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第369章)

“姑姑,这天寒地冻的,有什么事你遣人来说一声便可。若是受了风寒,朕心里着实过意不去。”虽然玉真公主保养得体,但毕竟上了年纪,李亨这番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
“姑姑几时这么娇贵了?今日闲着无事,姑姑便想着来看看皇上。”玉真公主看了一眼李亨,柔和的目光停留在他的两鬓。若是不仔细看,倒也没有什么,细细看去,李亨的两鬓也已经夹杂着一些银丝了。算起来,李亨今年已经46岁了。在他父皇这个年纪,已经执掌天下多年。如此说来,他等这个皇位确实也等得太久了。
“姑姑,这里并无外人,姑姑不必见外,不妨像从前那样唤我'亨儿’就好。”李亨的目光也从玉真公主脸上轻轻扫过,虽然经历了那么多艰难险阻、惊心动魄,但岁月似乎格外眷顾玉真公主,并没有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只是眼神似乎比以前更多了一份岁月的宁静和沉稳。
“既然如此,姑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屋外天寒地冻,紫宸殿内笼着熏香,暖暖的很是惬意。玉真公主解下银红色披风,低头略一思忖,决定将她在心里斟酌了千百遍的话和盘托出。
她从长安城沦陷之际,王维冒死登上城楼弹奏琵琶,为她和全城百姓逃离长安争取更多时间说起,说到平恩公主的夫君韦斌去世前特地托王维代为向皇上表明心迹。最后,她目光笃定地看着李亨,言辞恳切道:“亨儿,即使王维投降叛贼有一万个错,但看在他在长安沦陷之际救了我和这么多百姓的份上,能否将功抵罪,免了他的牢狱之灾?”
李亨一直凝神细听,直到玉真公主一口气说完后,才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意味深长地笑道:“唔,想不到王维竟如此有福。”
“此话怎讲?”玉真公主不解道。
“这世上,有两样东西最是珍贵,很多人终其一生,都未必能够拥有,可谓可遇不可求。”李亨将目光从玉真公主脸上移开,缓缓转向紫宸殿远处的窗棂上,似乎落在窗棂的某一个地方,又似乎什么都没有看,“一是手足之情,二是知己之义。不瞒姑姑,朕今日刚收到王维二弟王缙的奏书,愿意将他的军功为王维赎罪,这不是手足之情么?如今,姑姑冒着严寒,特地为王维进宫求情,这不是知己之义么?如此看来,王维不是有福之人么?”
“唔,王维有如此重情重义的弟弟,确实难能可贵。”方才在来大明宫的路上,玉真公主虽有足够勇气,却没有十足把握。如今听说不仅是她在为王维求情,他弟弟也在设法营救他,心头不由松了口气。不知怎的,竟有一种想替王维感谢王缙的念头。想想也是可笑,他们是兄弟,她到底只是外人,认真论起来,也该王缙感谢她才是,她这是拿自己当王缙的嫂子了么?
玉真公主这样胡乱想着,耳后不由微微发烫,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不过,想到李亨还未最终答应,便定了定神,抬头看向李亨道:“姑姑听说从洛阳回来的官员,如今大都还在狱中。王维毕竟上了年纪,若是重杖一百,其实和死罪无异,若是流放和贬谪,路上定是凶多吉少。所以……”
不待玉真公主再说下去,李亨向她点了点头,仿佛有意让她吃定心丸似的,掷地有声道:“姑姑不必多虑,朕自有分寸。另外,还请姑姑转告平恩公主,她夫君的事,朕也会一并妥善处置。”
玉真公主了解李亨的性子,他处事向来谨慎,不肯轻易承诺什么,但若是答应了,必定会放在心上。有了他这句话,她心头所有的担心和焦虑都可以轻轻放下了。若不是怕让李亨笑话,她当真想对李亨说“姑姑替王维谢过”,但最后到底还是忍住了,只是笑着说了一句:“姑姑定会转告平恩,让她也放宽心才好。”
当王缙和玉真公主想方设法营救王维出狱时,王维正在狱中备受煎熬。这份煎熬倒不是身体上的吃苦,更多的是内心的不安。
当他看到协助封常清抵御叛军、兵败被俘的河南尹达奚珣等十八人被叛一等罪,在西市身首异处,当他看到陈希烈等七人被判二等罪,在大理寺中自尽身亡,他不由一遍一遍扪心自问,虽然他没有被判一等罪和二等罪,但他真的就比达奚珣、陈希烈他们罪孽更轻吗?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即便达奚珣、陈希烈是主动投降的,但那主动背后,其实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虽然他是被迫投降的,但当安禄山去世后,当梨园乐工们都已经安全后,如果他真的看重名誉和节操,他早该一死了之。然而,他没有。
这些日子以来,他内心一直有两个声音在争论。一个声音是,我不自杀殉国,是因为我肩负韦斌所托;另一个声音是,你不自杀殉国,其实是因为你还留恋红尘,你还不舍得放弃这具皮囊……
他不知道该听从哪种声音,只能任凭两种声音在那里无休无止的争论,仿佛要把他撕裂了才能得到和解。
他深深明白,这是他性格深处最大的不堪。
这样的不堪,在张九龄被李林甫挤出长安时也曾发生过。张九龄是他的恩师和伯乐,论理,张九龄离开了朝廷,他也应该果断离开。然而,并没有。这时,他内心也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是,我不离开朝廷,是张相让我不要离开。张相说,如果我走了,朝廷中又会多一个李林甫的人;另一个声音是,你不离开朝廷,是因为你还留恋朝廷,你还不舍得放弃衣食无忧的生活……
这样的不堪,在对待玉真公主对他的感情上也曾发生过。他知道玉真公主深爱着他,但他却一次一次拒绝了她。然而,他又拒绝得不够彻底,尤其是和公主见面时,别人或许看不出来,但他自己明白,言谈举止间,他其实对公主是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的。这时,他内心也有两个声音,一个声音是,我已经伤公主太多了,我不能对她太决绝,这是为人君子最起码的尊重;另一个声音是,你对公主拒绝得不够彻底,是因为你对公主心底有情,你还不舍得放弃公主对你的爱……
这样想着,想着,王维不由握紧拳头,心头升起了一种对自己前所未有的厌憎和贬责。
他厌憎自己明明知道自己的不堪,却拿自己没有办法;他贬责自己在大半截身子即将入土之际,却有了永远抹不去的污点。对于常人而言最简单的清白做人,于他而言却成了奢望……
冬季本就是一个肃杀的季节,尤其是此刻日暮时分,四周更是死一般的沉寂,沉寂得只听得见北风吹过窗棂时那种隐忍的呼啸而过的声音。
如果风可以吹走心头所有的怨念和阴霾,人是不是就可以活得不那么痛苦?王维抬头看向昏暗的天空,忍不住沉声吟道:“宿昔朱颜成暮齿,须臾白发变垂髫。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
在最厌憎和贬责自己的时刻,王维想到了佛法。
如果没有这场灾难,或许,他和玉真公主之间还有那么一段未了的缘分。然而,这场灾难发生后,一切的一切都彻底变了,他再也没有资格混迹红尘。
在所剩无多的日子里,他唯一的出路,就是皈依佛门。他明白,只有佛法可以度一切苦厄,可以让他在尘世间放过自己……(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玉真公主:我愿削公主号,甘愿入道

    玉真公主:我愿削公主号,甘愿入道

  • 《梁健续集:再启征程》第369章:山雨欲来

    第369章 山雨欲来 毕华朝梁健看了看,道:"梁健同志,跟你我没有什么好隐瞒的.华京对此事,还处于严格保密的阶段,但是我觉得应该让你知道." 华京还在保密的事情,毕华要告诉自己?梁 ...

  • 此物最相思——第159章

    第159章  恩泽一场 是夜,月光如水,清风无边. 玉真公主屏退左右,独自缓缓走进用青石围砌.花瓣漂浮的温泉池.透过氤氲的雾气,可以看到池水泛着粼粼波光.这是皇兄十多年前命人为她开凿的温泉,但她却总觉 ...

  • 此物最相思(第352章)

    安禄山去世后,投降安禄山的大唐官员心情各异. 据不完全统计,此时在安伪朝廷担任九品及以上职务的大唐官员共三百多人.其中,有在战场上战败投降的武将,如哥舒翰.达奚珣等:有长安沦陷后被俘虏到洛阳.被迫投降 ...

  • 此物最相思(第351章)

    757年正月初一,安禄山定都洛阳.自称雄武皇帝刚好满一周年. 看着洛阳.长安两座都城都已在大燕囊中,李隆基已逃到蜀中让出皇位,李亨组织唐军反攻长安却大败而归,安禄山越想越是痛快,早就传令下去,正月初一 ...

  • 此物最相思(第353章)

    虽然玉真公主早就有心理准备,猜想遭遇国破家亡.爱妃自缢.太子登基等一连串变故后的皇兄,状态一定大不如前. 然而,当她亲眼看到皇兄时,依然还是吃了一惊--他的双肩已经彻底垮了下去,目光中满是浑浊的苍凉, ...

  • 此物最相思(第350章)

    对于崔光远投奔李亨.边令诚被李亨斩杀.房琯战败于陈涛斜等,远在洛阳的王维都一无所知. 不是洛阳消息不通,而是王维有意封闭了自己. 自开蒙读圣贤书的那一天开始,"名节"二字,就如同烙 ...

  • 此物最相思(第354章)

    自玉真公主来到益州陪伴李隆基后,李隆基心中的悲凉和落寞稍稍纾解了一些,精神也渐渐好了起来.加上益州的天气也一日日暖和了,李隆基决定出去走走散散. 益州城东有一座寺庙,名为大慈寺,始建于魏晋时期.据益州 ...

  • 此物最相思(第349章)

    无论是李隆基在益州颁布罪己诏,还是李璘在江陵修筑江淮防线,都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平定叛乱的重任,最终压在了李亨身上. 当李亨在马嵬驿和李隆基分道扬镳时,当李亨历经艰难险阻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州(今宁夏 ...

  • 此物最相思(第347章)

    自从王维答应投降后,安禄山就派人将王维从菩提寺接了出来,安置在洛阳城最为繁华的天津桥附近的宅邸中. 几天后,任命诏书下达,王维被任命为给事中,和陈希烈.张均.张垍等人同朝为官,王维心中的苦闷自不必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