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阴历年底
应该是20年前,也是一个年底,我和老公推算过年的阳历日子,他说的和我说的相差了一天,互不相让。我翻开挂历指给他看,他一脸无奈。我现在还记得他的表情,记得他的原话。他说,过年和春节不是同一天好吧。我也觉得有些头大,真的,那是我二十多岁的人生第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之前,我周围的亲朋好友全都默认为过年和春节就是同一天的。
老公说,他们老家大年三十叫过年,一大早要弄一桌子菜吃年饭。我说我们老家大年三十下午才贴对联儿,正月初一五更方安神,安神之后才是正儿八经的过年。其实,这种争执也毫无意义,顶多算是一种交流。十里不同俗,没有正确与否。总之,有一样相同,就是一家老小窝在家里弄一大堆好吃的。
小时候过年,重在吃穿,不是严格意义上对团聚的追求。一家几口人天天见面,左邻右舍都是庄稼户,房子挨着,田地也挨着,也差不多是天天见面了。与平日所不同的,碗里多了肉,出门都换上了新衣裳而已。
当然,对孩子们而言,除了吃肉肉穿新衣,还放了假可以睡懒觉,又可以串门子领压岁钱,再有,看大戏放烟花擂大鼓撑旱船,都是平日所没有的热闹。
几十年过去,当年曾是孩童的我们,都长成了不折不扣的中年人。每到年底,都会不由念叨起过去的年,似乎当年的欢乐是刻在心里,如今的欢乐只是写在脸上。
其实,谁都不必矫情,归根结底,都是物质匮乏惹的祸。小时候,煮年肉的香味保证让我们心里美滋滋的,现如今人们却越来越讲究健康,低脂低糖的呼声又最大。深入考虑一下,未免让人心酸,当年一点吃的都能让我们那么开心,充分表明了人们生活的极不踏实。容易满足的背后,是我们对富足的不可想像。那时,汽车楼房听说过,但不敢想,手机电脑却是闻所未闻了。如今呢,平平常常拥之用之,谁还会再为一碗肉而怦怦心跳呢。
欢乐诚可贵,但让人回到缺吃少穿的年代,谁都不愿意。然社会进步了,经济发达了,过年也应该有新的观念。
过去我们追求吃的香,现在应该追求吃的健康;过去我们追求热闹,现在我们应该追求祥和;过去我们祈祷丰收,现在我们应该祈祷平安。物质文明紧跟着应该是精神文明,提倡过年时间相约相聚,但大吃大喝没日没夜打麻将又的确是坏风气。
祥和中国年,幸福你我他。
对于团聚,那种从内心深处对原生家庭的怀念,永远触动着我们。爹在烧火,娘在蒸馍,锅里有肉,盆里装着糖果。因为不会返童,所以那份岁月静好,这辈子不会再有。
如今我们已为人父母,孩子也即将长大成人,为了完成那份传承,我们努力往家赶,至于过年的意义,要让孩子体会到:过年,就是和父母一起认真生活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