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夷夏的千年恩仇

我们总结下文献上有关夏的事件有哪些,上篇文章我们讲了“禹都阳城”、“钧台之享”、“黄台之丘”几个地点的文献记载和地望分析以及考古遗址。后面还有什么呢?我们从第一代夏王“启”来谈起。

《今本竹书纪年》

“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王帅师伐有扈,大战于甘”、“十一年,放王季子武观于西河”、“十五年,武观以西河叛”、“彭伯寿帅师征西河,武观来归”

《古本竹书纪年》

“后启杀益”、“启征西河”

这里对启的记载主要三件事,一件是杀“益”,一件是夏扈之战,还有一件是征“西河”

这个“益”,就是我们都熟知的“伯益”,他不仅自己曾无比风光,后代也是镇烁古今,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秦始皇,伯益是赢姓的祖宗,后面的秦国、赵国都是老赢家的。被启抢去的天下,两千年后又回到了伯益的后代手里,不能不说世道轮回,神鬼莫测。

按照《史记》中司马迁老先生的说法,伯益的出生也是比较玄幻,“秦之先 ,帝颛顼之苗裔女修。女修织 ,玄鸟陨卵 ,女修吞之 ,生子大业。 大业娶少典之子 ,曰女华。 女华生大费”。这个“大费”就是我们这里要说的伯益,这又是一个吞了鸟蛋出生的故事,不过伯益这支属东夷的“鸟夷”,吞个鸟蛋才能生出来不世出的能人,也算是正常吧,商人那个“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也就是这个模子里出来的。

按照《史记》的描述,我们有理由认为大业就是皋陶,喜欢历史的朋友都知道,皋陶也是鼎鼎大名,被尊奉为我们司法界的开山大祖师。从汉以后,皋陶跟伯益就成了父子了。沈长云先生在《赵国史稿》中为皋陶和伯益的父子关系盖棺定论,我们这里就不去探讨俩人到底是不是有血缘关系。看下伯益跟启到底是怎么回事吧。

夏代遗址分布图

伯益在大禹治水过程中帮了大忙,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按照《烈女转》里面的说法,伯益“生五岁而佐禹”是有些夸张, 但按照《吕氏春秋》所述禹治水“至劳也。得陶(皋陶)、 化益(伯益)...... 五人佐禹 , 故功绩铭乎金石,著于盘盂。”,也的确功劳不小。大禹治水的故事也是可以长篇累牍的,我们就不详说了,看下禹是怎么评价伯益的,“非予能成 , 亦大费为辅”,不是我能干啊,多亏了大费(伯益)的辅助。看来那个年头,没有得力的助手,领导也不好当。

伯益不仅能干,而且深谋远虑,颇有政治家的头脑,他曾对禹说:“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叟,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諴感神,矧兹有苗。”。有点难懂,简单翻译下,伯益意思是说,只有德才能打动上天啊,只要有德,无论多远的人都会来归顺,骄傲自大会导致损失,谦逊才能获得好处,这就是天道啊,当年舜帝在历山种田,宁可负罪向天空哭泣也要继续啊,等见了父母的时候恭敬侍奉以尽孝道。他的诚心感动了神灵,何况苗人呢?伯益玩的是“以德服人”,用德去感怀苗人,结果如何不好说,据说夏人把苗人欺负得够呛。这是另个话题了,不过可以看出来伯益胸怀天下,以德服人的政治智慧。

那本神奇异常的《山海经》据说就是禹和伯益所做,治水治了十几年走遍了天下山川,就弄了本《山海经》出来,不过我觉得不足信,那时候未必有文字,更别提写书了,据说《山海经》原来是有很多插图的,这个就不可考了,我们也不在这里讨论。

啰嗦半天,无非是铺垫了下伯益的高德大智,或许在原始氏族时期很好用,但已经进入了阶级社会的先夏时期,却为他招来了杀身之祸。

五帝时代,华夏先民是由中原华夏人和东边的夷人共同组成的夷夏联盟,他们的对手是退居江汉一带的古苗人(蚩尤的后人)集团,颛顼帝和帝喾作为东夷人成为了夷夏联盟的盟主,到尧舜时代,华夏人部落占据了领先的地位,舜驾崩以后,禹担任了联盟的首领,伯益作为副手,仍然全身心的辅佐禹,《史记· 夏本纪》载: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 ,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禹本来是立皋陶作为接班人的,结果皋陶不幸去世了,就立伯益为接班人,主管联盟的大小政务。看下《史记》后面怎么说的,“十年 ,帝禹东巡狩 ,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避居箕山之阳 (今河南登封县,看过我前面文章的朋友对这个地方应该很熟悉,这里就是禹都阳城南面那座山)。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 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曰: `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司马迁说,过了十年禹东巡至会稽时候驾崩,把天下传给了“益”,益在守孝三年之后把天下又给了禹的儿子启。而天下的各路豪杰也都纷纷去益那边朝拜,“我们要让禹的儿子当君王啊”,于是启继承了天子的位置。

伯益避居箕山之阳

司马迁的愿望是好的,事实是不是这样简单呢,说白了,这个就是夷夏联盟中夷人和夏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竹书纪年》上注疏云:“益干启位,启杀之”,说益干扰启的地位,启杀了他。《韩非子· 外储说右下》上也说: “启与友党攻益夺之天下。”

我们觉得启应该没有杀益,“二年,费侯伯益出就国”,第二年伯益就去了封地,伯益的智商应该不会让自己与年轻的启去争夺天下,我觉得,这中间禹崩后的三年应该就是两个部落较量的三年,益为首的东夷人事实上败了下来,不过启后太康时代,东夷人又重新夺回了领导权。这是下篇文章的故事了。

伯益回到封地

作为益的后代,这样看起来,似乎赢姓诸国事实上并没有起兵对抗,夏王朝反倒又加封了几个赢姓的国家,徐国就是启封伯益二儿子若木的国家。赢姓是东夷众多国家中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按照《史记》上记载,费氏和冥氏都是夏王的姒姓同源国家,但费和白冥氏事实上都是赢姓国家,史料有限,具体什么情况还需要仔细考证下,后面会讲到这两个国家。

综上所述,启代益得到了天下,拉开了中国“家天下”的序幕。从考古来看,新砦文化过渡到二里头文化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波折,反倒是二里头二期时候,明显的有岳石文化入侵的现象,那应该是后面讲到的东夷人羿和寒浞代夏的事情了。

与伯益的退避三舍相比,有些人确不会这么轻易就认输的。这就是我们下面要谈到的,“王帅师伐有扈,大战于甘”

每一个王朝诞生的历史都是血淋淋的战争史,我们第一个王朝夏朝也毫不例外。让我们看下发生了什么事情。还是惯例,先上文献。

《左传·昭公元年》:“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商有姺邳,周有徐奄。”,这里的意思是说,几个朝代各有各的敌人。有的学者说“观”与“扈”在上古是同意字,这个我们不去讨论,有一篇文章挺有意思,在《尚书》里面有一篇《甘誓》,只有八十八个字,是夏与扈在甘地决战时候,夏王宣读的誓师词,字不多,摘录下吧,可以欣赏下哦,看下四千年前的中国人是怎样鼓舞士气的。

大战于甘,乃召六卿。

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其中,夏王说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这个历来有不同的诠释,五行肯定不是我们后来知道的“金木水火土”了,那个五行是两千年后才出来的。应该是五种被当时人们认可的行为,“三正”在《尚书正义》里解释为“天地人”三道,我觉得也可能是后人附会了,那时候应该还没有那么深刻的思想认识,有人说是三种管理民众的政策,姑且不管是什么吧,反正得出师有名,有扈氏自绝于天啊,谁也赖不着。

按照《史记》的说法是由于“启即天子位”“有扈氏不服”,所以起兵伐启,与启大战于“甘”。好像是说“启”得位不正,应该是“益”的天子位。《淮南子》上的注也有此说:“以尧、舜举贤,禹独与子,故伐启。”,实际上就是要争天下而已,按照《史记》中的记录顺序,有扈氏是排在夏的后面,说明有扈氏当时实力强大,并不弱于夏人。有扈氏在哪里呢?按照《史记 夏本纪 集解》 和《索隐》 以及 《水经注·渭水注》 都说有扈在鄂县,就是今天陕西的户县附近,从考古上来看,陕西龙山文化也就是“客省庄二期”,与户县相去不远,从考古遗物的内涵上说,客省庄二期文化与豫西的河南龙山文化发展水平不相上下,按照这种说法,所以有扈氏是有实力与夏一战的,况且按照史书上说,是有扈氏先起兵伐夏。不过按照《史记》所载,有扈氏也是夏王同姓部落,不清楚夏王是不是喜欢赐姓,但之间应该有联姻关系,那个年代通常都是靠之间的联姻结成同盟。有人说有扈氏是东夷的“九扈”,不过什么时候跑西边来的呢?也难说,夷夏组成联盟,人员迁徙调动也很正常。

夏扈距离示意图

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来,无论从新砦遗址的黄台还是瓦店遗址的阳翟,到有扈氏的“户县”都路途遥远,我们量了下,从黄台过去有427公里,对于上古时代的人来说,远隔千里去发动一场战争实在没有必要,那么事实上会是什么情况呢?其实我们不妨这样假设,有扈氏出兵伐“启”,只是个噱头,不过是看上了伊洛之地,那时候夏人还在嵩山南麓玩呢。但夏人对伊洛之地也是虎视眈眈,所以有扈氏就找了个借口与夏一战。所以问题又来了,有扈氏既然不是从陕西扈县赶过来的,那么从哪里来的?跟夏人作战的甘地又在哪里呢?

看来我们又得重新来过,还是从有扈氏的族属说起吧,按照《史记》所说,有扈氏是姒姓诸侯国之一,那么前面引自《左传》中的“虞有三苗,夏有观扈”就有些问题了,作为同族来说,怎么可能开始就是是敌人呢?像斟寻就是夏人的铁杆盟友,不仅后羿寒浞乱夏的时候无条件站在夏人一边,后期商汤伐夏,斟寻也是夏人最强有力的一道屏障,只是夏桀中计了而已,这个我们后面谈。其实刚才已经提到过,有的学者认为有扈氏就是东夷的“九扈”。我们引用一条《山海经》中的论述,《山海经·西山经》:“ (上申之山) 其鸟多当扈, 其状如雉”,看来扈可以被称作鸟,与赢姓东夷人的图腾崇拜有关,所以有扈氏实际上不是夏人的同族,而是他们赶走的伯益的同族,这样很容易就解释清楚为什么夏人要跟有扈氏拼死一战了。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啊,人家是来灭你的。

其实有扈氏是东夷的说法早已有之,王国维、顾颉刚、钱穆三位泰斗级人物都支持有扈氏的地望在河南原阳。我们看下地图,看原阳在哪里。

甘之战位置示意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原阳离夏启的都城黄台只有62公里,这个距离应该在战争可控的范围内。

我们再看下文献,《春秋左传》“(文公七年) 晋赵盾与诸侯盟于扈”, 《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二年, 河绝于扈即是也”,这里的扈就是指的河南原阳。原阳本身就有一处唤做“有扈亭”。看来有扈氏地望在原阳应该差不多实锤了,2000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有扈氏在陕西户县的观点被推翻了。那么“甘地”在何处?按照顾老他们的说法是在洛阳地区,洛阳可能是有扈氏的看中的地方,但夏人绕到后面或者翻过嵩山去洛阳地区打一架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再查找下文献,原来荥阳地区有古泔水,那里曾经是一片沼泽,汉朝人仍然称呼那里为“荥泽”,而从地图上来看,有扈人南下应该会经过这片地区,所以夏扈大战之地就在这里没错了。

说实话我一直纠结夏的这些聚落方国的来龙去脉,的确史料有限,考证起来非常吃力,曾以为夏跟有扈氏大战在临汾盆地。不过上面的结论我还是很信服的,参考文献的作者还对甘地进行了更深入的佐证,篇幅有限,这里就不引用了。

我们再看下地图,上图位置就是夏扈大战的甘地,以夏人胜利告终,失败后的有扈人去了哪里呢?历史上还有没有他们的痕迹呢?

有扈氏迁徙示意图

我这里留张迁徙图,具体内容下篇文章会阐述,从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原阳地区二里头遗址并不多,想必赶走了有扈氏以后,夏人在此设立了定居点,但并不很重视,夏人也不愿意来到远离都城的地方去定居。这些后面都会有讲述,下篇文章的内容是“启的征西河”以及“太康失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