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圣地瓦屑坝没确切地址,瓦屑坝是误传和误读

经常看到许多家族不远万里到江西鄱阳湖畔的瓦屑坝去寻根谒祖。由于时代久远,没有真凭实据,完全是口口相传,谁能说瓦屑坝就是瓦屑坝?谎言,大家都在传,就成真的啦。在中国许多家族都有自己的移民传说,呼声最高的就两个地方,北方人基本声称自己的祖先来自山西大槐树,南方人基本都说来自江西瓦屑坝。

据《明史》、《明太祖实录》、《中国移民史》和大量民间宗谱记载及专家学者考证,江西移民人数达二百一十余万人,其中近百万移民是饶州府人。不过瓦屑坝是不是在莲湖乡,存在争议,作为对历史感兴趣的鄱阳人,我认为瓦屑坝并不是大家现在确认的瓦屑坝。去年鄱阳县莲湖乡在瓦屑坝举办了民祭活动,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莲湖乡中国移民文化之乡称号。

笔者认为:瓦屑坝,在鄱阳县有好几个,我们凰岗镇也有瓦屑坝的地名,这个好比凰岗有响水滩一样。古人取地名,一般以场景区位来或者当时的场景。瓦屑坝还有可能不是地名,而是在洪武赶散中一个大家常说的话“我去吧”。到后来,演变成了瓦屑坝。

在鄱阳话中:我去吧与瓦屑坝谐音。也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

近日,凰岗勤善堂堂主刘清午介绍说:鄱阳刘姓多来自清塘街庙前。当地的老一辈说,在庙前附近有一个瓦屑坝的地名,至今还在。如果我们凰岗镇清塘街有瓦屑坝,那么明代洪武年间的移民运动也很有可能在凰岗。这不是不可能。

莲湖乡,未必是瓦屑坝遗址所在地。莲湖乡地处鄱阳县的西部,距离鄱阳镇比较远,中间还隔着一个饶州街道。瓦屑坝,不排除被莲湖拿去用的可能,因为鄱阳县就是一个湖滨城市,很多乡镇可以作为移民遣散的集中地。而凰岗也有瓦屑坝的地名。

江西人在饶州鄱阳,迁移的安徽和湖北等地。在鄱阳境内,有多个瓦屑坝。比如,瓦屑坝在凰岗也有很大的可能性。瓦屑坝应该是古饶州鄱阳移民运动的缩影,并不是特指瓦屑坝,而是那段历史场景。古县渡有很大一部分刘姓人口来自我们凰岗的庙前。鄱阳县最早的县城记载在鄡阳,然后是古县渡,再到鄱阳镇。饶州的迁移,不大可能有大距离,就如当下城市发展,行政中心迁移一般都是就近迁移,好比凰岗行政中心从河西搬到河东。

凰岗在古代人口较为密集,景德镇商船必经地的凰岗,具备人口迁徙条件。而且明淮王府与古县渡紧挨着。所以,瓦屑坝移民作为当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决策,运转站在凰岗庙前也在情理之中。还有就是瓦屑坝,不一定就是瓦屑坝。而是谐音词。

用鄱阳话说:就是“我去吧!”

洪武赶散发生于洪武元年即1368年,当时朱元璋为了防止南方兵变,将南方的人迁徙到北方或者他乡,从而稳固政权。洪武赶散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的作用,他推动了南北文化的交流。同样,优秀的南方文化在北方或者迁徙中,得以壮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