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邵东南岳村孝子孝媳感动种粮大户

顾问钟石山  主编何俊良13517392853

投稿邮箱 203666763@qq.com

2018年5月13日,湖南省“庆祝母亲节 感恩母亲情 邵东县火厂坪镇南岳村'好孝子'颁奖文艺汇演”在该村露天舞台进行。邵东县春香裕民农业专业合作社倾情赞助。

这样的孝子孝媳你那村有么?你村里打算弘扬中华孝道文化,对他们表彰下么?

邵东县小记者协会的小朋友们媲美邵东君君艺术团的阿姨们!

种粮大户邵东县春香裕民农业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曾春香和绿汀文萃采风团成员亲切合影。

曾春香接受绿汀文萃采风团提问。

邵东县小记者协会会长孙叶和曾春香亲切交谈。

绿汀文萃采风团应邀出席“好孝子”颁奖文艺汇演。

绿汀文萃主编与南岳村主任亲切合影。

延伸阅读:

曾春香,邵东县火厂坪镇南岳村人,共和国的同龄人,与新中国一起诞生、一起成长、一起见证新中国的风风雨雨。

她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家,家中兄弟姐妹共有八人。因为家中兄弟姐妹众多,上学念书成了她幼时最大的奢望。十来岁时,她便成了家里的一个劳动力,帮着父母在田地里劳作,农闲时跟着父亲在家中打铁。年少时的这段生活经历,铸就了曾春香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性。

16岁那年,她结婚成家。在村里,她做了多年的赤脚医生和妇联主任,火厂坪南岳村的不少后辈,都是她接生的。

时间进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城乡大地。邵东,作为当时民营企业发展在全国都非常活跃的地域,各种工厂、市场应运而生。在当时的火厂坪镇,规模各异的钢球厂遍地开花。曾春香也成了第一批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弄潮儿,在家里创办了一个钢球厂。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曾春香通过自己筚路蓝缕的苦心经营,手中的财富积累了十几万块钱。在那个还推崇“万元户”的年代,曾春香虽说谈不上富甲一方,但也算得上不折不扣的“创富巾帼”。

市场经济在释放巨大活力的同时,也暗藏诡谲的波涛!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春香盘掉了钢球厂,她又以三分乃至五分的利息,从亲朋好友手中,筹集了18万块钱。携带30多万现金,一头闯进了广东淡水的地产市场。由于国家对广东的地产市场进行了宏观调控,高价买回来的地卖不出去。曾春香不但赔尽了辛辛苦苦打拼十来年攒下来的家底,更悲催的是还欠下十八万多的高息欠款。带着一身的伤痛和无尽的懊丧,她回到了邵东。

痛定思痛之后,曾春香又振作起来了,她相信只要自己努力,这些账总是能还清的。但这时经商开厂已经没有资金了,要想翻身,暂时只能靠家里的土地了!于是,她在家里种水稻,种南瓜,养母猪,起早摸黑,省吃俭用。

1995年,她在亲朋的帮衬下,在火厂坪镇开了家“春风酒楼”,既有餐饮又有住宿。在酒楼的经营中,她真诚待客,主动让利,因而酒楼的生意一直红红火火!

“春风酒楼”经营十年之后,曾春香已经年近花甲了。这个时候,她已还清了所有债务,四个子女也大都事业有成,一个儿子在邵东教育系统工作,一个儿子部队转业后在衡阳教育系统工作,一个女儿是部队军医,唯有一个女儿在家务农。她本应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了。

但她回到农村后,发现村里不少田地都抛荒了,杂草丛生。这种情形让她心痛不已!从小对土地有着深厚感情的她,认为将土地抛荒是最大的浪费!因而,她不顾儿女们的极力反对,于2007年开始承包村里的田地进行水稻种植。

曾春香虽然读书不多,但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让她认识到:进行农业开发,靠人工劳作肯定成本高,赚不到什么钱,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因而她在实际操作中,大力推行机械化耕作,并于2016年成立了“邵东县财旺农机专业合作社”。

十来年在农村土地上辛勤耕耘,曾春香获得了不少荣誉。2014年获得邵东县委、政府颁发的“先进种粮大户”二等奖,2015年获得“先进种粮大户”一等奖,同时被湖南省农委评为“农业科技示范户”……

如今,曾春香又将火厂坪镇晏家村的千多亩田地承包了下来,她所经营的田地达到了2000多亩。下一步,她计划与国内的科研机构合作,推出工厂化育苗项目。

——摘自萧明喜《邵东传奇老太太:在起伏跌宕的人生中书写辉煌

2007年,有个老太太挑着蔬菜和鸡蛋在南岳村7组河边路过,不小心掉到河里,曾春香看到后马上把她救上来。

南岳村7组有一条小河,只要一下雨就涨洪水,但那又是当地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每到孩子上学、放学的时间,曾春香就自告奋勇地来到这座桥边,把学生一个一个的背过河去。这样整整背了四年,直到这几年因为南岳这个地方天旱,没涨洪水为止。

2015年,邵东县著名残疾人、自强不息的典型谢立宜卖掉祖传的宅基地,捐款10万元牵头成立“邵东县老年护助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关爱农村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事迹被曾春香知道后,令她十分感动,主动申请加入协会,并现场为留守儿童捐赠一座娱乐室,并且承诺按照协会规定,负起会员的义务责任。

曾春香这些年承包土地搞种植,因为农产品的批发价不高,特别是工人工资不断上涨,盈利越来越难。但她仍在坚持。她不愿意看到家乡的大片良田被野草荆棘侵蚀,变成荒滩。她也一如既往古道热肠,对困难乡亲伸出援手。明知个人力量有限,但相信只要坚持去做,会让世界多一点温暖。

让曾春香忧虑的是,自己快70岁了,虽然目前身体还硬朗,但终究有老去的一天;“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种田”,不知道家乡将来会怎样。

——摘自陈胜桥《邵东女版褚时健:追逐阳光,展现生命的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