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导讲堂|论文中的研究贡献怎么写?

本文根据姜红丙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姜红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香港城市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为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管理研究方法论、创新方法论、论证理论等。在Decision Support Systems、Scientometrics、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等SCI、SSCI收录期刊和《管理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中国科学基金》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多篇,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其它基金项目3项。
研究贡献或者研究意义可以叫做添砖加瓦,我们都在为学术共同体的科学大厦添砖加瓦,而你的研究贡献就是你添的那一块砖,你贡献的研究意义就是这块砖所发挥的作用,比方说让大厦更美了,让这个大厦更结实了、更坚固了,也就是它的一个作用。当然可能这个作用更大一些。这就是研究贡献和研究意义的区分。其实研究贡献就是指的 what's new?就是我的研究到底跟别人不同的地方在哪?你哪些东西是新的。然后,so what?你加了这块砖又如何?假设这块砖不是给大厦,让它美化,让它更结实,而是破坏了这个大厦的协调感。那么你这个砖还不如不讲,这是它的副作用。所以这就是意义跟贡献的不同。虽然说没有贡献就没有意义,但是毕竟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就是说意义的物质承载体是研究贡献,也就是那块砖,但是砖本身不是意义。大部分学者在谈研究贡献的时候,他想要的是这两点都说(新+好);在谈创新点的时候想要的也是这两点。
你不管干什么,选题的时候一定要问问自己。怎么回答so what?Booth和Williams设计了一个模板,就是说我正在研究某个话题(topic),我想找到什么样的一个结论,然后就是具体的一个问题(question)。问题(topic)是引人关注的,问题(question)是具体细化的。然后,为了使我的读者更好地理解什么?这个就叫意义,就是对so what?的回答。
而带来什么好处,属于价值问题。所谓价值,是指以主体的尺度为尺度的一种主客体关系状态。这是人类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道德、艺术、宗教、日常生活等领域中一切价值判断所具有的共同含义。这里使用“主客体关系”,而不用“人与物的关系”来表述,是因为价值关系不仅发生在人与物的关系中,也发生于人与人关系及其他一切可能的对象性关系中。现实的价值必然由三个方面的因素构成并确定:
(1)“什么或谁的价值”,即价值客体;
(2)“对于谁或什么人的价值”,即价值主体;
(3)“什么性质的,或适合主体哪一方面尺度的价值”,即价值内容。
一般说来,一个完整的价值判断,必须是明确地或暗示地包含上述三个方面的要素(李德顺,2013)。如果我们要回答so what?我们就要完整地进行表述。价值客体、价值主体、价值内容这三点都要说,都要明确地指出来。
那么怎么回答so what呢?现在,实际上我们的研究问题就是价值客体,我们可以说,如果研究问题得到了合理的回答,那么谁将得到什么好处?这里的“谁”实际上就是价值主体,“什么好处”就是价值内容。对于社会科学研究来说,我们需要把价值主体搞清楚,比如,我这项研究就是为了使青少年更好地成长,或者为了让高校教师得到好处,或者就是为了让企业老板得到好处,你的价值主体要界定清楚。
怎么来表达你的研究问题的价值呢?假如说你的研究问题是q1,那么你可以说,如果我回答了q1,就能够帮助界定的价值主体回答更重要的一个问题q2,如果大家对q2还保持一个怀疑的态度,可以继续说如果解决了q2,我们就能更好地解决q3,如果对q3还有怀疑态度,可以往下来,但是这个链条不要太长,最好就一环,最多两环,再长了可能编辑就会拒绝。说明“对谁好?”还是不清楚。我们论文动辄1万字2万字,其实里面最核心的没有几段话。到最后能够为我们做辩护的,是有关人类福祉的一些问题,比如,能够活得时间更长、活得更幸福,等等。
回答so what?对每个人都是比较难的。用价值论分析,对so what?的一个陈述其实是一种评价活动。就是说,你要讲这个问题很重要,哪里重要,你就是对这个问题价值的评价,这就涉及价值关系,如果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是同一个人就是一种理想的情况,但实际价值主体与评价主体不会是一个人。比如我写了一篇论文,评价主体是我自己,假如我写的是大学生财经素养,提高大学生财经素养,让大学生知道钱怎么花,能够减少大学生校园贷的悲剧。价值主体就是大学生,价值内容就是降低校园贷悲剧。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财经素养,然后就能够降低校园贷的悲剧的数量,就是我做的一个价值判断,那我怎么评价呢?我说一个问题很重要,要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说。如果作者本身就是大学生,评价主体也是大学生,如果作者自己去评价,重不重要他可能是清楚的,但现在写论文那名作者并不一定知道,比如说某大学有多少大学生,有多少大学生深陷校园贷的陷阱,如果没有的话,这个判断可能就有失水准,如果有不少的话,说不定就很有用。所以评价主体和价值主体是不一样的。这个时候我们做这样的判断是其实有一定困难的。
然后,我们说解决这个问题,对科学共同体的成员都有好处,对社会群众都有好处等等。都是我们要模仿着,自己是社会群众,自己是科学共同体成员,然后再模仿一般的价值主体,来做这样的一个猜测,所以比较困难。如果在文献当中,你看到别的学者说哪个问题很重要,但现在还没有解决,正好你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这个问题,这是比较有力量的。因为它是属于科学共同体里面的人做出的判断,因为他的论文既然发表了,他就进入到了这个领域的知识库,就代表了一定范围的科学共同体的成分。
(0)

相关推荐

  • 核心期刊第三作者有用吗

    核心期刊第三作者有用吗?众所周知,第三作者排在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之后,作者署名是根据作者对文章的不同贡献程度和不同参与程度来署名的,参与度越高越靠前,对文章的贡献越大越靠前,第三作者对文章的贡献程度和 ...

  • 原来这才是开题报告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近很多研究生都在为开题报告犯愁,尤其是在职研究生.我自己指导的研究生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决定写一篇文章,谈一谈开题报告的正确打开方式.由于在书里和专栏里我已经专门谈过开题问题,所以,有些 ...

  • 如何写出合适的博士论文评阅意见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意见至少有三方面作用:用于博士生改进论文,用于学位管理部门决定是否同意答辩,用于答辩委员在答辩和书写答辩决议时参考.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写出能有效发挥这三方面作用的合适评阅意见.第一 ...

  • 大学生ei论文发表难吗

    大学生ei发表论文难吗?ei是国际三大检索系统之一,其学术价值和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在国际上的地位仅次于sci,ei论文同样是英文论文发表,对于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发表难度的. 如果是本科生,对于发表e ...

  • 拉康派理论如何对DSM-5有所贡献?(下)

    拉康派理论如何对DSM-5有所贡献? 对双向障碍诊断的讨论,以及围绕悲伤和临床抑郁之间论战 作者:Raul Moncayo 译者:王润晨曦 校对:张涛 精神分析对躁郁的理解 在精神分析运动的早期,卡尔 ...

  • sci论文作者怎么看排名

    sci论文的权威性是众所周知的,这也是很多单位晋升职称的重要条件,而且这类论文多是几位作者共同来完成的,在sci论文作者栏中,会有多个名字,也有相应的排名,那么sci论文作者怎么看排名?在sci论文作 ...

  • 干货|在论文中如何交代你的“研究方法”?

    在论文中,「研究方法」一节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资料是如何搜集到或者衍生出来的,二是资料是如何分析的.换句话说,你要告诉读者你是怎样得到你的研究结果的. 但是为什么你须要解释你怎样得到你的研究结果 ...

  • 在论文中如何交代你的“研究方法”?

    在论文中,「研究方法」一节必须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资料是如何搜集到或者衍生出来的,二是资料是如何分析的.换句话说,你要告诉读者你是怎样得到你的研究结果的. 但是为什么你需要解释你怎样得到你的研究结果 ...

  • 论文中研究方法使用的五个误区

    本文为科研写作研究所原创. 其实,在自然科学领域,倒不是有很多人纠结关于方法.工具的使用问题.相反,很多纠结这个问题的人,大都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作者.在人文科学里面,比如,文学.哲学.艺术.历史等领域中 ...

  • 博导讲堂|学位论文选题的常见问题与基本原则

    来源:刘西川阅读写作课 作者简介: 刘西川,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工商管理专业博士后,研究方向为农业金融.合作金融.中小企业融资与金融扶贫.多年讲授'文献阅读与写 ...

  • 2020学术会议回顾:从这些最佳论文中一窥研究趋势

    2020 年,是充满变化的一年.人工智能学术会议也不例外,线上举办.改革评审制度.增加可复现性要求.伦理要求等,这些是「变」.而不变的是大家对学术会议的热情,以及我们总能透过这些会议探究学术前沿发展趋 ...

  • 英国论文写作中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Analysis)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Analysis)是什么

    Methodology作为英文论文中的重要部分,基本是不可或缺的.在英文论文写作中,Methodology就是研究方法,其中比较常见的就是Quantitative Analysis)与定性研究(Qua ...

  • 又双叒叕 焦作十一中教学研究论文在CN刊物上再次公开发表

    近日,微主在高三年级各班巡查自习课,偶然发现有学生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览一本杂志.微主定睛一看,这是一本<招生考试之友>杂志,杂志上赫然刊登着焦作十一中数学教师侯佳佳所写的一篇数学论文. 这是 ...

  • 博导讲堂|实证论文写作的四个阶段

    作者简介: 刘西川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人,<经济研究><管理世界><金融研究>< ...

  • 博导讲堂|实证论文写作的六个要点及示例分析

    本文根据刘西川老师的讲座视频整理而成,文稿未经专家本人审阅. 作者简介: 刘西川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合作经济管理学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讯评议人,<经济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