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古代巴蜀文明中有多少异域文化?
巴蜀山水孕育出来的巴蜀文化,一直以其独特魅力为世人重视,构成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以来,巴蜀地区的考古工作已取得了颇多成果,其中“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发现令全国震惊,那些如象牙、海贝等明显带有外来特征的考古文物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与遐想。中华书局2020年12月出版了汤洪教授《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一书,该书主要聚焦于古代巴蜀和南亚的文化交流,既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巴蜀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的项目成果,也是作者多年来对古代巴蜀的探究热情在行动上的沉淀。
巴蜀地区虽地处中国西南内陆,四周有高山环绕,却并不是一个封闭的地区。近几十年的考古材料表明,古代的巴蜀地区与域外曾有着广泛而深入的联系,自然而然,巴蜀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带有域外色彩。《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一书中,作者以饱满的研究热情、严谨的学术态度,从物质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学艺术三个方面探究了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交流情况,为我们解密了巴蜀文化中少为人知的域外色彩。
在巴蜀文化中,茶文化算得上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巴蜀地区种茶、饮茶的历史十分久远,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汉代,而且巴蜀地区的茶叶品种众多,西蜀蒙顶山茶、邛崃山地茶、峨眉高山茶、青城山地茶在历代皆有名重之时。在巴蜀,淡雅别致的茉莉与茶叶混合形成的茉莉花茶以其独特的魅力尤其受到广大巴蜀人民的喜爱。在《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一书中,作者综合运用文献学、生物学、地理学、语言学等知识,发现这茉莉花茶中竟带有域外文化的印记——作为茉莉花茶重要原料的茉莉,其实并不是巴蜀本土物种,而是原产于南亚印度。
在宗教文化和语言文学艺术上,巴蜀文化亦表现出浓厚的域外色彩。在宗教文化上,巴蜀地区较早地受到了南亚佛教文化的影响,其中一个表现便是峨眉山的佛教文化,事实上峨眉山的“峨眉”之名都与佛教文化有关,作者通过严密的考证发现“峨眉”一词是外来词,是法藏比丘阿弥陀佛“Ami”之音译,另一个表现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形成上,早期佛教通过南方丝绸之路传播至巴蜀,其严密的理论和教义教规被巴蜀的道教所吸收,使得道教的理论体系更加成熟。在语言上,作者推测巴蜀文字或与印度婆罗米文字存在某种时空关联。在文学艺术上,作者考察李白的自号与创作的诗歌,发现生长于巴蜀山水中的大诗人李白具有浓郁的印度文化情结。
上述内容只是《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一书的部分,若想深入了解,读者可亲自阅读。《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一书的创作源自于作者对于古代巴蜀神秘过往的好奇,作者通过自己认真的考证和逻辑的梳理,告诉我们“在汉字触碰巴蜀沃土之前的遥远时代,巴蜀先民早已借助自己的双脚与外界发生着紧密沟通……巴蜀这块土地,古代从未真正封闭过,今天也没有,将来一定也不会有。”
这世界上的文明,有太多令人不解的地方。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有的已消逝在历史的尘烟中,有的却延续千年,至今仍然散发着独特魅力。它们如何产生,又是如何灭亡?它们如何衰落,又是如何发展?好奇心和求知欲,不仅是可以追寻过往历史的重要推动力,往往是文明演进、科学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钥匙。作者从自己多年来对古代巴蜀的好奇出发,具体研究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交往情况,在解密古代巴蜀文化中的异域色彩的同时,或能为巴蜀文化与域外文化在未来的沟通交流提供一些思路。
(本文原载《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1年3月9日第12版)
《古代巴蜀与南亚的文化互动和融合》
汤洪 著
简体横排
32开 精装
978-7-101-14796-4
6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撷取巴蜀与南亚之间所涉文化互动与融合的12个重要专题进行了深入梳理和探讨。内容涉及物质文化、宗教文化与语言文学艺术诸方面,各个专题相对独立,但又串联起不同地域之间文化互融的共同主题。两大地域空间不同文化因子双向间互相激荡、借鉴,甚至往返影响,共同塑造文化形态的生成与交融,旨在为读者勾勒一幅早期巴蜀先民渴望与外界沟通交流并主动借鉴吸收域外文明的历史图卷。
作者简介
目 录
内页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