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时空去撩你。”

最近,书单君看了一个综艺,深受震撼。
首播播放量就破亿,豆瓣9.0,弹幕都在赞叹:“这才是我们该有的综艺”“看得我泪流满面,热血澎湃”“和孩子一起追”“给周围朋友同事安利了一圈”……
甚至有人说:“每一个中国人都该看一看。”
它就是央视出品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可能有人好奇,这部综艺为何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
这一切,还要从节目的第一个故事说起……
打开典籍,对话先贤
1900年,敦煌莫高窟。居住在这儿的王道士某天意外发现了一个藏经洞,内藏典籍万卷。
这些记录了华夏历史和文明的宝贵典籍,在此沉寂了千年,终于得以重回世人面前。《尚书》这部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也在其中。
第一集里,国家话剧院演员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和2000多年后的读书人撒贝宁,就《尚书》展开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 倪大红饰演的伏生和撒贝宁对话 >
伏生,很多人或许不熟悉,但如果没有他,《尚书》可能会彻底失传。
这部记载了尧舜禹、夏商周历史的古籍,相传由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学生们一代代传承。直到秦朝焚书,天下《书》(当时《尚书》名为《书》)大都被毁,只剩国藏和伏生家藏两部。
然而,项羽火烧咸阳,国藏之《书》不幸被烧为灰烬,伏生的家藏成仅存唯一一部《书》。
伏生视其如命,为了躲避兵荒,护住所藏之《书》,举家带《书》逃回山东老家。一路上,儿子为了护《书》拼上性命;天降大雪,妻子又因不愿烧《书》取暖病死途中。
所幸,伏生最终将其藏在家中墙壁,自己四处流亡。直到汉朝,天下太平,他回家发现《书》还在,但因为岁月的腐蚀,仅剩28篇完整的篇目。
他就拿着这28篇,在齐鲁一带不停地给学生讲授,汉文帝想请伏生到朝廷讲,但他已经老得走不动了,文帝只好派晁错前往学习。
 
就这样,伏生一直讲《书》讲到了90多岁,讲了一辈子。
令书单君感动和震撼的,是伏生和家人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薪火相传”的真正含义。
每一部经典的古籍,如《尚书》《史记》《资治通鉴》,都记载着华夏的历史和文明,凝聚着前人的思想和智慧,不可不谓之“宝藏”。
但是几千年过去,在这个信息爆炸、娱乐随手可得的时代,我们却很少再认真阅读、学习和传承它们。
就像节目里,伏生对撒贝宁那句直击灵魂的发问:“两千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

很多人看完《典籍里的中国》后说,这才是该给孩子们看的节目。书单君看了第一集,也立刻带着孩子一起追。
因为我深刻地知道,无数古人付出生命,世代守护的这份文明,需要未来的主人翁们接棒才能生生不息。
不仅如此,让孩子从小接触历史,和先贤们对话,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且潜移默化的影响,比起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历史上这些伟大的人物,会一路照耀他们成长,这是多么宝贵的财富啊。
想让孩子爱上历史
选对启蒙方式很重要
读史很重要,但历史纷繁复杂,让孩子直接读古籍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一旦启蒙的方式不对,很容易适得其反。直到现在,书单君都还能想起被历史时间线、历史事件支配的恐惧。
所以,要想让孩子爱上历史,选对启蒙方式很重要。
《典籍里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节目,创造性地用古今对话、舞台剧的形式演绎历史故事,孩子们接受起来没有障碍。
其中,不得不提的是,穿越时空和古人对话的创意,就来自于书单君的朋友,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历史作者,程义峰。
最近听说他出版了一套给孩子看的历史书——《5分钟爆笑古人:写给孩子的中国史》,我立马入手,看完第一册后,毫不夸张地说,这可能是最适合给孩子的历史启蒙书。

畅销书作家马伯庸这么推荐它:
“历史是有趣的,却往往深藏不露。唯待有识、有趣之人慧眼识珠,抉宝出水,方能使黄童稚子不忍释卷,此事最为难得。”
程义峰,就是这样一位对历史有识之人。
< 程义峰和儿子 >
他更为大众所知的名字,是“历史的囚徒”,出过《历史的荷尔蒙》系列畅销书。第一本上市27天,全网三次断货,成了当年的现象级爆款书。
一本历史书,一个当时还不太知名的作者,为何能掀起如此热潮?
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把历史写得很好看。他写史,以史料为骨、现实为肉、幽默为魂,套用现代生活方式,讲不一样的故事。
市面上能这么写的作者屈指可数。著名学者易中天老师、国学大师蒙曼老师极力推荐他的书,电影演员赵文卓、舞蹈家黄豆豆、作家占豪也因为这套书,成了他的粉丝。
这次写童书,书单君想,程老师更是出于一位爸爸的本能和责任。
程义峰的儿子今年3岁,他逛了很多城市书店,看了不少写给孩子的历史书,发现真正既有趣又有价值,能令孩子们思考的,少之又少。
他想,如果自己来写一本面向小孩的历史书,能不能写好呢?
为此程义峰去请教了一些大人物,易中天老师很直接坦诚地跟他说:“童书难写,因为作者总喜欢从自己的视角来臆想孩子的世界。”
于是,他和出版社编辑决定沉下心来,慢慢磨,来回讨论、修改、调整,否定又重来……仅仅对文字的细致锤炼和全面修改,就不下数十次,“好几次差点被编辑老师虐哭”。
这一磨,就是整整两年。
在凡事以“快”为要的互联网时代,花两年去磨一本书,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好在,这700多天没有白费。这套丛书的第一本《5分钟爆笑古人》(唐代篇)刚上市,就收获了诸多肯定:
< 读者、朋友们纷纷发来反馈 >
拒绝枯燥,却专业严谨
让孩子在哈哈大笑中爱上历史
最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书单君还没给孩子看,自己就忍不住一口气看完了。
有趣、酣畅,是第一印象;慢慢回味,又品出其中蕴含的很多人生道理,意味深长。
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认识的字还不多,刚一拿到书,就边查字典边读了起来。

< 女儿边写拼音边读 >

为什么这本书有这种魔力?
启蒙,最重要的是要引发孩子的兴趣。而每一个孩子,都不会拒绝故事。
程老师就选择从10位唐朝人物的人生经历和传奇故事展开,李世民、骆宾王、武则天、李白、杜甫、王维、杨玉环、郭子仪、白居易、黄巢。各有特点,均具魅力。
但是写故事,也得有功力。如果是传统历史书上那种一板一眼地写,孩子也不爱看。
身为历史学博士的程义峰,写起历史来,不掉书袋、不装深沉,而是用现代的叙述方式、幽默诙谐的语言,一层层剥开,娓娓道来,一个个有血有肉、鲜活的古人就现于纸上,一段段传奇的历史故事就呈于眼前。
比如,写李世民勤政:
他是“皇帝俱乐部”里的超级劳模,节假日从不休息,经常在深夜召见五品以上官员,了解民间疾苦。
一个工作狂的形象就跃然纸上,我们才发现,原来李世民时期的官员,也过着996、甚至007的生活。
比如,写李白除了爱喝酒、还爱舞剑:
“他身上有两样东西须臾不离身,一是酒壶,二是铁剑。
他对自己舞剑的水平超级自信。行走江湖,难免遇到妖魔鬼怪、离谱小人,'但是不怕,我有剑!’他经常这样给自己鼓劲。”
看得人噗嗤一笑的同时,又更进一步了解了李白,有点潇洒、还有带点可爱的自信。
这样的书写,才让历史变得有趣。在程老师的笔下,古人们不再是遥不可及、高高在上的,而是鲜活的人,孩子能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魅力。
除了在文字上下功夫,书里还配上精心绘制的漫画。
< 形象生动的四格漫画 >
每个人物后面还有微信群聊对话框,带你走进唐代人的朋友圈。

< 古人的微信群聊,了解八卦轶事 >

一半文字一半漫画,这种呈现方式有趣、生动、笑料十足,小读者们阅读起来毫无压力,还很开心,对历史的兴趣很难不被点燃。
程义峰还放了这样一句狠话:“这么说吧,如果这本书不能让你笑,那你一年内笑的次数,应该不超过5次。”
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幽默不是低级搞笑,程义峰也没有因为是给孩子看的书,就故意用幼稚、简单化的语言来写。
在写杜甫时,程义峰写他一生想做官,却仕途有限;买不起房,只能住严武给他盖的草庐。放在今天,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成功人士。
但他也花了大篇幅写杜甫的美德:宽容、同情、逆商、自律、幽默等等。
这种对人物复杂性的刻画,是有意为之的。
历史上的优秀人物,并不完美,甚至缺点还很明显。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在某方面的成就和造诣,足以照耀我们、引领我们前进。
如果孩子从小就能读他们的故事,就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指引,并不断从中汲取营养,成长为理想的样子。
这10位人物,贯穿了唐朝289年的兴衰历程。
在读故事的同时,孩子们也能了解到唐代的历史变迁。这种从历史中建立的大局观和眼界,有助于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要迈向何方,用一种更宏大的视角看待自己和生活本身。
除此之外,孩子还能在书里学到很多丰富的知识点:
比如,写李世民时提到了《秦王破阵乐》,就在后面用小卡片的形式解释说明,孩子边看故事边学习;
再比如,写李白时,把他的经历和他的诗结合着来写,既有历史的启发,又有文学的熏陶。
书里还附赠了30个音频故事,扫码就可以收听,能听到更丰富的讲解,学到更多知识点。
“半小时漫画史”系列畅销书作者陈磊(二混子)就说:翻开这本有趣的历史书,你以为自己在看故事,其实你在长学问。

自古说,文史不分家,想要学好语文,历史不可不读。读历史,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背过的诗、读过的古文;还能成为语文写作的素材,让他们写起文章来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有高一的学生看完程义峰写的书,写成读后感,获得了全校征文大赛一等奖。

< 读者写的《历史的荷尔蒙》读后感获征文一等奖 >

还有一个来自上海的小学女生,自己写了一个公众号,里面全是与古人对话的文字,很有灵气和想象力。

后来,她获得了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还专门跟程老师报喜。

< 小读者获得全国中小学生大赛一等奖 >

从这本书延伸出去,孩子会越挖越多、越学越多,史学、文学、哲学、国学都会有所进益,而最宝贵的是,这些都出自他们内心真正的热情和兴趣。

正如德国剧作家莱辛所说,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

我想,这本诚意满满之作,值得推荐给更多家长,唐代篇已经上市,宋代篇也在路上了,大家可以期待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