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孤雁格
邻韵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一个术语。著名学者王力认为:所谓邻韵,即指韵音相近者。因其于韵书排列上相邻,故名为"邻韵"。必须指出,邻韵是因为韵音相近而为邻韵,并非是排列相邻而为邻韵。但其排列相邻,却是因为韵音相近的关系。
格律诗的首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出群格” ,而格律诗的最后一句借用邻近韵部的字作为韵脚的,称为“孤雁入群格”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孤雁出群格”是很常用的一种“格”(格律)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孤雁入群格”不常用。
但是,诗人为了表达一种特殊的情感需要,一时在本韵部里又找不到准确的字眼,不得已之下,借用邻韵部的字眼作为全诗结句的韵脚。所以说,“孤雁入群格”是一种不常用的“格”,但又是某些诗人在某些场合不得不用的一种“格”。
在格律诗的创作中,虽然“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都可以使用,但是,这两种“格”不可以在一首诗里同时出现。也就是说,在同一首诗里,“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是不允许同时并用的。
原因就是:律诗称为“四韵诗”,它要求一首诗至少使用同一韵部里的四个韵脚。如果在一首诗里,同时采用“孤雁出群格”和“孤雁入群格”,那么,这首诗同韵部里的韵脚只剩下三个了,显然不符合“四韵诗”的概念界定,以此推论,首句不入韵的律诗格式也是不可用孤雁格,因为这样一首诗中,也只有三个韵脚了。
另外,中华新韵是不存在孤雁格的,因为新韵没有邻韵之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