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温如米酒
家酿的米酒,色白而浑浊,口感清淡微甜,但也是有一些酒劲的,我不敢尝得太多。
腊月里,看见家里蒸了一些糯米饭,心里还在奇怪,这个季节蒸糯米饭干什么呢?可是心里疑惑归疑惑,也没将这件事放在心上。后来,在冰箱里看见一大罐子米酒,才恍然大悟,原来那些糯米饭是用来做了米酒了。那罐子米酒已经色如米汤般浑浊,想来是已经做好了。我舀了一点出来,尝了尝,微甜而有些清淡酒味,口感还是不错的,心下欢喜。
知道家里有酿好的米酒,早晨起来,不再像往常那样,出去找喜欢的面馆,然后要一碗面条当成早餐了。每天舀大半碗米酒出来,磕两个鸡蛋在里面,放到锅里蒸上一会儿。看着蛋白渐渐凝固,蛋黄还未全老,有流动的状态时,就将碗端出来,一股清甜的酒香味便随着热气弥漫开来,鼻子凑上去,贪婪地嗅上一嗅,便有了小小的满足感。
捧着一碗滚热的米酒煨蛋,手里暖暖的,冬日里,我喜欢手心温暖的感觉。就这样静静地捧着碗,看着热气从碗口冒出来,嗅着清甜的酒香,等着它慢慢变得微温,心里总是溢满了浅浅的期待。
用勺子舀一点带着米粒的米酒,轻轻地啜一小口,抿着嘴,任凭它在嘴里流动,在米粒停留的地方,汤汁流走,刺激味蕾的是流动的酒液,淡而真。蛋白有一点咬口和韧劲,流动的蛋黄,在口腔里流动着蛋香,也流动着一点温暖。一碗米酒煨蛋,很快就吃完了,感觉暖胃,也暖身。在冬天,渐渐就喜欢上了一碗米酒煨蛋,那是一点微温的幸福。
最近,我调到凤凰山景区工作了。冬天,正是景区最萧条的时候,可我依然喜欢上了这里。也许,景区的环境对于我来说,是最相宜的。
初到景区,只要不下雨,我每天都会到景区里去转一转,看远处的山和近处的湖,看路边牡丹枝端萌出的粒粒紫芽和海棠枝头点染的点点胭脂,听林间的鸟鸣和路边的溪声,也会想一点自己的心事。
阳光好的时候,山朗溪清。有雾的早晨,我更愿意走在一片雾岚朦胧的山路上,看相思成树的风景,看河畔高大的水桦,也看路旁的人家。在风景里行走,总喜欢走走停停,停在树旁,看树;站在桥上,看风景。那些古树以虬枝铁干的坚毅温暖了我的目光,那一路的风景也温暖了我的心情,就像此时透过树梢的一缕阳光,洒在我的身上,围裹着我,也追逐着我。在树旁和桥上的我,是不是也会温暖别人的目光,温暖别人的心情呢?也许会,也许不会。
这点微微的温暖,如清晨捧在我手里的一碗米酒煨蛋,只有你捧在手里,看在眼中,记在心里,才能感知到它的微温吧。微风易吹过,微温却是不易感知的。
早上,读了一篇关于王阳明的文章,记住了“良知,致良知,知行合一”这几个词,心里竟有了微微的感动。阳明先生的文治武功令人敬仰,他的思想更是遗爱后世,这些源于良知、致良知的格物致知,在这个清晨的冷雨里,却微微温暖了我。
看着书橱里朋友送的一套浅蓝色封面的《船山遗书》,心里不免有些不安起来,它们静静地在那儿待了快一年了,我还没有打开过它们,阳明先生思想的温暖,朋友的美意,于我竟有了一层隔膜,如罐子里的米酒,它需要加温,也需要你去细细品尝、感知。
米酒的微温,是我细细品尝到的。阳光的微温,是我在阳光里感知到的。阳明先生思想的温暖,我是应该用目光去抚摸,用心灵去感知的。我不想错过微如米酒的一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