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篇
作者选择了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以及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相信会给老龄化日益加剧的中国社会以启迪。下面是小编我为您准备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篇,欢迎参考,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一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你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你的心胸和视野变得开阔。哪怕足不出户,也能静坐于世界的一隅,从别人的笔端去了解一个你未知的世界;当人生困顿之时,它有时会像一盏明灯,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衰老和死亡非常忌讳谈论,虽然知道那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也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做好过充足的准备。
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去,如何面对父母的疾病和终有一天要离去的事实,我们觉得不说、不想、或是刻意回避,也许就不会有到来的那一天。
很感谢遇到这本书,内容浅显并不难理解,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很多次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不愿提及和面对的背后,恰恰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处理自己对所爱的人的情感,不愿面对终有一天要到来的离别。
有质量有意义地活着,体面地离去,才是我们此生终极的目标。”
——上述这段话,是我读完《最好的告别》后写在微信阅读上的一段读后感,无意中翻阅,心中五味杂陈。
一向身体康健的父亲,突然被脑梗击倒,即使救治及时,亲人日夜陪伴守护,也只是仅仅挽回了他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认知却全面倒退的中风后遗症的结局,再也无法恢复清晰的思维和伟岸挺拔的身姿。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病人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差,无非是靠家属用心陪护和看病情延缓的速度,这病,不可改善与逆转”。医疗诊断报告,就仿佛是一纸法院死缓判决书,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我渴望奇迹出现,渴望回到过去,父亲还是那个永远温和睿智,永远健康挺拔的父亲。可是现实是,父亲再也无法准确地叫出我的小名,只是含糊地说我是他的最亲最爱的亲人。
面对中风后日渐羸弱的父亲,每次见面都让人无比心疼,在老迈与疾病面前,我居然束手无策,甚至几乎失去理智。正是在无比彷徨的时候,我邂逅了这本书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它让我内心渐渐回归理性,通过阅读拓展了认知面,从而能以正确的心态正视生命与死亡。
当亲人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理性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艰难的时刻。
《最好的告别》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一个人可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让我第一次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得以对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它让我承认那些我们曾刻意回避的场景,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真实地发生。它让我正确对待疾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痛,以及如何理性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善待生命,从而让生命活出不一样的意义。
结婚的那一年,我为自己买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寿险保单。
三十岁的那一年,我开始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重疾保险。
四十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心里为自己开出遗愿清单,然后一项项勾除。
我希望自己生命中每一天,既要充实快乐,又要理性从容。
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人生终点,我要让自己不留遗憾。
我想,这是出于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思考和规划,看似悲壮实则理性。
能马上实现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能善待的人,不要去辜负。
疾病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你可以做好防范措施,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不为亲人添忧。
当你足够尊重自己的生命时,其实也是在尊重他人。
我爱父亲,也深深了解他。
遗憾的是,在他身体健康和思维清晰时,我们从来没有谈及过他对生命最后时刻的预期和安排,或许是我们内心的忌讳,或许是我们在刻意回避,以为永远不需要面对那样的时刻。
等我意识到它是我对父亲的一种爱与尊重时,父亲已不能清晰地与我沟通与交谈了,它将成为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起源,若是能够选择或交代离世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尊重与善待。
我特别欣赏在生命面临疾病威胁时从容不迫的人,其实直面疾病与生死时,如何客观理性地克服恐惧,采取正确的举措,是一个人长期的必修课程,我们不应回避。
我们在时时对生命礼赞时,不要忘了那生命的终点终将来临,假如从生命的最后一刻往前倒推,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与思考,反而能活得更加精彩从容。
西方文化有时确实比我们的固有传统更加理性和先进。当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的阶段,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对生命的质量与意义也有了更高的预期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恰恰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仅仅是一本书,仅仅是一篇读后感,生命的成长或许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得以推进吧,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章节,教会我如何爱,如何善待生命,如何与世界做最好的告别。
我在读书,也在阅读生命的意义,更是在心里一遍遍温习对父亲的爱,那些可能成为遗憾的遗憾,希望通过爱的传递降到最低限度。父亲也许无法再清晰表达内心的感受了,可是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还能感知我对他深切的爱,让我以爱之名,让爱延续。
终有一天,我们要与这世界握手言和,终有一天,我要与你道别,无论爱与不爱!
所以,有生之年,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朋友与亲人,因为,一别之后,也许永不再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二
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碎片化阅读,就很难再沉静下来读完一本书。于我而言,这事还不算难,看书是我的爱好。“果然还是要好好活着,活得久才能读更多书,像是活了更久”,这是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喜欢的书评。
最近在读美籍作家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作者还有另一个身份——外科医师。全书站在医生的角度探讨如何迎接、面对生命中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即衰老与死亡。该书一度成为《纽约时报》畅销书,阿图·葛文德除了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可这些并没有引起我的兴趣,而是被书中的一句话吸引,“一个60岁健康人的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也只是一个20岁年轻人的1/3”。简单的陈述句,却有力的击中内心,愈发增加了我对生命的敬畏感以及人终将衰老的无奈之感。
衰老、死亡的话题因为过于沉重,几乎不会被提及,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中,不会有人教我们怎样去应对它们的到来。去年夏天因为身体不适住院就诊,在ICU(重症监护室)住了两晚,临床是一位高龄爷爷,整夜的呻吟,厚重的喘气声以及反复重复的话语,让我深刻感受到变老或者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在美国以及当今世界的其他很多国家都很缺乏老年病学医生这一现状,是值得全社会都该去思考的问题。在美国,身体还算健康的老年人一般是自己独自生活,独立完成衣食住行,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交际圈。儿女也会定期探访他们,可如果一旦身体健康状况变得不再良好,一切都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衰老到不能照顾自己,进行基本的日常生活时,该用什么方式继续有尊严的活下去?书中提及到养老院、疗养院等等机构,但随即作者也提出这些机构的弊端,它们与监狱有着相似之处,生活在一个被允许的范围之内,会有人监督你按时做每件事,包括吃饭、喝药和睡觉,日复一日,超出范围之外的活动是不被允许的。我们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针对如何平衡善意的保护和自立的尊严,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晚年生活的伊甸园里是不能只有安全和保护,有价值的生活也是我们需要的”。书中关于在生命最后阶段的人什么时候该努力医治,什么时候放弃治疗,也提出了相应的观点,作者试图通过自身丰富的医师工作经验让读者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善终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点”。
思考死亡是为了活的更好。作为凡人,我们都将面对人生的终点,我们离告别还有一段旅程,在最后的阶段到来之时,望内心能更从容。读完这本书,我并非从此不再害怕衰老与死亡,还是会害怕。今生任何事情都有第一次去经历的时候,大家都一样。生而为人,能够按照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是我所向往的理想状态,也是我所理解和定义的最好的告别,对我来说,生命的厚度更重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三
近来,我看了一本书叫《最好的告别》,这本书颠覆了以往我对衰老与死亡的观念,引起了我对衰老与死亡的深思,让我受益匪浅。
衰老与死亡——一个常人往往不愿面对的话题,但作者阿图·葛文德却勇敢地创作出有关这个话题的作品。从对医学不确定性的认知到对死亡必然性的豁然,他说出了很多人其实心知肚明却不敢说出的话,这本书有利于人们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承认我们会衰老与死亡这一事实。这是感人肺腑的作品,它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性,也揭示了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作者通过细致慎重的考察与运用其专业知识,梳理了美国社会养老的方方面面和发展历程,写出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发挥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一)衰老
文中讲述了人如何衰老以及为什么会老。在长生不老的幻觉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我一直以为,只要我们好好锻炼,好好保护我们的身体,我们就能延迟衰老,能够避免各种慢性疾病,好好地活到老去。但原来不是,在3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身体的各个部分都会开始衰退,这种衰退具有不可抗力。即使,我们有一个多余的肾、一叶多余的肺、一副多余的性腺,以及多余的牙齿,终会有一天,备用的一个关节也受到损坏,备用的的一条动脉也已经钙化。当我们不再能够继续损耗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就会彻底耗竭。在年老时,我们终会死于某种疾病。
作者指出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喜欢避开衰老的话题,这是一个显而易见却又无人敢真正去批判的现象,这样的想象使我们都活在长生不老的幻觉里。然而,罔顾事实是有害无益的。作为一个社群,我们应及时采取处理适应性问题的措施,但我们没有,这使我们遮蔽了本来存在的、可以改善个人衰老体验的机会。
高血压、关节炎、糖尿病等老年病,以目前的医学水平来讲,难以治愈康复。承认自己“年纪大了”才能活得自然,我认为我们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如何改善个人衰老体验上面,而不是放在如何完全治愈老年病上面。对于老年人,我们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体及其变化,警惕营养、药物、生活状况及心理状态,尽量让老人少吃苦,注意生活细节。如老人容易摔跤,一摔跤就容易造成不可估计的后果,预防他们摔跤也是最重要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我们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的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作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
(二)老人的独立
作者描述了他的妻子的祖母爱丽丝,在退休后,即使失去配偶,也没有依靠家人或养老机构,依然保持完全独立的生活,她跟朋友去健身跳舞,她会修水管,自己剪草坪,经常为家人缝衣服、织围巾等,她热爱自己的生活。这一切都看起来棒极了,这也是我对我自己退休后的生活的美好幻想。我经常认为,其实每个人都不需要依靠任何人生活,即使到老,只有自己一个人,有政府给的一些养老金,只要坚持锻炼,身体健康,都可以好好地自己一个人活到老去。
但故事后面发生了转折,也许不能说是转折,而是注定。爱丽丝渐渐变得步履不稳、记忆衰退,失能、失智的情形越来越严重。即使爱丽丝极度不想到疗养院,由于她身体的衰弱,她也无可奈何了。
看到爱丽丝进入疗养院的情节,我原本的幻想都被毁灭了。凭着运气和严格的自我控制,人们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掌握自己的生活。但是,最终所有的丧失会累积到一个点,到这个点时,我们在身体上或精神上没有能力独自应付生活的日常要求。那时候,我们由于身体太衰老、太虚弱将无法维持独立生活,即使不想依赖任何人,也是没有办法的了。我们要在变老之前,就要做好心理准备。
(三)家庭养老?还是社会养老?
由于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敬老、养老、孝道的价值观和情感模。我一直都认为,我们应该对老人进行家庭养老才是孝敬他们最好的一种方式,把老人放到机构里,孤零零的,无亲无故,是一种残忍的养老方式。但是,看了《最好的告别》后,我的观念再次被颠覆。
路·桑德斯88岁的时候身体很衰弱,也不肯去疗养院,他的女儿谢莉为了照顾他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原本谢莉认为,把他接到家里照顾,是最好的方式。但是事实证明不是。路的生活习惯与谢莉家的生活习惯的极大不同,许多个夜晚,路让家里的人无法入睡。随着年龄与身体衰弱的增长,路在90岁时已经失去洗澡所需的平衡和灵巧,除此外,路的身体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谢莉的责任有增无减。除了要照顾父亲,她还需要照顾家人,上班工作。谢莉几乎到达崩溃的地步。她觉得自己的神志在弱化,她想当个好女儿,她希望父亲安全,也希望他快乐,但她也想要一份可以控制的生活。
看书的时候,我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当中,看到谢莉的窘况,我不禁想到,我对父母的承诺。我曾对我的父母说,无论如何,在他们年老的时候,我都会照顾他们。但是,由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与年轻人的生活需求的不同,我认为路与谢莉之间的这个矛盾,最终还是会有的。在出现这个矛盾的时候,我也是会和谢莉有一样的想法,我想当个好女儿,我希望我的父母安全,也希望他们快乐,但我也需要一份可控制的生活。但是,我们该如何对待年老的父母?如何能让他们快乐安全,又能使自己有可控制的生活?
如果照顾不了老人,就把他们送到疗养院吧。但是这又违背我一开始的想法。不过,疗养院有专业护理,比我们自己照顾老人也是要安全很多。但是,目前大多疗养院只注重对老人的身体护理,由于想更好地管理,让老人每天准时几点起床,准时几点洗澡吃饭,其实说是疗养院,却更像监狱。大多疗养院毫无生机,疗养院变成了一个只是寄存失智失能老人的寄存处。
修复健康,也需要滋养心灵。人在近黄昏之时,所需的不仅仅是医药,还有生活——有意义的生活,在当时情形下尽可能丰富和充分的生活。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青年、中年,人们一直都在追求有价值的生活,为何到老年就不允许他们追求有价值的生活呢?老人也是人,虽然年老了,但是他们与年轻人有着同等的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更何况我们现在追求的有价值的生活,也有他们年轻时做出贡献的一部分,我们更加应该给老人这个权利予以尊重。如果社会一直不给予老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的尊重,有一天我们也会老,那么到时候我们将会自食其果。我们也不希望我们会被剥夺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权利,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尊重老人希望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的观念。
我认为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都没有绝对的好。对于哪一种养老方式比较好,我们要先询问老人的意见。而在我们无法很好地照顾老人的时候,我们也许应该考虑把老人送到疗养院,但前提下,要选一个老人喜欢的疗养院,一个有生气的疗养院,并且在老人身体可控情况下,空闲时,把老人接回家两天,让他感受一下家庭温暖。
(四)放手
作者通过描述好几个末期病人的故事,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的事实。一旦绝症病人处于末期,即使医生们都知道病人治不好,但医生们仍会对病人采取一切“积极”治疗。化疗、放射、切除各种身体部位,怕自己做得太少对不起结果。这样的做法看上去给病人及病人家属带来了希望。但是这一切让病人疲惫不堪,最后的日子只能在监护室度过,然后离世。病人的离世,也让原怀有希望的家属,产生更大的悲痛。
对于末期病人,我们应压抑住过度医学治疗的冲动,考虑在什么时候停止治疗,诚实面对垂死的窘境,更多地对他们进行临终关怀,尽力帮他们实现其最重要的愿望,从而避免过度的技术干预增加对逝者和亲属的伤害。
恋生怕死是人之常态,但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是国王,还是乞丐,地位与金钱都无法改变个体生命必死的事实。当你处于生中,你亦与死同行。接受死亡与衰老的事实,能使我们更好地活着。人生无常,《最好的告别》让我更加珍惜时间与珍惜身边的人。同时也让我明白,对待他人应有同理心,多站在他人角度来想,尽量减少他人的不舒适度。除此外,我们也应对生活中的社会制度与现象多思考,不盲从,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点击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