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之殇
朋友相约登山观景,寻找野生灵芝。
山脚尚且平缓,山腰以上砂粒岩风化,鞋底打滑,加上七十度陡坡,不一会儿气喘吁吁。山间偶尔有村民踩出的小路,险处苍崖壁立,岩羊难跃。在这陡峻的坡岭上,散布着很多干枯甚至即将朽烂的树根,那珍贵稀有的灵芝则生于根部。
爬上爬下左右搜寻,便有了收获,不禁惊喜万分。正值大暑,早已汗流满面肩背湿透。坐在阴凉处稍息,一边喝水一边打量那干朽的木根:有的不过腕粗,有的则须合抱,还有黢黑的鬼脸畸形,或存石隙或埋于地表,很明显是村民砍去原树经年累月形成。为什么要砍掉?问及一位正在劳动的山民,他只是狡黠地一笑,未予回答。
待转过山坡后,朋友说你这么问他显然不肯回答。这山场既不是自留地也不是承包林,而属于集体林,他私自开垦的行为是违法的,可是村里也就默认了。
我心中陡然一沉。环顾四周栗林满坡,山麓处栗树粗壮,约有七八十年树龄,接近山顶栗树越来越细,应该是不久前栽于砍伐过的橡树林之故。
十几年来板栗的售价稳中趋高,秋收的栗农着实欢喜一阵。聪明者密植以增产,嫁接而多收,而贪婪者为扩大种植,目光早已瞄准偏僻的原始山林。
遥望山顶郁郁青青的松林,正有风起,传来阵阵松涛之声,便想临近观赏。转弯翻上更高的山岗,到达松树林的边缘,眼前却让我触目惊心:大小松树或被剥皮,或被腰斩,松枝零乱堆放,松干横斜石堆,松根被火烧焦,残余几串油脂分明是松树最后的眼泪!矮处的槐树椿树桑树荆丛同样难逃斧锯,取而代之的是不及腰高的新栽栗树苗,裸露的土石随时有滑坡之险,尚存那几十株松树窘迫地躲在危谷高崖——它们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去年来时还不是这个样子!在这偏僻的山岭,原始林正受到蚕食!
我双目似乎被灼烧,两腿簌簌发抖,呆愣了一会儿再无心前行。跌跌撞撞下得山来与朋友相诉,他无奈地一声长叹,慢慢说道,其他山顶也是此景啊!随即吟出一句:长林若复茂,宁毋采仙芝……
是啊,我看惯了单调的栗树林,我更愿意看到杂卉红紫灌木高低,听到鸟啭蜂鸣飞泉泻珠,那里应该浓荫蔽日空气新鲜,那里应该霞光绯绯云烟缥缈,那里万物自由互为滋养,和谐相处一派生机,那里,应该是生灵的乐园。
作者简介:王树明 ,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耽于诗词书画,尤擅大篆、草书、中国山水画及古诗词创作。作品及文著见于《中国书画报》、《中国文艺家》、《文学与艺术》、《美术之友》、《知识窗》等报刊,《中国建筑报》辟专版作艺术介绍。《新华网》曾专页宣传。
现为中央民族大学书画院特聘画家,遵化市美术家协会理事,遵化市诗词楹联学会理事,河北省诗词楹联学会。
投稿须知:
1、本平台 唯一投稿邮箱:
yanshanshiwen@163.com。
2、来稿请用word格式排版,并附上作者姓名、个人简介、生活照一张及个人微信号一并打包发送到投稿邮箱。
3、稿件须是网络原创首发作品,文责自负。
4、投稿后一周内未收到回复即另行投往他处。
5、读者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费,稿费每半月发放一次。
顾问: 韩布晖 张连福 范丽丽
张国印 希国栋 周祝国
刘新民 张全江
总编辑:纪惊雷
常务副总编辑:曹雪艳
小说、儿童文学主编:代文静
散文、报告文学主编:小愚
诗歌主编:王翠红
诗词主编:田玉竹
动态主编:梁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