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摘要(14)吕思勉《论基本国文》
何二元《现代大学国文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第十四篇:吕思勉《论基本国文》(1937—1938)
吕思勉(1884—1957),字诚之,江苏常州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苏州东吴大学、上海沪江大学、上海光华大学等校任教,兼授历史课与国文课。光华大学一年级二年级都有基本国文课,吕思勉编写有教材《基本国文选文》,讲义《〈基本国文选文〉文评》,并写了这篇研究性质的论文《论基本国文》。
什么是“基本国文”?作者虽然成竹在胸,却不肯一语道破,他要读者跟着他做理性的思考。于是作者以历史学家的缜密和条理,对大学国文课的“基本”性质作了抽丝剥茧式的阐述(文中还用大量小号字括号做夹注),作成一篇长达一万三千字的长文,又没有小标题的章节提示,读着难免辛苦。但若能多读几遍,文章的主旨和脉络还是非常清楚的,主要就是“怎么选”“怎么教”“怎么学”三个内容。
首先,“基本国文”应选哪些课文?哪些课文才是“基本”的?作者认为国文是“堆积”形成的,是历史传承的,“较后的语文,其根原,都在较早时期的语文之内”,所以国文的基本部分,必然是文言文,而且主要是先秦西汉时期几部重要的经、子和《史》、《汉》等及唐以后的古文八大家文章。
其次,怎样教?作者提出四条:(一)剖析文章条理,说明好处与不足;(二)文字的内容,要有简要切实的说明;(三)文章的形式,如训诂、名物及语法等,也务必为之说明;(四)源流、体制等较高深的问题,学生不懂也没有关系,可暂置之,等日后自己领悟,千万不可硬加穿凿。
第三,怎样学?这是对学生的要求,作者概括为看、读、作三项。看是比较快的阅读,读是熟读,作是作文,写不出的时候不要硬写,看、读多了,让学生自己产生作文的愿望,作后再略加指正。
作者尤其强调学生要多练习,他说:“学校的国文成绩,为什么会劣于私塾呢?最易得的答案,是练习时间的少”,“现在的学习国文,讲授所占的时间太多,自习所占的时间太少”。
以上是我书中导读的内容,现在看来,这篇一万三千字的长文,我仅用了八百字概括,未免过于简单,所以在这里愿意再增加一点介绍内容。
第一是关于这篇文章的版本,作者自己在文末标注“本文写于1937年—1938年”,后来我根据李永圻,张耕华编撰的《吕思勉先生年谱长编(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查到该文曾分两篇刊于1939年的《清明》第1卷第5第6期(年谱1215页)。这一出处在吕先生文集中都没有注出,今天知道的人似乎也不多,华东师范大学赵志伟教授是研究吕思勉较力者,然而也说“写于1937年到1938年作者任教于光华大学之时的未刊稿《论基本国文》”(见《语文教学须“祛弊”——吕思勉论国文教学》);吕思勉的学生在一篇纪念性文章中则说“在他的遗稿中,现在还存有几本残缺不全的国文教材油印稿”,并在引述到《论基本国文》的内容时注曰“上述意见据油印稿摘录”。这可能受当年资料所限,随着近年来民国老报刊的整理,今后在介绍此文时应增加这一说明。
第二是文章中有些精彩的段落还可以拈出介绍一下,如:
文章一开头便说:“光华大学从设立以来,就有基本国文一科,究竟怎样的国文,才可称为'基本’呢?古人有言:要摇动一棵树,枝枝而摇之则劳而不遍,抱其干而摇之,则各枝一时俱动了。一种学问,必有其基本部分,从此入手,则用力少而成功多。”这是很好的比喻,也可以说是“首句标其目”,但是国文之中究竟哪一部分是“基本”呢?这一个“包袱”直到七千字以后才抖出,即先秦西汉时期的几部重要的经、子、史和唐以后的八大家。这未免让人读得有点着急,难怪文章会写到一万三千字之长,当年分上下篇发表时,可能上篇终了也未见此结论。
还有一个很好的比喻,说:文章之美,在于神气,神气是一种总体上的感觉,譬如一个人的相,固系合其五官、四肢、言语、举止等而成。然我们认识一个人,绝不是这样肢解开来看的,一个熟人,远远走来,五官四肢,尚未辨别得清楚,我们早已认识他是谁了。文章也是如此。——这话可以纠戒我们那种条分缕析的课堂讲解。
教学方法的教诲还有:“较高深的问题,如源流、体制等,可察看学者的程度,能懂者告之,不能者不必。偶有过高之论,为学者所不能懂,亦无妨。因为目前虽不懂,将来总是可以懂得的。在此等情形之下,最要者为不懂则置之,徐俟其自悟,切戒穿凿求通,一穿凿,就入于歧途了。尤其紧要的是高深之理,虽可出以通俗之辞,使人易悟,然仍以不失真相为主。过求通俗以致失其真相,是最要不得的。”——这对我们今天一些流行的语文教学不啻是一记棒喝。
更有一些言简意深的道理,如:“我以为研究国文的人,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一)但求略识几个字,免于文盲的;(二)用国文为工具,以求他种学问的;(三)求为文学家的。”即使不再展开论述,大家也就明白了国文教学的目标应为第二种,寥寥数语,把语文是工具课的道理说得如此简单,令人无从反驳。
所以这篇一万三千字的长文,如能耐下心来细细品读,是会有不少的收益的。
【参考资料】
吕思勉《〈基本国文选文〉文评》,《吕思勉遗文集》(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版
“吕思勉的《论基本国文》”,赵志伟《现代语文教育发展》第七章第六节“关于大学国文教学的一些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
张耕华《人类的祥瑞:吕思勉传》,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版
俞振基《蒿庐问学记:吕思勉生平与学术》,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6月版
李永圻编《吕思勉先生编年事辑》,上海书店1992年10月版
赵志伟《中西结合 古今同源——光华大学几位名教授谈国文教学》(上下),《福建教育》2013年第5期,第7、8期
韩戍《在政治与学术之间——光华大学教授群体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