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春节的“饹馇”
在我的家乡河北省遵化市,美味的“饹馇”可称得上是一种让人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特色名吃,因而,民间流传着“不吃饹'饹馇’宴,不算到遵化”的说法。
在青年时代求学的经历中,我和伙伴们出门到千里之外的山西省会,过节时几位同乡小聚,怀念家乡,想吃一口美味的“饹馇”时,伙伴常会不由自主地让饭店里的服务员上“饹馇”,看着服务员尴尬的样子,我们都会自豪地说:不知道吧,没吃过吧,这是我们家乡遵化有名的特产。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朴实的“饹馇”味道鲜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如今,久在外地的人们春节回到家中,常常会让亲人做上一大盘子醋溜“饹馇”,一边津津有味地吃着,一边说:“好久没吃到家乡的名吃了,真好吃!”。但是,在乡村经济困难的年代,一般土里刨食的庄户人平常舍不得买“饹馇”,只是在春节时,为了犒劳辛苦劳作了一年的家人,才会拿出积攒了好长时间的绿豆,做上几张色如碧玉的“饹馇”。
“饹馇”的民间传统做法用料相当讲究,制作过程也十分精细,可称得上是一项绝妙的手艺活。童年时代,每到春节来到,母亲就会叫上我们哥三个,冒着冬天的严寒,一起做“饹馇”。首先,母亲将几斤优质绿豆,用清澈的井水浸泡一段时间,仔细地搓去豆皮;然后将豆瓣放在石碾上,压成细细的豆粉,再放入适量的姜黄粉(起调色作用)调匀,用玉米棒骨将铁锅擦得闪闪发亮,以防止豆面与锅粘连,再将和好的豆粉汁在锅里铺匀,用文火烙熟就成,各环节都要掌握恰到好处,否则做生了或糊了都是件丢手艺的事。质地优良的“饹馇”色泽嫩黄而鲜亮,如果冻一般绵软适口,散发着一种绿豆特有的清香,用它做成油炸、醋溜等各种菜肴更让人顿生食欲。绿豆味甘性凉,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解暑止渴等功效。以绿豆为主料的“饹馇”有降血压、血脂的功效,能有效地防止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
同豆腐、凉粉等食品不同,“饹馇”为何有这么个奇怪的名字?相传清代后期,满族统治者在遵化昌瑞山一带修建清东陵时,有一位官员将风味独特的“饹馇”带进了御膳房。御膳房的厨子为给慈禧太后换换口味,做了一盘醋溜“饹馇”。慈禧太后尝了一口,觉得味道不错,便问是什么菜。太监以为太后不喜欢,战战兢兢地说还没起菜名,忙着往下端。慈禧还想再吃,便说“搁这儿吧”,太监以为太后为菜赐名,便传呼下去,这道菜就叫“饹馇”。这个传说显然有些牵强附会,但清代御膳房确有“饹馇”的菜谱,至于“饹馇”的由来还待进一步考证。
美味的“饹馇”,好吃不贵。在童年的如梦时光中,春节前的日子里,家乡的街头巷尾偶尔也有叫卖“饹馇”的,家里经济困难,做不起“饹馇”的人家,也忘不了买一小份“饹馇”,炒上一盘下酒菜,美美地享受一下生活的温馨。
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饹馇”在遵化人心中已远远不止是一种食品,它是一片浓浓的乡情,更是一种春节习俗,一种春节文化。
如今,我们到县城已有好几十年了,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城乡经济在飞速地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地提高了,想吃“饹馇”时,到城里的农贸市场转一转,就可以从朴实的农家摊位上买来一张张物美价廉的“饹馇”。又一个春节向我们走来了,故乡的亲人又该忙着做“饹馇”了,小时候关于“饹馇”的记忆又一遍遍地在头脑中闪现。回味起来,朴实的“饹馇”所寄托的难以忘却的乡情,难以割舍的乡间春节情愫, 仍久久地萦绕在心间,它让我倍加珍惜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并以真诚的热情回报家庭、国家和社会,为中华民族的复兴伟业奉献一份份绵薄之力。
作者简介
徐小东,河北遵化人,1966年6月出生,河北钢铁集团矿业有限公司石人沟铁矿职工。遵化市作家协会会员,1995年起在《遵化报》《唐山晚报》,以及《唐钢报》《新唐钢报》企业内部报纸陆续发表作品。2008年以来,在企业内部报纸《河钢》《河钢 矿业版》发表100多篇报道、诗歌、散文,《矿山风景四篇》《矿业颂》《矿山放歌》三篇征文荣获公司级奖励。在遵化《金秋文苑》上发表3篇散文。
顾 问: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杨晓健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评论主编:梁淑艳
动态主编:陆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