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汉、小女生……“性别教育”的坑,你踩了吗?
前不久,有位全国政协委员说:“现在男孩子女性化,没有阳刚之气,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接着,家长间也掀起来一场关于“阳刚之气”的讨论。
赞同的人认为,现在的孩子喜欢的明星越来越中性,和从前我们看到的那些充满阳刚之美的男人差别太大了。男孩子的举止如果越来越像女孩子,那岂不是社会都会乱套啊!
而另外的一些人认为,阳刚之气是社会对男性的刻板印象,而每个人的特点是千差万别的。连同性恋爱都被世界卫生组织从心理疾病当中去除,并且被世界主流文化所接受。凭什么对男孩子的审美都应该是千篇一律的呢?对男孩中性化的接纳是社会进步和包容的表现。
这样的讨论,其实反应了我们对男孩女孩的一种不同的期待啊。心理学把男孩和女孩的这种不同,称为性别角色。今天我们就从专业的角度来解释一下:
儿童的性别角色差异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到底要不要强调“阳刚之气”的培养呢?
其实在3岁之前,男孩和女孩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行为上的差别是非常小的。超过3岁以后,他们之间的差异就会变得越来越大。男孩子会出现更多的攻击性,而女孩会表现得更有同理心和助人的倾向。女孩子会对父母更加的顺从,比男孩更加主动的去寻求父母的赞扬。
随着年龄的继续长大,男孩子会变得更加调皮,打架、咬人、发脾气会经常发生。而女孩在4岁以后,问题行为会不断减少。但他们会比男孩更容易焦虑和沮丧,而且这种趋势会一直持续到成年。
对于儿童性别角色是如何获得的,学界一直有很多的争议。每个学派都给出了不同的看法。
比如说,生物学取向的观点就会认为,男孩女孩的性别差异主要是基因、激素和神经发育决定的。
虽然激素水平可以影响孩子们的性别特征,但是男孩女孩对自己性别应该干些什么,还是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
当宝宝开始听到爸爸妈妈说,你是一个女孩子,你是一个男子汉,他们这个时候就会把女孩或者是男孩和自己联系起来。他们会在环境当中去搜索自己的性别信息:我应该做什么,应该和谁玩?
2-3岁时,孩子们开始知道自己是什么性别,但这时候,他们对性别的认识还不稳定。
而在3-7岁,这种概念会稳定下来,宝宝会知道他们的性别随着年龄的发展不会发生变化啦!
市面上有很多带孩子认知自己性别的绘本
心理学家柯尔伯格就曾经把很多很多3岁宝宝的照片用PS的方法去修改——让男孩子穿上女孩的衣服,P上女孩子的头发。然后让孩子们去判断这个图片是男孩还是女孩。
3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被衣服和头发迷惑,而3岁以上、年龄更大的孩子更容易通过生殖器来判断性别,而不是衣服。那些戴耳环,留长发的图片,男孩还是被认出是男孩。这时候,孩子们就已经认识到了性别的恒常性。
有观点认为呢,当孩子认识到了性别的恒常性,就会在头脑里把自己性别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进行分类,你会发现,5、6岁的男孩女孩可能会嫌弃对方的性别。
比如说一个女孩子就会对她的同伴说,“你怎么玩得这么疯,像个男孩子一样。”男孩子可能会说:“爱哭鬼,像个女孩子。”所有对性别的认同来自于头脑中的归类。
尽管这种看法有一些道理,但是家庭和文化可能对孩子性别观点的形成,影响也许更大。
你们可以想一下,一个成年男人的大男子主义是怎么形成的?他不可能天生就是大男子主义吧。首先我们要来解释一下啊,大男子主义其实是一种对男性角色的强烈认同和刻板印象。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认为男人应该想这个样子。
比如说:男人不能哭,男人不能在家里煮饭做家务,男人不能总是带孩子,男人出去要显得比女人地位高有面子……这种特征,用生理和认知的观点根本解释不了。所以,心理学家班杜拉告诉我们,我们对性别角色的获得还来自于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社会学习。
首先是家庭,当你发现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看待性别的时候,你也会模仿他们对性别的看法。也就是说,一个男孩有着一个大男子主义的爸爸,那他更容易模仿这种性别观点。而如果一家庭的爸爸是主张民主的,那他们的家庭就会不一样。
英国有一项研究,他们去跟踪那些4岁的城市儿童,结果发现:如果这些家庭里面如果爸爸会更多的参与到家务当中。那么孩子对性别的看法就不会那么刻板,也更少地参加那些性别化的游戏。
这意味着什么啊?也就是这样家庭养育出来的男孩将会更少的大男子主义,而女孩也会更少的脆弱和依赖。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发现,就是一个家庭当中,大宝的性别学习更多的来自于父母,而二宝却来自于大宝。你们也可以观察一下,那些有姐姐的弟弟,和那些有哥哥的妹妹,是不是在性别表现上会有一些更中性。
除了家庭对儿童性别的影响之外,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文化的影响。有一部电影在国内很火啊,叫做《摔跤吧,爸爸》。里面说的就是一个印度的女孩,在爸爸的指导下成为优秀摔跤手的故事。要是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国,估计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但是在印度,一个小女孩只要碰了一下哥哥的犁就会受到严厉的斥责。印度女人会被社会严格地定为长大了嫁人、相夫教子,是男人的从属。而女孩子从事男人的摔跤运动,可谓是一次巨大的突破。所以你的女儿或者儿子,将来会怎样看待自己的性别也受到了文化的影响。
《摔跤吧,爸爸》剧照
我们来看一个现象啊,为什么有很多男人在结婚以后,并不知道怎么去履行一个父亲的职责,家庭当中的父亲缺位。可能我们最普遍的解释就是,这个男人不负责,没良心。但这种说法很肤浅,我们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男人成年以后,对家庭和孩子的关照不够,可能来自于他们童年时候所看的电视节目以及阅读的书籍。
比如说他们小时候看到的电视剧男人都在干什么呢?打仗、打架、闯江湖对不对?好,他们会不自觉的模仿这些角色,并且在工作以后会倾向于奔走四方。电视里面的女人都在干什么呢?做饭、带孩子,这也让孩子们自然而然把养育和家务认为是女人的事情。
90年代风靡一时的《古惑仔》
最近一些年,世界的教育思想开始反思,媒体的这种定位究竟会给孩子们产生什么影响。而2000年以后,更流行的理念就是,在我们给孩子讲的绘本里面,不过分地去强调性别的刻板意义。
最优秀的绘本会让女孩子来扮演飞行员或者救护车司机,让男孩子来洗衣服或者主持家庭Party。而美国的很多电视剧里面,那种职场女性的角色更多,而男人做奶爸的也是比比皆是。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对性别的产生新的认识。其实也是让自己有更新的角度去生活。
讲到这里,我们来总结一下。儿童的性别特征、性别角色的形成有生物、基因层面的原因,而更多地来自于我们后天对每种性别角色的学习和模仿。
片面强调培养阳刚之气,是缺乏细节的一种教育口号。它可能会让那些显得不够阳刚的孩子,变得自卑,甚至更容易被孤立和嘲笑。
如果能够淡化对男孩或者女孩那种刻板的期待,反而会解放孩子发展中的压力。这不意味着我们会培养出一个娘娘腔的儿子,或者一个野蛮女孩。而是让他们去减少向对方性别学习的压力。比如说,男孩子对养花或者研究水果沙拉感兴趣,女孩子喜欢体育或者是机械玩具,是不是也可以不去阻止呢?
关于性别发展的研究,到今天为止还没有定论。具体怎么做,还要等到进一步的研究。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我们能够以更加开放的心态来看到儿童性别发展,孩子将会在充满理解、包容和多元化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他也更容易成长为一个充满善意,能够共情的人。
(本文作者:托德老师、小本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