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士人隐逸的三种境界:终南捷径,功成身退,独善其身
隐逸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从上古时代就有了。
唐尧时有不受禅让,而隐居箕山的许由和隐士巢父,周武王时有不食周栗,而饿守首阳山的隐士伯夷和叔齐,孔子时有躬耕不仕的长沮和桀溺及楚狂接舆,战国时的庄周其实也算是一位闭门著书的隐者。
其实,中国古代的士人说起来只有三种,就是儒士,侠士和隐士。儒士当然是儒家者流,侠士是墨家者流,而隐者当属道家者流。然而,隐士并不是一个固定的阶层。
有由隐而仕者,有由仕而隐者,又有由隐而仕而又隐者,有为邀名人世而隐者,也有为逃名避世而隐者,有处乱世而隐者,也有处盛世而隐者。
动机各不相同,隐的时间长短也不一。总之,隐士的流变性很大,真正甘心做一辈子隐士的人并不多,大多数人是迫不得己才做隐士的。
《新唐书.隐逸传序》中把隐士分为三种:“古之隐者,大抵有三:概上焉者,身藏德不晦,故自放草野,而名往从之,虽万乘之贵,犹寻轨而委聘也;其次,挈治世具弗得伸,或持峭行不可屈于俗,虽有所应,其于爵禄也,泛然受,悠然辞,使人君常有所慕企,怊然如不足,其可贵也;末焉者,资槁薄山林,内审其才,终不可当世取舍,故逃丘园而不返,使人常高佩其风而不敢加訾焉。”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隐士中有怀德而隐的高士,有怀才不遇的才士,也有既无德也无才只是借隐逸捞取名誉的俗士。
据新旧唐书《隐逸传》共载隐逸之士近三十人,如王绩,宋桃椎,孙思邈,田游岩,史德义,王友贞,卢鸿,王希逸,卫大经,李元恺等,唐代相当多的仕人,都是有隐逸经历的。
隐士多出在乱世,而唐代特别是盛唐,本是盛世,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去隐逸呢?原因是复杂的,归纳起来大致不过以下几种。
以退为进,以隐逸书仕。
唐代文士大都有一颗壮志报国的雄心,为了实现这一愿望,他们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达到这一目的。
手段之一,便是通过隐逸这种以退为进的仕进方式,以引当局的注意,以达其进入仕途的目的。
《新唐书,隐逸传》中所说的“假隐自名,以诡禄仕,肩相摩于道,至号终南,嵩少为仕途捷径”的一些士人。
这其中当然也不乏钻营利禄之徒,但大多数只是借此为仕进的手段,实现其报效国家的政治理想的,当亦无可厚非。
以退隐为终南捷径的,当以卢藏用最为典型。
卢藏用高宗时举进士,不得调,便与其兄卢征明,俱隐于中南,少室二山。学习辟谷炼气之术,长安中被召,授左拾遗。因其初隐之时有当世之意,被人目为“随驾隐士”。
司马承祯尝召至之阙下,将还山,藏用指钟南山曰:“此中大有嘉处。”承祯徐曰:'以仆视之,仕宦之捷径耳?’藏用惭。”(《旧唐书.卢藏用传》)
其实卢藏用对司马承祯是大不必惭愧的,司马承祯何尝不是以隐逸来邀名的呢?
由于隐士是一种对抗朝廷的潜在力量,历史统治者多以“举逸民而天下归心”,来征召隐士入朝,一则表示礼贤下士,二则隐士一旦被征召,使失去了“上不臣天子”的高士资格,已经成为天子的顺民了。
如卢鸿,隐于嵩山,唐玄宗屡召不致,后唐玄宗动了怒气,下诏切责说:“召书屡下,每辄辞托。使朕虚心引领至今……礼有大伦,君臣之义,不可废也。今城阙密迩,不足为劳。有司其赍束帛之具,重宣此旨。想有以翻然易节,副朕意焉。”
卢鸿只好乖乖的到东都谒见,他朝见玄宗时不拜。问他为何不拜,他回答说:“礼者,忠信所薄,敢以忠信见。”
拜谏议大夫,固辞不就。还山后岁给米百斛,绢五十匹。后名声大振。(《新唐书.卢鸿传》)
所以唐代统治者深谙此道,从唐高祖皇帝起,太宗,高中,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代宗,德宗,文宗等,对隐逸之仕有过征兆或嘉奖,这样皇帝既有了礼贤下士的美名,隐士也达到了邀名,或仕进的目的,皆大欢喜。
功成身退,以隐逸避祸。
老子说:“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
历来的封建帝王都是喜怒无常,恩威多变,对功臣猜忌成性的。
他们与臣下能共患难,而不能共富贵,故古人有:“飞鸟尽,良弓;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功臣亡”的感叹。
因此不少高明之士,当功成名就之时,便抽身而去,急流勇退。历史上越国的范蠡,汉代的张良就是这样。
而那些贪禄位的,如李斯之流,常常遭杀身之祸。
唐代也是如此,如张亮,长孙无忌,裴炎,张光辅等,不是被杀,要不然就是被贬死,不得善终。
连善于算计别人的奸相李林甫,死后也落得个破棺削爵,被贬为庶民的下场。
鉴于历史和现实的教训,一些明智之士,便趁好抽身,功成身退,如孟诜,贺知章就是这样的。
孟诜曾仕武则天春官侍郎和相王侍读,后便辞官致仕,后睿宗即位,召他入朝,将委以重任,他固辞不赴。被时人誉之谓有“古人之风”。
贺知章官至秘书监和太子宾客,天宝三载,他见玄宗日益昏愦,不纳忠言,宠信奸佞,便主动辞官,归乡去做道士,玄宗大为嘉奖,亲为之题诗,并命百官于长乐坡饯送之,为人称羡。
独善其身,以隐逸逃世。
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仕人来说,终南捷径的机遇很难碰到,更不用说功成身退了。因此他们既然不能兼善天下,就只好独善其身了。
唐代绝大多数的隐士,就是抱着这样的人生信念而终老林下的,像大诗人孟浩然,年轻时一直隐居在襄阳,四十岁时始游京师。
据《唐摭言》云:“襄阳诗人孟浩然,开元中,颇为王右丞所知?句有'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者,右丞吟咏之,尝击节不己。
维待诏金銮殿,一旦,召之商较风雅,忽遇上幸维所,浩然错愕伏床下,维不敢隐,因之奏闻。
上欣然曰:'朕素闻其人。’因得召见?上曰:'卿将得诗来耶?’
浩然奏曰:'臣偶不赍所业。’上即命吟,浩然奉诏,拜舞念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卧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上闻之抚然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
(《新唐书》)
由此可见孟浩然非无心求仕,而是迫不得已才终老林下的。既不能兼善天下,只好独善其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