渠。这是为了运送兵马粮草。

关于杨广为什么要打高句丽,有一个广泛流传的说法,说是隋炀帝打高句丽是为了削弱关陇集团。

这个说法并不靠谱,因为从事后的战争结果看,上战场的大部分世家子弟都活了下来,而杨广事后也没有惩处他们,像来护儿、宇文述很快就官复原职。

在把西北的吐谷浑故地纳入版图以后,隋炀帝把注意力移到了东北。

他先是南巡江都,接着北上涿郡,正式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

为此,他征调了110多万军队(对外号称200万),几百万后勤人员,连和尚也在征调之列。

一场决定王朝命运的战争就这样揭开序幕。

二、初战失利

公元612年正月,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这一走就是四十多天。

杨广将大军分成两路,陆路由杨广亲自统帅,水路则由来护儿统领。

由于之前打吐谷浑过于顺利,杨广想当然以为征讨高句丽同样手到擒来。

所以特意下诏:隋军是仁义之师,是去解救水深火热的高句丽人民的,所以要爱护当地一草一木;诸将不得贪功冒进,要听朕的指挥;每军设置受降者一人,如果他们愿意投降,就要接受,主将不同意也不行。

这无疑是条奇葩的命令。

杨广确实在御驾亲征,不过他距离距离前线很远,前线将领根本来不及请示。

他在军中安排了受降者,这些人大多是文官 ,他们不懂打仗。

如果敌人是诈降,他们欣然接受的话,就会导致隋军的战败。

这些,都是首次真正指挥战争的隋炀帝没有考虑到的。 6park.com
隋炀帝 6park.com

经过两个月行军,隋军来到辽河西岸。

宇文恺造了三座浮桥,准备渡河。

这时,高句丽大军赶到,要把桥付之一炬。

右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作为先锋,与敌人接战。

这位麦铁杖是位猛人,他年轻时候做过贼,后来广东刺史举荐他到陈后主身边打伞。

估计那年头政审不严,麦铁杖居然真的成了大领导身边的人。但他贼性不改,下班后跑到五十公里外的镇江偷东西。

一次。当地官员向皇帝述职,一抬头发现了麦铁杖,震惊之下,把事情原委告诉了皇帝。陈后主竟然没有惩处他,只是将其削职为民。

隋朝灭陈后,他抱上了杨素的大腿,一步步做到了刺史。

隋炀帝即位后,提拔他做了将军。麦铁杖感恩戴德,在冲上战阵前对三个儿子说,我久蒙国恩,我若是战死,你们要继续尽忠。

然后,他冲了上去,被敌人活活砍死。

在他的鼓舞下,隋军将士奋勇杀敌,打到了辽东城下。

三、辽东城下

然而,几十万隋军把辽东包围了几个月,高句丽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死活不投降。

这大大出乎隋炀帝的意料。 6park.com
留园手机端升级,关注朋友动态,快捷浏览!

但隋军毕竟人多势众,经过几个月围攻,守军似乎撑不住了,他们要求投降。

隋军中的受降者也不分辨是不是诈降(估计也分辨不出),马上下令停止进攻,然后派人请示。

这一来一回耽误了时间,给了守军加固城防的机会。

数日后,前线主帅宇文述再次下令攻城,结果高句丽人又举起了杏黄旗投降(宋以后才是举白旗)。

这回杨广又上当了,“如此再三,帝终不悟。”

接连三次撤退,让前线将士丢掉了士气。

杨广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指挥失当,还出了一招更臭的棋:

兵分两路,一路由自己率领,继续围攻辽东城。一路交给宇文述和于仲文,令二人放弃沿线城池,一路向南,尽快与来护儿汇合,然后攻打平壤。

这是一个馊的不能再馊的主意。

要知道,战争中后勤供应非常重要。

尤其是运输不便的古代,运送粮草往往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大军可以越过城池进入敌人腹地,但如此一来,就不能保证补给线的安全。

所以,两人极力劝说杨广不要这样打仗。

杨广一句没听进去。

因为他之前太顺了,无论灭陈还是灭吐谷浑都是不费吹灰之力,他无法接受拿百万大军拿不下小小的高句丽。

苦思冥想之后,他想出了办法:既然担心断粮,那就每人自带一百天粮草上路吧。好了,就这样决定了,你们赶紧出发,朕等你们立功的消息。

宇文述和于仲文拗不过,只好出兵了。

四、大败而回

起初,大军进展还算顺利。

但走到山区以后,路况越来越差,运粮的车马损失一天比一天多。

没办法,将士们只好手提肩扛,行军速度大大放慢,走到半路上,竟然断粮了。

于仲文毕竟是老将,他来到乌骨城(今辽宁凤城)后,挑选了数千匹赢弱的马匹,专门驮运粮草,自己带领大军向东进发。

高句丽丞相乙支文德不知是计,起兵袭击了辎重。

没成想,被杀得大败。

乙支文德知道隋炀帝下过投降不杀的诏令,于是他亲自带着几名亲信,以投降为名,查看隋军虚实。

于仲文见敌方主帅来降,当即扣押之,准备送交皇帝。

这时,军中受降者刘士龙认为这样做不够仁德,让人放放了乙支文德。

于仲文派人赶忙去追,结果没有追上。

就在懊恼不已时,宇文述提醒道,军中粮草已经不多了。

于仲文大怒,非要继续向平壤进军。

无奈之下,宇文述只好跟进。

在渡过清川江以后,他们距离平壤已经不到30里。于仲文下令在此扎营,等待来护儿的大军。

来护儿是江南人,先是在陈国当兵,陈灭亡后投靠了贺若弼,然后成为杨广的心腹之人,这次他率领十万大军从海路进攻。

当隋军登陆时,等待许久的高军立刻扑来。

面对潮水般的敌人,来护儿带头冲了上去,将他们打得落花流水。

然后,又领着4万精锐直奔平壤。 6park.com
来护儿轻而易举地进了平壤,结果中了埋伏。

这一战,4万精锐只剩下5千,要不是手下大将费青奴奋勇力战,来护儿本人早就把命搭进去了。

听说来护儿损兵折将,于仲文、宇文述马上开始部署撤军。

乙支文德事先命人在清川江上游筑坝拦水,隋军赶到以后放水,此举导致大批隋军落水淹死。

剩下的隋军继续狂奔,在沿途高句丽人的阻拦下,30万大军仅剩下2700人。

首征高句丽,就这样以惨败告终。

这,也是杨广第一次尝到失败的苦果。

杨广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他斩杀了刘士龙,同时将宇文述、于仲文废为庶民。

不甘心失败的他,不顾水旱灾害,民变蜂起,宣布明年继续讨伐高句丽。

那么,再征高句丽结局如何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