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阁体丨匀圆丰满,千手雷同。

“匀圆丰满”
“千手雷同”
这是清人洪亮吉对馆阁体书法的概括
馆阁体
▼
馆阁体,又称台阁体,是一种方正、光洁、乌黑而大小齐平的官场用书体,以明清两代为盛。就书体而言,特指楷书。馆阁体流行于馆阁及科举考场的书写风格,属于官方使用的书体,明代称“台阁体”,清代改称“馆阁体”。
书法研究者有认为清代馆阁体书法束缚了书法家的创造精神,也有研究者看到馆阁体书法在书法训练中掌握法度等方面的积极因素。这些都是书法研究有价值的意见和看法。
其实,馆阁体首先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孤立地把书法只看做一种艺术现象,毕竟书法是与文化载体文字不可分割的。明董其昌17岁时参加松江府会考,就因为字写得差,文章虽好,只能屈居第二。此事使董其昌深受刺激,从此他发愤学习书法。后考中进土,并因文章、书法优秀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深造,供职于翰林院。最终成就他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在清代,无论是官方奏折、文书,御制书籍,科举考试,公文、书籍缮写,官吏仕进等等都有明确而严格的规定,都重视书写,因此修书过程中的缮写错误严惩不贷,客观上起到规范文字的作用。
今天,在书法界各类展览中,书写错字、别字现象不乏其人,作为书法家,书写首先是一项基本要求,不能一味追求艺术而不顾其他。
▼
馆阁体
官方实用性书体
▼

康熙评定台湾之朱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嘉庆十四年诰命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乾隆十六年诰命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统治七年周璜殿试卷
(局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同治十年上谕档
(局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光绪三十一年清政府致比利时国书
(局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康熙年间抚远大将军图海手劄(zha),附名帖一张。
(局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咸丰六年殿试大金榜
(局部)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康熙四十九年劄付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光绪宫禁执照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顺治十年勘合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康熙十六年安远靖寇大将军多罗安民告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从清代部分进士书法作品,从中可以看出馆阁体的影响,多都是清秀一路。很多大书法家出自这一群体,也是不争事实,对书法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和影响。
▼
清进士书法
▼

毛昶熙
行书扇面

陈冕
楷书扇面

王文治
行书扇面

何凌汉
行书《滕王阁序》扇面

徐郙
楷书扇面

陈瑄
小楷论书

潘祖荫
行草尺牍

梁鼎芬
行书尺牍

萧俊兰
行书尺牍 <一>

萧俊兰
行书尺牍 <二>

张之洞
行书尺牍

吴荫培
行书尺牍

英和
行书便条

黄思永
行书尺牍(局部)

宋伯鲁
行书尺牍(局部)<一>

宋伯鲁
行书尺牍(局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