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家庭更容易养出有抑郁倾向的孩子

作者:静夜听风

前几天,在知乎上曾经看到过一个妈妈的求助:

女儿从小很乖,很听话,她不知道女儿为什么突然会得上抑郁症,女儿给她写了一封信,字

里行间充满了压抑与痛苦。

妈妈看到女儿被抑郁症折磨,内心很崩溃,却不知道如何安慰女儿,只能小心翼翼地不提及女儿的痛苦。

2012年,研究发现中国大陆25个地区10-15岁的青少年中抑郁倾向比例为20.3%

也就是每5个孩子就有1个有抑郁倾向。

2018年中国健康委表示有接近3千万的儿童和青少年受到抑郁困扰。

儿童的世界并非无忧无虑,也有不被看见的痛苦,累计的负面情绪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心理问题最终也会暴发出来。

心理学上,抑郁源于孩子的情绪不能向外传达,只能攻击自己。

李玫瑾教授曾说: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成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是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主要诱因,这四种家庭最容易养出抑郁倾向的孩子。

01

父母的高期待 ,会让孩子患上“空心病”

我国首部心理剧《爱上你治愈我》中,剧中有一个女孩玲珑因创业失败,患上了躁郁症。

玲珑对心理医生说,她太累了,所以没有按照妈妈的规划读博士。

从小学起,她几乎没有休息时间,不是辅导班,就是兴趣班;

在她妈妈看来,没有达到一百分就是不及格;

有一次,她考了八十三分,虽然已经是全班第一名,可是妈妈知道后,把她狠狠地揍了一顿,还罚她跪了三个小时的搓衣板,最后实在扛不住流鼻血才起来的。

正如玲珑所说,她就像是一根提线的木偶,没有自我,一直活在母亲的期待里。

她为了获得母亲的爱,不断地压抑自己,她害怕让母亲失望,害怕失去母亲的爱。

她内心深处的压力无法释放,创业失败让她更加怀疑,否定自己。

负面情绪无法找到排遣的出口,就像野草一样在身体里肆意疯长,最后深深地割伤了自己。

抑郁症很多时候都是压力形成的,来自亲人的压力,会给孩子最致命的一击。

很多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身上,让孩子背负沉重的压力,孩子为了迎合父母,只能压抑自己的需求。

父母的高期待,压弯了孩子,孩子的内心没有驱动力,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只会让孩子一步步推向深渊。

02

父母的情感忽视,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美国作家莉安侬·纳文写的一部儿童小说《剩下来的孩子》中,6岁的扎克在枪击案后处于惊恐担忧的心理,父母没有及时抚慰扎克受伤的心灵,而一直沉浸在失去大儿子安迪的悲伤中。

哥哥去世后,扎克晚上经常做噩梦,夜晚还会尿床,尿裤子、他却不敢吱声。妈妈忘记给他洗床单,他就垫着浴巾睡觉。

扎克会控制不住自己,突然发脾气,也不愿意去上学,创伤后障碍,其实根源来自父母的——情感忽视

他甚至对父亲说:“你们是不是希望死的是我,而不是安迪”。

当他在噩梦中惊醒,他只能躲进哥哥的衣柜里,寻找一丝安全感。

心理学有一个名词叫内在小孩,当孩子年幼的时候,心灵没有得到满足和安慰,内在就会形成一个被隐藏的敏感,脆弱的空间,就如同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成年后,一旦受挫,就会自动缩回这个空间。

为了保护内在小孩不再受伤,缺爱的孩子,会渐渐关闭了感觉的渠道。

长期被父母情感忽视的孩子内心深处很自卑,他会觉得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够好,父母才不喜欢自己。

每一个孩子内心渴望被父母看见,爱的需求被父母满足。父母的情感忽视,会抽走孩子生命中所有的光。

父母的情感忽视,看似不明显,却是孩子一辈子的阴影。

03

父母逼孩子懂事听话,会让孩子带着伤疤长大

日本有一个模特叫绫乃,因为患有双向情感障碍,害怕和别人接触,她不得不推掉了电视和杂志的预约。

她站在人前,会呼吸困难,手止不住的颤抖,甚至身体完全僵硬,严重的情况下甚至还会晕倒。

什么导致绫乃患上了这种心理疾病呢?

孩童时期的绫乃,父母经常给她施加压力,还给她灌输“你要听话”,“你要懂事”,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她很听话,从不违背父母。

在父母的教育下她活得小心翼翼,不断压抑自己的情绪,渐渐地失去了自我。

懂事的孩子,不敢向外表达愤怒,不敢表达自己需求,只能转而攻击自己。

懂事的孩子,把欢笑留给别人,唯独把痛苦留给自己。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小时候越懂事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心理问题越多。”

懂事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形成性格缺陷,这样的孩子没有安全感,自卑,敏感。

父母只看到孩子乖巧懂事,却看不到“冰山”下,孩子的内心早已不堪重负,懂事的背后是孩子克制内心欲望的心酸。

懂事的孩子被父母“禁锢”,内心带着一块伤疤,在阴雨天会时常溃烂流血。

04

父母贬低孩子,会摧毁孩子的自尊

湖南一个12岁的小女孩,因为不能忍受母亲“贬低式教育”,留纸条离家出走。

谈及出走的原因女孩说:“我觉得妈妈不爱她,也不关心我,有一点错误就骂我,还经常说我不争气。”

和民警聊天中,女孩一点都不自信,一直说自己很差。女儿告诉民警自己成绩不好,虽然排在前列,但很少拿第一,第二。

其实,那女孩的成绩十分优异,并不是像妈妈说得那么差,母亲贬低孩子,用激将法本意是为了让孩子更加优秀,但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

曾经看到过一位网友的分享:

从小就是在父母的贬低和否定中长大的,因为从小成绩就不好,每次把成绩单,拿回家的时候,父母总是劈头盖脸一顿骂:“我怎么生了你这个不争气的,为什么别人就能考第一,你就不能!”

从小到大,他听到父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什么也不行。”

无论他怎么努力都得不到父母的夸奖,在父母的贬低教育下,他也觉得自己真的很糟糕,他变得越来越自卑,内心非常的压抑孤独,精神焦躁不安,觉得自己活着没用意义,几年前,他被诊断患上了抑郁症。

孩子不会区分事实与笑话,来自父母的负面评价,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够好。

孩子之所以会得抑郁症,是因为父母把孩子的自信,一点一点地消磨掉。

很多父母认为,贬低孩子,只不过是想逼着孩子上进,殊不知,在孩子眼里,却是最恶毒的讥讽和挖苦,深入骨髓,让孩子痛彻一生。

贬低是刺伤孩子自尊的一把利刃,会狠狠地刺向孩子的心脏,不仅不会激励孩子上进,还会把孩子的尊严践踏到脚底。

一个长期被贬低的孩子,成年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觉得自己不配,不值得。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明远曾经说:“儿童总是把父母当做最可信赖的人,父母的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的作用。”

每一个父母都想养出健康,快乐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为人父母接纳孩子,降低对孩子的期待,及时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学会取悦自己,懂得鼓励和尊重孩子,父母无条件地爱,才是孩子成长路上最温暖的阳光。

End
作者简介:静夜听风,自由撰稿人,家庭教育及心理学爱好者,专注分享育儿知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家庭治疗研究院”:面向全球华人做两性亲密关系、亲子关系、情绪管理、性格分析,短程快速治疗、原生家庭的科普及治疗。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