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戏迷对京剧的四点感悟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作者孙以昭——京剧名票,擅姜派小生
京剧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我在幼年时就非常爱看它。我喜爱京剧,受父母的影响很大,由于二老经常谈说评论京剧,我一接触京剧,就被那从唱念到表演处处无不洋溢着美感的优美艺术所深深吸引,在这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对京剧产生了幻想般的向往。这且不说,只从一九五三年春正式上票房玩票起,也巳有整整五十个年头,我早就同京剧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与年龄的增长,兴味日浓,感情日深,几乎“何可一日无此君”了!
我感到解放后京剧经历了由盛而衰再振兴的这样一个曲折发展的时期,而我个人也经历了由喜爱京剧到懂京剧再到痴迷京剧、研究京剧的过程。自解放初到一九六二年是京剧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阶段,演员阵容坚强,人才辈出,拥有大量观众。那时梅、程、荀、尚“四大名旦”,马、谭、杨、奚“四大须生”都健在(杨宝森、程砚秋于一九五八年先后去世),而且艺术上已进入炉火纯青的巅峰状态;张君秋、言慧珠、杜近芳等风华正茂,艺事精湛;刘秀荣、杨秋玲、孙岳、张学津、李崇善、李玉芙、杨春霞等一大批新秀相继脱颖而出,活跃在舞台上。我印象最深的两场戏,可以说明当时演出的盛况。一次是一九五九年秋北京京剧团在上海天蟾的头天打炮戏:开场是裘盛戎、 李多奎的《遇皇后》,第二出是张君秋的《春秋配》,谭富英的《南阳关》压轴,大轴是马连良的《一捧雪》。另一次是一九五九年中国京剧院一团在上海人民大舞台的最后一天告别演出:开场是李世济的《六月雪》,第二出是袁世海的《牛皋招亲》,压轴是杜近芳、叶盛兰的《断桥》,大轴是李少春、谷春章的《三岔口》。这样的演出阵容和剧目,当时已令人叹为观止,如今则更有“此 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之感了!这阶段,我除了饱览众多京剧名家的精彩演出外,常去票房玩票,初专攻姜(妙香)派,后又学叶(盛兰)派,兼收两家之长,经常演唱的段子有《宗保巡营》、《白门楼》、《罗成叫关》、《辕门射戟》等,还曾在复旦大学、安徽大学演出过《拾玉镯》、《柜中缘》、《三堂会审》等剧。
从一九六三年开始到一九七六年,是京剧发展遭受挫折,几至消亡的阶段。自一九六三年×青 插手“京剧革×”,戏曲的“左”×路线居于主导地位,许多优秀剧目遭到禁演和批判。及至十年动乱期间,这种状况达到极点,不但京剧舞台上几乎一片空白,就是整个戏曲界、文艺界也是百花凋谢,舞台上出现的只是一花独放——八个“样×戏”孤立艺坛。固然这些“样×戏”凝聚着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心血,有的如《红灯记》等还是精品,至今演唱不衰,但它们毕竟都印上了那个时代的印记,于是使得京剧几乎濒于消亡的边缘。这阶段,我无戏可看,无戏可唱,憋急了,在家里小声哼哼传统戏,翻翻老资料,抱古自娱而巳;当然,也要学唱几段“样×戏”,一来消遣过瘾,二来也可应付各种晚会的需要。
从一九七六年至今,是京剧复苏和振兴的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了拨乱反正,由于党和政府的关心、扶持,以及广大京剧工作者的积极努力,京剧得以复苏并出现了新的生机,演出与创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一九八二年北京举办纪念谭富英逝世五周年以来,举办了很多纪念老艺术家的演出活动,一九八七年举办了全国青年演员大奖赛。一九九○年纪念徽班进京,振兴京剧 之后,有关部门编辑出版了《中国京剧史》等一批有价值的出版物。一九九二年,国家又成立了振兴京剧基金会,并创立与出版了双月刊《中国京剧》。
一九九二年至一九九四年还连续举办各种行当的“梅兰芳金奖大赛”。一九九四年下半年至一 九九五年初全国各地和文化部举行了盛大纪念梅兰芳和周信芳百岁诞辰的演出活动,并拍摄了六集《艺术大师梅兰芳》和十三集的电视剧《梅兰芳》。特别是在李×环同志的关心、支持下,为京剧大师、著名艺术家进行了音配像工作,这项工程规模浩大,影响深远,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将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价值。再加上又成功举办三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和各种大规模的大奖赛活动,从而使京剧又出现了一派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而且形势越来越好。
京剧艺术的复苏与振兴,使我感奋不巳,自80年代中开始,我积极参加业余京剧社的演唱活动,参加了安徽省、合肥市电台的演播活动,参加了海威特京剧联谊会,演出过《宗保巡营》,参与演出了群戏《龙凤呈祥》,组建了安徽大学正声京剧社,并且开设《京剧知识与欣赏》课程,举办“京剧艺术欣赏系列讲座”,并在《中国京剧》、《艺术百家》、《安徽日报》等杂志报刊上发表了十余篇评论、研究京剧的文章。这期间,我经常演唱“姜八出”《孝感天》、《监酒令》、《玉门关》、《辕门射戟》、《白门楼》、《罗成叫关》、《罗成托兆》(一名《小显》)、《飞虎 山》,以及《白蛇传》、《柳荫记》等剧,热心为振兴京剧竭尽绵力。一九九五年我参加了首届中国艺术节“富强杯”全国职工京剧名票、名折、名段展演,演出《三堂会审》片断。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频道“戏迷园地”曾录制《记安徽大学教授——戏迷孙以昭》专辑,于一九九八年十一月中 旬播出。
通过多年来的唱念实践与研究,我对京剧艺术有以下几点认识和体会。京剧中有不少传统文化的因素和成分,艺术底蕴极其丰厚,与文学、史学、语言学、音韵学、绘画、舞蹈、武术、音乐等有很深的关系。正因为京剧如此博大精深,演员和编剧,特别是演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否则演出不可能精彩和深刻。京剧史上很多大师、名家都对上述领域有深入的浸淫和较高的造诣,因而,他们的表演才能左右逢源,风格高雅,气度不凡。梅兰芳不但用心读书、练字、习画,而且早年就结交陈师曾、樊樊山、李释戡、徐悲鸿、齐白石等文士、诗人和画家,“居移气,养移体”,气质自然高出侪辈,而且与年俱进。余叔岩为了在唱念上抓住根本,深入研究音韵学,并与张伯驹合著《乱弹音韵》。姜妙香、程砚秋对于音韵学亦有相当研究,姜氏并擅于绘画。余叔岩与奚啸伯还精于书法,颇见功力。谭富英熟读《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水浒传》诸书,反复琢磨人物。杨小楼、盖叫天均擅长武术。梅兰芳、程砚秋都坚持练太极拳,程的功夫尤深。梅氏在不少剧目中还创编了绸舞、花镰舞、拂尘舞、袖舞、剑舞、羽舞、盘舞和《太真外传》中那高雅脱俗、精美绝伦的“出浴舞”,这是一。
其二,京剧的艺术特征可分为一般特征与独有特征两个方面。对此,我已有专文论述(见拙著 《三合斋论丛》340-348页,中华书局2002年1月出版),这里只略提一下。京剧的一般特征大致包 括写意、虚拟、程式三个方面,这其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同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绝不能执一而论。概言之,京剧以写意、虚拟为体,以程式为用,其中写意是原则,虚拟是方法,程式则是艺术的具体运用与表现,京剧是体用兼备,思想与艺术融合无间,相得而益彰 的。京剧的独有特征是流派。任何一门艺术都有流派,流派是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具有 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风格。京剧在鼎盛时期各个行当的流派约有二十余家,而这京剧艺术的一般特征和独有特征之间又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言以蔽之,就是在一般特征中包含有独有特征,而在 独有特征中又体现着一般特征,即在共性中含有个性又在个性中体现着共性,这就是京剧特征中两个方面的辩证关系。
其三,京剧唱腔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境界,可概括为字、腔、气、情四部分。“字”是根本,要唱得字正殊非易事。这就不仅要懂四声(其中又包括北京音的四声和湖广音的四声,还要熟悉这两种四声的变换运用)和四呼(即“开、齐、合、撮”,指口形),发声和收音,还要懂尖团音和上口字。“腔”是运用,是字的延伸和音乐化,一般说要以腔就字,字为主,腔为宾;字宜重,腔宜轻;字宜刚,腔宜柔,字正方能腔圆。然而,当字与腔发生矛盾时,则又要舍字以就腔。例如阴平字应高唱,但是由于腔的美听,往往要低唱,这在京剧中实在不少,俯拾皆是。另外,吐字行腔时,口劲和共鸣也很重要。“气”是保证,是保证行腔迂徐婉转、高亢激越、浑厚沉雄的关键。京剧中关于气的技巧大致有换气、缓气、偷气、提气、沉气、勒气等数种,最好做到以气引力,以力托气,使气与力很好地结合起来。另外,气的清浊、精细、强弱也很重要,应做到气清而聚,强弱适中,精细均匀,这样才能使高音立得起,不飘浮,嘹亮直透,气足神完;低音沉厚稳实,不拙不滞,力度内含。这里就又涉及到共鸣了,高音主要运用脑腔共鸣,低音则运用胸腔共鸣,较高音为难,主要在于功力,天赋起的作用不大。“情”是表达,是字、腔、气综合运用的终极目的,是刻画人物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情”与“腔”、“字”的联系密切自不待言,其实“情”与“气”亦有关系,“气”亦有“情”,表达“情”也要靠“气”的运用。如小生戏里几个翻高的腔,用气就有区别:《白门楼》之“某死后”、《小显》之“重相会”,用气相对就要细而柔,尺寸略慢,以表示悲愤与无奈;而《辕门射戟》之“从今后”,用气就要略精而刚,以表现愤怒。总之,字、腔、气、情,既有它各自的功能与作用,又互有联系,相辅相成,从而构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演唱整体。一个真正的京剧艺术家,在演唱时必须将四方面很好地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字正腔圆、气息均勻、收放自如,而富有感情魅力,切合剧中人物身份。
最后,我还深感唱京剧有益于身心健康,因为要唱好京剧,必须要善于养气、用气,近十年来我已把唱京剧与打太极拳结合起来。我体会到艺术有相通之处,而它们的最高境界就是“松”、“圆”两个字。京剧不仅强调形体动作要做到松圆优美,而且唱腔艺术之最难得处就是“胸腔放松”。我唱《小显》中第一段唢呐二簧原板(用胡琴亦可)之“叫鬼卒驾阴风急忙前往”一句,从“急忙”开始叫散,“前往”二字遵从最难的传统唱法,先降低八度,然后再升高十度。这种唱法难度极大,一来调门是乙字调(A 调),已很高,二来髙十度在声乐中是禁区,况且又无任何音响资料可以借鉴。原先,胡琴用宫半调(升G调)可以唱上去,而用乙字调,则上不去,差半个音。后来我用“胸腔放松法”,一下子就上去了。所以唱京剧于弘扬民族文化,于个人养生都大有裨益,何乐而不为乎!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中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