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与黔东南的故事......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痛失国之脊梁,举国哀痛。
(图片来源于网络)
袁隆平院士为我国粮食安全、以及全球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袁隆平院士与我州杂交水稻发展也结下了不解情缘。
1976年,袁隆平院士来到黔东南州农科所考察、调研。2004年,当时的黔东南州农科所一行人,再次去到了长沙向袁老讨教杂交水稻育种的技术和经验,以及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并在袁老的指导下,带回了两种超高产杂交水稻品种。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水稻所所长 浦选昌
“当年的超高产栽培是在黔东南的16个县市实施,每个县的目标产量都是每亩800公斤,后来产量都达到了每亩800公斤以上,在袁老的技术指导和理论指导之下,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育出了六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其中包括两个高抗的、优质的、高产的新品种。”
2011年,黔东南州农业科学所一队人员再次拜访袁老,并带回了袁老赠送的两份礼物。
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 院长 刘业海
“这两张是当时我们农科所要搬迁,为了有个纪念,我们就请他题了一个词,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 当时想用这个字来做门牌的,后面没用上,为了勉励我们年轻人,勉励我们全州的农业工作者,就请他题了一个'科兴农旺 农强国盛'的词,袁隆平先生题词,就鼓励我们搞农业科研的,和农业推广战线的工作人员。”
几十年来,通过袁老及其团队的指导,我州的水稻研究和生产都取得可喜成效。2013年8月,岑巩县被农业部授予了“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如今,我州粮食生产也迈上了新的台阶,2020年,全州建成高标准农田24.3万亩,全年粮食产量132.3万吨,已经实现了自给自足,我州水稻科研团队目前仍然在为水稻高产奋战。
在黔东南州农业科学院的采访中,拜访过袁老的工作人员嘴里最常念的便是袁老的和蔼可亲,正因为袁老的平易近人,被誉为“贵州怪杰”的唐世友,在2005年11月份举行的首届全国民间科技发展探讨会上,得知袁隆平院士当时也参加了会议。会议结束后,唐世友敲开了袁老房间的房门,但当时袁老并没有在房间,深感遗憾。没想到刚过一会,袁老主动找上了门。
唐世友:刚好过了十几二十分钟,他(袁隆平)又来敲我的门,我打开门一看是他老人家,我就叫他进来坐,我们就一起聊天,我就告诉他,我也是农校的,是凯里农校的,他说我也是农校的,我们两个是一样的。
交谈中,袁老亲切友好,俩人交谈甚欢。之后根据大会组委会的安排,唐世友还用手掌写了一个“寿”字赠给袁老。
一转眼,时光已过十六载,5月22日,得知袁老逝世,唐世友心中悲痛不舍,当天写下了一幅挽联,表达心中思念。
唐世友:我觉得在我的人生当中能够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跟袁隆平老人,能给他写一幅字,能和他同框照相,我觉得非常的荣幸,这一辈子值了。
禾下乘凉梦,仓满无饥恐,袁隆平院士用毕生心血,灌溉稻田飘香。一粥一饭当思之来之不易,当我们端起白米饭的时候,怎能不感恩袁老。碗中有米,心中有您,从今天开始,节约粮食,光盘行动,从你我做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