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4大神兽,和4大淡水湖的形状恰好吻合,这是巧合吗?

中国古代四大神兽是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分别配属4个方位,东、南、西、北。

有人发现中国四大淡水湖,洞庭湖、鄱阳湖、洪泽湖、太湖与4个神兽的剪影非常像。

我们知道中国古代的文化是所谓的阴阳文化,它既是一种哲学,也体现在民俗习惯里。

阴阳哲学(文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阴阳,由于阴阳的组合形成了金、木、水、火、土5种要素,这就是所谓的五行,是物质世界的最直接组成部分。

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相互转化,推动了万物的有序运作。这是中国古代所有哲学的核心,而且指导了中医学的发展,甚至指导了音律学的发展。

》五行哲学影响中国人的方方面面。

四大神兽就是和五行中的4个要素相匹配的。

白虎对应的是金,青龙对应的是木,朱雀对应的是火,玄武对应的是水,而中央的是黄土。按照古代的哲学理论,黄帝坐中央明堂,提剑曳戈,以镇八方,黄土所在的位置是中央,所以这里没有神兽。

我们知道现在的音律是哆、唻、咪、发、嗦、啦、唏7音,但是中国古代为了让音律跟五行相配,强行把音律改成宫、商、角、徵、羽五音。

但是实际上,中国古代是有七音的,战国编钟的音律就是七音排列。

然而,古代文人、作曲家们创作曲子的时候,要遵守五行哲学,只能按照五音来创作,结果就是中国古代的曲谱非常少。

一旦做出来一个曲谱,那就是珍贵的不得了。我们知道每一个曲谱下面都有歌词的,然后这些歌词去掉,把原来曲谱的音律保留着,就形成了词牌。

这些词牌留下来后,后人再根据原来的乐曲去填词。

这样的词牌满打满算,中国古代不超过2000首。也就是说,中国人创作乐曲的能力如果从战国算起来,就是每1年创作1首。

这跟我们现在的流行乐完全不一样,流行音乐基本上就是一首词一首曲子。

这完全得益于现代音乐七律的强大表现能力。

当然,五音也能够写出很好听的曲子,比如说黄沾作曲的《沧海一声笑》就是5音谱写。

但是这样好的曲子实在是非常少,中国古代为人们所熟知的曲子也就五六十首。

所以说五行哲学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太深了,为了保留这个哲学,放弃了很多东西。

》五行哲学在中国盛行了上千年,已形成文化定势。

而且五行文化的运用并不复杂,所以很容易去套用。

最先发现四大淡水湖和四大神兽相匹配的是一位网友,他在网上发了一个帖子说图形看起来很像。

但是实际上要仔细分析一下,这就完全不对了。

首先我们说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和四个方位相匹配的。按照方位来说,代表青龙的洞庭湖应该在东方,占据太湖的位置。

而代表玄武的太湖应该在北方,占据洪泽湖的位置。

但是太湖的形状恰恰是玄武,是在东方。如果要巧合的话,太湖不应该在江苏,应该到河北和内蒙古一带。

所以这里就可以看出来,这个完全不能匹配上,连巧合都算不上。

这实际上是一种心理上的暗示,把那些看起来类似的图形想象成某种联系。

而这种所谓的类似,实际上也是跟人的文化习惯有关的。

》人眼看到的图像,是经过大脑处理加工的。

眼睛看到的图像经过视觉神经先传达到枕叶,处理完了以后再传到额叶。大脑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会略掉一些细节,然后又会强化另一些细节。

大脑做出这样的反应,是跟我们进化过程相适应的,这样我们容易找到同类,也容易发现一些危险。

反映在文化上,就是所谓的文化认同,一个木头上显现出来的暗影,中国人看像和尚,外国人看像耶稣。

我们的大脑皮层已经深深受到文化烙印的影响,每看到一个事物,首先去比对自己熟悉的事物。

中国人深受阴阳五行文化的影响,看到一个图就往这上面套。

如果说图形上会有巧合的话,让中国人去找全世界的湖泊,可以找出无数个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这个石头的侧影像列宁还是像项羽?

因为先有了成见,按图索骥,所以看什么都像什么。

那些奇石展上展出的肉石、蔬菜石,以及人像石,跟肉、蔬菜和人像有什么联系吗?完全没有联系,我们是按照我们熟悉的事物在千变万化的自然界中去找对应体,所以总能找到。

四大淡水湖和四大神兽的联系就是这个道理,是5行哲学强化下的心理暗示。

(0)

相关推荐

  • 21国史-非遗-四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山东青岛1月1日青龙邮资机戳 新疆库尔勒12月14日白虎邮资机戳 海南三亚10月18日朱雀邮资机戳 黑龙江漠河1月1日玄武邮资机戳

  • 中国上古四大灵兽

    中国上古四大灵兽 1.青龙  青龙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来看,青龙是东方的神兽,也可以被称为苍龙,它在四大神兽中最为高贵.龙不管在以前还是现在都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关于它的非常多,各有 ...

  • 四大神兽

    四大神兽--神话传说中天之四灵 四大神兽是现代人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叫法,是四大神明,在古代又叫作四象.天之四灵. 我国古代把天空里的恒星划分成为"三垣"和"四象&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181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 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341—37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321—34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301—32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281—30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261—28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241—26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221—24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

  • 《中国古代文言文》辑录370篇大全集 (201—220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是相对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白话文来讲的.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随着历史的变迁,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成了读书人的专用.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