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藏在空间与人的关系中
这个故事要从2000多年前说起。秦始皇攻灭六国之后,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而是派了一支军队向南边去。他计划打过现在的韶关,进入广东一带,当时那里叫百越。那个时候的百越一带还属于蛮荒之地,只有一些原始部落。
秦始皇很想把这一片地区纳入他的统治范围,于是派了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有一个统领叫赵佗,是河北正定人。
赵佗当时很年轻,不到30岁,秦始皇派他一路向南打。秦军实力强劲,拿下百越很容易。赵佗带着军队占领百越之后,成立了3个郡:象郡、南海郡和桂林郡。百越地区从此被纳入秦国的领土。
秦始皇去世以后,整个中原大乱。赵佗立刻封闭韶关五岭一带的关口,这样秦军就无法南下,中原再怎么乱跟他也没关系。他把3个郡合在一起,自己成立了一个国家——南越。南越国的范围包括现在的广东、广西以及越南北部一带,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国家。此后,不论是楚汉争霸,还是汉朝建立,终其一生,赵佗一直对中原王朝采取对立、断交的态度。
我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呢?因为在1996年有一项非常重要的考古成果,考古人员找到了南越王宫。在广州的北京路,有一个南越王宫博物馆。参观博物馆时,我印象最深的是两片记载着南越王宫园林档案的竹简,上面都记录了胡枣树的生长、结果情况。
对这两片竹简,大多数人可能一笑而过,但是如果你对赵佗的生平有所了解,就会发现这个事儿非常有意思。盛产胡枣的地方是河北正定,而南越国地处热带、亚热带区域,不适合胡枣树生长,可是通过竹简上的文字,我们在这么遥远的南越国王宫里,看到了两棵来自河北的树。
回顾赵佗的生平,你会发现他的寿命太长了。当时人的平均寿命也就30到40岁,而赵佗活了100多岁。可想而知,赵佗50岁以后,他的同事基本都去世了;到了60岁,他所有的朋友可能都不在世了;到了70岁,他身边都是“南二代”,即使是北方秦军的孩子,也都是土生土长的南越国人了,赵佗和他们没什么共同话题。
老人很喜欢怀旧,赵佗在70岁以后,虽然子女绕膝、儿孙满堂,身边有很多侍卫和婢女,但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家寡人。可以想象,他一个人坐在硕大的宫殿里,连一个和他聊过去事情的人都沒有。他会极其孤独,极其思念家乡,这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恋乡之情。狐死必首丘,他想回但是回不去,只能从家乡移来胡枣树,聊以自慰。这就是为什么他对这些胡枣树这么重视,连每棵树结了多少枣子都要记录。
当我们看到建筑的位置、室内的布置,其实都可以从中寻找到它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我们从这些胡枣树就可以推断出,赵佗可能也参与了王宫设计,他的需求和状态可能都反映在建筑上了。我觉得这种互动,是外行人理解建筑最好的方式。
我曾从成都出发,经广元走到汉中,在汉中和秦岭转了一圈之后再到西安,把诸葛亮北伐的线路走了一遍。汉中有一个县叫勉县(古称“沔”),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景点叫武侯墓,那是诸葛亮埋骨的地方。祭拜出来以后,我看到一座山,还挺高,便问当地人这是什么山。当地人说,你不知道吗?这是定军山。我当时一愣,定军山大家都知道,是黄忠斩夏侯渊的地方。
我忽然想起一个事——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前有遗命,死后要葬在定军山。为什么葬在定军山,他没说,我也一直不理解。按道理此处要葬也是葬黄忠,这是他立下最大功劳的地方,诸葛亮要葬也应该葬回成都,葬在襄阳、南阳也能理解。
后来我站在这座山上俯瞰,突然就理解了。诸葛亮后半辈子鞠躬尽瘁,就是为了克复中原,完成北伐大业,而定军山是诸葛亮当时的屯田之地、打造兵器之地,也是他当时的办公场所。他要葬在定军山,是因为他希望自己去世以后,还能看到后代将北伐事业继承下去。那一瞬间,我突然能理解他写《出师表》的心情,他真的是把所有心血倾注在事业上,一直到去世也没有放弃。
我之前喜欢诸葛亮是因为他聪明,但那次之后,我发现诸葛亮最大的优点是坚韧。这是我站在定军山上,看到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突然感悟到的。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出去旅行其实看的就是建筑和人之间的故事。如果把这个故事讲明白了,建筑就不只是建筑本身,它应该具有更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