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孩子睡不好,一切都免谈?
看点 在鸡娃与内卷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熬夜大潮。学校作业、家庭教师、兴趣与补习班... ...成年人的“996”已然不适用,“6-9-6”成为当下孩子们的普遍作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人生并非“越熬越精彩”,如果孩子睡不好,其余都免谈。“世界睡眠日”临近,外滩君想与您聊一聊,有关孩子睡觉的这件大事。
文丨周滢滢 编丨Travis
案,再度引起热议。
很多家长应该都经历过这样“兵荒马乱”的早晨:
为了上学不迟到,
孩子五六点就要起床,
手忙脚乱地洗漱,
从容地吃顿早餐都很难,
更遑论让写作业到很晚的孩子再多睡一会……
因此,“推迟中小学到校时间”,让孩子多睡一会,成了很多家长的心愿,这些年也一再被呼吁。
目前已经有一些省份和城市,开始陆续推出一些改变,比如:
将小学生和初中生的到校时间推迟到早上8点,冬季再做适当延迟;
学校要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家校配合保证每天小学生10小时、初中生9小时、高中生8小时睡眠时间。
尽管如此,中国青少年还是存在严重的缺觉问题。
据国家卫健委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73%的中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严重不达标。
小学、初中、高中阶段睡眠达标的比例,分别只有59.9%、19.6%、2.3%,
且绝大部分学生每天睡眠都不足8小时。
实际上,青少年睡眠不足,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在过去的十年里,全世界青少年的睡眠时间都在减少,荷兰青少年的睡眠时长记录为全球最高,日本为全球最低,每晚不足6小时。
今天,大多数孩子的睡眠时间,正在被空前的学业竞争压力所侵蚀。
一直以来,“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读形象深入人心,似乎为了学业成绩,晚睡一两个小时,甚至熬夜学习,才是更负责任的选择。
当“晚睡”、“睡眠不足”成了绝大多数孩子的现状,甚至有人认为,这是时代发展和学业竞争面前,所必须承受的代价。
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为了有更多的学习时间而牺牲睡眠,真的是一件高明的选择吗?
明天是世界睡眠日,希望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能够明白,睡觉,对于青少年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如果孩子睡不好,一切都免谈。
科学研究表明
睡眠和学习息息相关
很长时间以来,我们在教育理念上都存在这样的误区:将勤奋好学,等同于熬夜苦读,将“写作业到深夜”的孩子,看作励志榜样。再加上越来越重的校内外课业负担,严重挤占中小学生睡眠时间。
可是科学研究却表明:良好的睡眠,才是提升大脑学习效率的好帮手。为了眼前的一两个小时学习时间,牺牲睡眠,才是真正得不偿失的行为。
畅销书《为什么我们会睡觉:释放睡眠和梦的力量》的作者马修·沃克(Matthew Walker),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神经科学和心理学教授。在他看来,睡眠才是每个人所拥有的“超能力”,正是它赋予我们大脑所意想不到的学习和记忆效果。
马修·沃克在过去十年的研究中发现,我们在学习之前需要良好的睡眠,来让自己的头脑做好准备,就像一块海绵干,开始吸收新的知识。
同样,在完成学习后,睡觉也能帮助我们按下新记忆的保存按钮。
如果一个人缺少睡眠,他的大脑记忆回路就会退化,就好像是被堵住了,导致大脑无法吸收新的记忆。
在一项“熬夜到底对人有什么影响”的测试研究中,他将测试人群分为两组,分别是睡眠充足组(可以睡够八个小时)和睡眠不足组(测试过程中不断被叫醒)。
研究显示:睡眠充足的大脑,在储存新记忆的能力上,比另外一组高出40%!
这也意味着,一个睡眠不足的大脑,会产生严重的学习障碍。
Matthew Walker
为什么,大脑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这是因为大脑的左右侧,各有一块叫做海马体的区域,它就像是大脑的“信息收件箱”,很擅长接收新的“记忆文件”,并进行保存。
在那些睡了一整晚好觉的大脑海马体中,科学家监测到很多与学习相关的大脑活动;相反,在那些睡眠不足的大脑海马体中,基本找不到明显的学习信号。
此外,在深度睡眠阶段,大脑内部会产生强烈的脑电波,正是这些脑电波在夜间起到了文件传输机制的作用,将我们的记忆从一个短期的容易遗忘的存储库,转移到大脑中一个更永久的长期存储库。
马修·沃克表示,“如果大脑出现睡眠不足,就会关闭你的'记忆收件箱’,任何新进的文件,都被一一退回。这样一来,你就难以将新的学习经历,转化为记忆。”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点同样可以得到很好的解释。在一个班级里,课堂上思维始终保持活跃、学习效率更高的学生,绝对不可能是那些前晚睡眠不足的“晚睡少年”。
中国睡眠研究会曾发布一份《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调查了6万多名6-17岁青少年儿童的睡眠数据。
结果显示,那些睡眠状况不好的孩子中,有近一半在班里成绩排名靠后;相反,睡眠好的孩子里,则有接近一半成绩处于班级前5%的水平。
也就是说,如果为了更好的学业表现而熬夜,那结果很有可能是,孩子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实际效果却是自欺欺人。
要知道,占我们人生三分之一时间的睡眠,并不是工作、学习后的休息而已,相反它也是一个十分关键的,无意识的“学习过程”。
想让孩子学得更好,保持旺盛的学习和吸收能力?第一步就是,让他每天睡个好觉吧!
当然,除了不充足的睡眠时间,不规律的睡眠时间也一样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英国的一项研究就发现:没有固定就寝时间的孩子,在阅读和数学测试中表现不佳。伦敦大学的研究者发现,相对于较早上床睡觉的孩子,那些就寝时间不固定,或是在晚上九点以后才睡觉的孩子,在阅读和数学考试中得分更低。
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导致孩子成绩差的原因可能不仅仅是缺乏固定的就寝时间。因为那些就寝时间不固定的孩子,可能来自社会中更弱势的家庭,他们不太可能每晚阅读,甚至接触不到书本或是其他阅读材料。
然而事实证明,当控制了这些因素后,不固定的就寝时间和考试低分之间,仍然存在联系。 所以让孩子拥有充足、规律的睡眠,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投入新一天的学习和生活。
睡得不好
身体和心理问题都来了
青少年睡眠不足,除了对学习产生影响,更严重的危害,还在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方面。
因为在睡觉期间,身体也会对各个系统进行调节,包括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与身体的发育成长。
也有很多家长委屈:自己也想让孩子早睡,可是学习任务重、作业写不完,该怎么办?
《奇葩说》第七季有一场辩论,正好说到了这个问题,辩题是“孩子常常写作业到半夜,我要不要找老师理论?“
奇葩说第五季冠军,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父亲的陈铭认为,这种情况下必须要找老师理论。因为除了要搞清楚孩子常常写作业到半夜的背后问题,比如,是不是一些知识点没掌握好?是不是作业量有点大了?
更重要的是,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发育。
“一般来说,孩子分泌生长激素发育的最高峰期,是晚上十点到凌晨一点,而且必须是处在深度睡眠阶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孩子需要八九点钟准备上床睡觉,到了十点开始进入深入睡眠。”
他认为,相比成绩以后可以补回来,孩子身体发育的日子,过一天少一天永远追不回来。
陈铭的讲述,并非耸人听闻。
《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报告还发现,睡眠时间不足也对孩子的认知能力、成绩、性格、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有显著影响。
比如,睡眠不好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低落、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变差、考前过度焦虑等问题。
在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中,会有36.5%会出现肥胖症,而睡眠状况优的青少年里,肥胖症比例仅为3.7%;在睡眠质量差的青少年中,有40.5%会出现神经衰弱或抑郁,而睡眠状况优的青少年里,比例仅为1.4%。
这是因为,6-17岁的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期,睡眠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长期睡眠充足,对于孩子巩固记忆力,完善脑功能、加快体力与精力恢复、促进生长发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来自《卫报》的一份调查同样显示:熬夜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会大大提升青少年精神疾病的发病率。也就是说,规律和充足的睡眠,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为了能让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不仅需要老师为孩子布置合理、有弹性的作业量,也需要学校在到学时间上做出调整。
今天绝大多数中小学校规定的入校时间是七点半,有些学校因为有早自习、早读课、早间操的安排,甚至将到校时间提前至七点。除去洗漱、收拾书包、吃好早餐、以及通勤的时间,孩子需要在6点之前就要起床。
按照国际公认的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推荐的睡眠时间:
6-13岁孩子每晚至少要达到9-11个小时睡眠,那么他们就必须在晚上9点前入睡;
14-17岁孩子至少要达到8-10个小时睡眠,就意味着要在晚上10点前入睡。
在今天快节奏的家庭生活和高负荷的课业压力下,这样的入睡时间,无论对于小学生还是中学生来说,都有点困难。
《2019中国青少年儿童睡眠白皮书》报告显示,影响孩子睡眠状况的最重要的因素里,首先是课业压力(67.3%),越来越多的孩子正陷入“学业压力大——睡眠不足——成绩不好”的恶性循环。
其次还有3C电子产品(27.1%)和噪音等睡眠环境(24.8%),也对孩子造成一定的睡眠影响。
做不到早睡
不妨让孩子“晚起一小时”
当入睡时间很难提前,为了保证充足的睡眠,有人提议,何不让孩子晚起床一小时?
比起一味提倡“早睡早起”,直接推迟上学时间,让孩子们早上多睡一会儿、吃早餐慢一点,才是提升身体素质和学习效率的王道。
美国儿科学会也一直在倡议,“学校的开学时间不要早于早上八点半”,来保证孩子们得到充分的休息。
2017年,美国公益组织Start School Later曾提出“推迟学校上课时间”的倡议,推动了美国至少16个州计划今年延迟学校上课时间。
那么,“推迟上课时间”究竟会对孩子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位于美国明尼苏达州的7所公立高中,就与明尼苏达大学共同研究了这一变化。
这几所学校将原本7:15的上课时间推迟到8:40,每周多出来5个小时睡眠时间,结果令人欣慰:
不仅提高了课堂出勤率与参与度,
减少了学生因为疲惫而打盹的次数,
提升了学习成绩,
还能有效缓解情绪问题,
降低因为代谢问题所引发的肥胖风险。
延迟上课带来的这些好处,也让美国近20个州的诸多学校为之心动,纷纷推迟了自己的上课时间。
其实这几年,国内也有部分学校陆续通过推迟上学时间,来保证孩子能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让他们更从容地吃好早餐,提升白天的学习效率。
为保证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浙江已在全省范围内,施行早晨推迟上学的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最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00,冬季还应适当延迟。
黑龙江省则从2018年开始,全省小学生、初中生到校时间由早晨7:10,推迟到全省统一的早8:00;高中生推迟到全省统一早7:30。
此外,还要求学校依托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科学引导家长让孩子按时作息, 家校配合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睡眠时间。
青少年睡眠问题的真正解决,的确需要学校和家庭的共同配合。
今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在《202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在睡眠管理上,要把家庭和学校的边界划出来,研究学校的发力方式,提出学校怎么配合家长的具体方式。还要按中国孩子成长过程中、生理发育过程中平均睡眠时间标准来监测考核,确保孩子们睡眠充足。”
同样,在作业管理上,要对各学段作业明确要求,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随堂作业在校园内完成。这也是变相为孩子的睡眠提供保障。
正如陈部长所说,睡眠,和作业、手机、读物、体质这几项管理一样,看似是小事,其实是关系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大事,也是广大家长的烦心事。
其实,早在2015年,政协委员丛星原还曾提议取消中学生早读课。
“很多初中生每晚要在10点半以后才能休息,高中生甚至到12点才能睡觉,睡眠严重不足。”
他观察到,今天很多孩子都是“夜猫子”学习模式,白天和晚上的学习任务重,做完作业很晚才能上床睡觉,睡眠本来就不足,早读课让他们的睡眠时间变得更少。
如果孩子没睡好,即使上早读课也是心不在焉,效率低下。
这一倡议也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共鸣。
有人说,“早读发起者应该是受谚语'一日之计在于晨’的启发。可今非昔比,古人晚上睡得早,自然起得早。现在晚自习和家庭作业已经让早睡成了奢望,再要求孩子上早读太强人所难。”
取消早读,推迟到校时间,是时代和现实的要求。
归结到底,“如果孩子睡不好,一切都免谈”。
关键在于,学校是否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对类似到校时间这样的“惯性设置”进行调整?家长是否可以放下一些学业上的焦虑和偏执,做出取舍和让步?
明天是世界睡眠日。祝愿每一个孩子,也祝愿每一位成年人,都能有充足、规律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