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投资江湖中隐藏的金子
李雪健老师大概是我最为敬重的演员老师之一了,从最早的焦裕禄,到张作霖,可谓是逼真形象、刻木三分;
他在饰演的张作霖中有一句台词叫:江湖,就是人情世故。
我最近反思和研究医药行业,不知道为啥就突然冒出了这么一段对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说是突然想起来其实也不是,还算是有感而发,感觉自己对医药的理解肤浅,不够好,所以没有赚到大钱,
不过我这人心态好,赚点小钱就知足,
总结下得失,推演下未来,聊只基金,供大家参考。
一、反思医药的投资得与失
应该是我对医药的把握还是比较早的,在2019年11月底的医药调整中,完成了场内医药投资的重仓,也迅速启动了悄悄盈基金组合的医药基金的配置;
在2020年春节后暴跌的也加大了医药的仓位,应该说这两次操作给我贡献了不小的利润。
再有的话,就是最近场内重仓了一波疫苗方向,为今年贡献了一定的利润,其他的中间投过CXO、核医学,都只赚了点小钱,好像没亏钱。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与得到的相比,失去的和犯过的错误才是值得总结的,错误方面,
1、2020年4月过早的撤出医药的投资,错失了大机会。
2、CXO的理解不过,过于看重估值和业绩增速,忽略了资金的抱团和长期的确定性。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没啥好后悔的,况且只是少赚而已,更重要的是找到投资的机会,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说的。
二、医药的未来在哪里
目前看下来,最确定的,
第一个,疫苗。
这个细分赛道要壁垒有壁垒,要爆发有疫情,行业毛利率奇高,渗透空间很大,未来产品的丰富也很可观,
以这次疫情的刺激为例,按照中国生物医药公布的1季度报告,科兴公司1个季度的净利润就是98亿,全年下来就要200亿,国内测算要500亿规模,再算上国外呢?如果有国内一半呢?
750亿吧,这个规模比2020年全行业都要翻2倍多。
第二个,CXO。
没什么好说的,经过疫情的刺激,整个CXO产业不仅没有向国外转移,反而加速向国内迁移,
对比国外CXO龙头以及本身创新药环节的大发展,看个3-5倍空间不算离谱,大家说的工程师红利,确实是存在的,看看各家CXO员工人数的快速增加,让我想起来一句电影解释词:码人。
总体来看,我能看得懂的,有确定性市场的细分行业,大概就是这两个,至于医美、眼科、牙科、器械,一直都在天上飘着,各种预期反应提前了2-3年,
如果要投资他们,只有遇到重大的利空杀跌才有介入的机会吧,否认一旦遭遇突发利空,会非常难受,其他的行业又不是没有机会。
三、知道王峥娇吗
医药行业的基金很多很多,比较知名的和表现好的,我也看了七七八八了,发现女将特别多也特别突出,
比如众所周知的葛兰还有赵蓓,但总有金子在我们视野之外,
比如000452南方医药保健的王峥娇,2021年她担纲的这支基金收益达到了惊人的30%(截止到6月3日收盘后),近1年的收益率62%,近2年的收益率202%,规模26个亿,从规模来看,这位基金经理明显被低估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王峥娇毫无疑问是美貌与才华并在。
研究分析她对我理解和把握医药的投资机会很有启发,我把她对于医药行业的理解和投资的把握,整理了出来,很有价值。
1、长期看竞争格局、短期看需求景气度。
王峥娇认为,医药是适合长期投资的行业,在投资时应选择盈利能力持续稳定的公司,
长周期来看,竞争格局会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应该重仓配置长期竞争格局清晰、稳定的资产。
同时为了兼顾基金的年度收益,就需要匹配考察某一年维度里景气度的变化,可以将竞争格局清晰可见的公司选进股票池,再去选择景气度边际向上的标的作为重仓。
2、重视公司年报等原始资料。
王峥娇在实际的投资中并不完全倚重卖方的分析报告,相反的更加重视公司发布的年报等原始资料,
她的这点认识我是非常认同的,我们做个股投资也好,做行业投资也罢,一定要养成独立客观的研究精神和方法,就像她说的,先阅读公司历年年报然后再进行全面的产业链调研。
3、医药行情源自行业变革。
在谈到000452的突出表现的时候,她说道:行业基金产品的业绩离不开整个行业的表现,这个是最主要的因素,这很坦诚很真实,并没有把医药的贝塔行情归结为自己的阿尔法策略和操作。
对于这一次的医药行情,她也有很深刻的认识,提到了2017年中国加入 ICH(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议),当年10月份出台了《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
来鼓励医药和医疗器械创新,开启了医药行业创新的大周期。
后面就看到了这几年无论是临床批文的数量,还是上市公司投入研发的金额,都有非常高的增长,这背后是政策改革倒逼产业创新升级。很真实,逻辑也把握的很清楚。
4、喜欢芒格,择股不择时。
在一份采访中,王峥娇明确的表达了自己更喜欢芒格的成长股投资风格,而不是纯价值。
在谈到自己的投资体系和框架的时候,她也明确的表示,自己不具备择时的能力,仓位管理变动也不大,
而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个股的研究和选择上,在个股选择上,主要就是根据竞争格局、需求景气度两个维度来考量,
选择竞争格局清晰稳定,需求景气度也比较高的这类资产,优选龙头重仓配置。
5、把估值放在后面,把基本面放在前面。
这个问题是我纠结了很久也导致我错失了医药大行情的问题,王峥娇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给了我很多启发,
她说:很多人一上来就会讨论估值高低,我觉得是本末倒置了,我们首先还是要讨论公司,或者行业本身基本面的情况。
估值是一个交易的结果,市场上虽然有几千家上市公司,但如果时间周期长一点,具有长期可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数量是非常少的。
好公司非常稀缺,认可度持续提升带来的交易结果就是估值越来越高,因为稀缺所以大家都去买,交易的结果最终就会体现在估值上,所以我觉得,估值是我们没有办法去预判或者判断的。
它是一个交易的结果,而我们能够把握、分析的是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持续性的优秀和增长才是关键。
欢迎跟投:
追求收益,承担风险,不为个股投资的涨跌过度担忧,可以跟投悄悄盈2号基金组合。
悄悄盈2号每周一固定发车,目标是取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
年年红绝对收益组合,以债券基金为主,目标年化收益率4-9%,确保每年取得正收益。
这是配置型,随时自行上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