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图
让
心
静
下
来
前言
没有大段的时间写大段的长文
这样零碎的片段,暂且名为话题闲言碎语
一段为一段
一个人总不是孤立的,很多时候,活的是圈子。不是被迫划分进一个圈子,就是要不得不加入一个圈子。从童年诸如父母教导,不和谁家的孩子玩,小伙伴之间不自觉的扎堆。到读书时,简单诸如择校,复杂诸如层层考试级级筛选出的班级或者学校。到最后高校教育结束,甚至是培训班,似乎都是在加入圈子。读书,一半背后,积累的是同学的人脉圈子。长大成家,成家,不是一个人和另一个人的结合,而是双方背后的圈子相互融合。有人说,刚到一个集体,大家可能新鲜感,时间久了会自动组合成一个个小团队,这些小团队何尝不是圈子。圈子有着法不责众的相互依赖,有着不相谋和别人轻易融不进去的团结,甚至有着可以形成垄断团结一致的优势。为僧,竟越发将自己活的独了,越发不喜欢加入任何一个圈子。有时候似乎明明在人群,又仿佛置身其外。梦里故乡的样子母亲可口的饭菜和一份温馨传来,梦醒,明明母亲都病了好久,故乡也冷冷清清,可梦里的故乡就像是刻入了内心,那般清晰,仿佛回到了童年。童年时,一直梦想能去很远很远的地方,如今果然走远了,却又在梦里回到了童年。过去做着未来的梦,未来的梦中又有过去。人生果真似大梦一场。有一段时间很是苦恼,常常有种无可奈何的恐惧,恨不能逃离人群。沉默很久,一日忽然了悟到:出家即是重新做人,将过去的都改变了,出家是自利利他的菩提心,悲智具足的成佛心,都要在出家的那一刻统统代替过去的世俗心,如果还是世俗自私自利的念头,和佛教的义理相悖,必定在佛门里苦苦恼恼。作者是位禅师,文章需要,为了考究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很多留存的古文没有标点,为了将一句话写的准确,在那些文字当中反复研读。禅师一生经历中,有阅藏,参禅,参学,每一样都让我动容——尤其是那些有文为证关于禅师修行过程中的殊胜境界。结稿发给小编,小编说,关于作者的信息要少写,发来以前杂志同一栏目文章供我参考一二。居士身份的小编和这些署名居士身份的文章,仔细阅读,我和他们关注高僧大德的点竟完全不同。一位高僧禅师,最吸引我的竟是修行境界。诸如这句“师每于禅寂中觉白水从鼻流出徧满堂宇,自意身心轻安。”想起《楞严经》中月光童子入三摩地,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成此观,但见其水,未得无身,外人观室,也唯见清水遍在室中的境界。定稿最后,小编删除了这些关于禅师的修行境界。我在想,如果禅师像现在一样,被加上什么长的各种头衔大概会好写多了,而假若果真如此,禅师还会是禅师吗?他是思哲老师,将所有关于思哲的课件全部做成ppt。他说刚到那所大学的时候,有学妹看他课件做的很好,向他要。他心想,做这些课件可是花费了一番功夫的,别人怎么能不劳而获,但是最后还是给了,只是心里不情不愿。后来他搬家,电脑忽然出了问题,维修不小心被格式化,所有文件留存消失的一干二净,而马上上课准备课件说什么也来不及,苦恼的他忽然想起给过学妹一份课件,于是就找学妹要。学妹很快拷过来,拷给他的不仅有他当初给她的全部课件,还有学妹自己的和保存别人的,都统统拷贝给了他。他说,有一种深刻的感慨:原来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啊。他告诉说,对于类似的事情经历体会的很多,像极了佛教中所说——种善因得善果。情绪猝不及防的低落,在难过和无语之间。竟是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低落。脑海像放电影一样将一些事情一一想过,我究竟在低落什么呢?却没有一件事能说出所以然。每件事都是那般理所当然,无可厚非。身处人群之中,有着明明不高兴的烦躁,却多方考虑不得不忍着;有着明明不想做一件事,却不得不多方考虑妥协;有着明明不喜欢一个人毫无修养的一举一动,却多方考虑不得不忍耐;有着明明一些人的一些话仔细深究,让人不舒服不太好听,却已经听到了,而且看起来似乎对方并无恶意,有时候甚至怀疑自己是否小心眼想多了,也不得不忍着。大概所有的烦恼,在身处人群的那一刻开始,便被纷纷被放大了吧。原来我的烦恼好重啊,重到,有时候,有点社交恐惧症爆发。原来众生的烦恼也好重啊,重到比起人,竟宁愿和一只宠物,作伴。读五教止观中“五识所得境,当体如来藏”这句,忽然想到一句诗:睁开眼处处是佛,一动念都成了众生。要养成对自己诚实的习惯。很多事错了就是错了,越是解释的多,越是暴露的多。这个世界上,明眼人都在冷眼旁观。师父说,你的心,如果每天都落在那些是非、有无、来去、对错、你我之中,就永远得不到寂静。每个人的世界,其实都是自己造就的,不应怨天尤人。试着把那些“都是别人的错”的念头,换成“都是我的错”。从反思,自省,改善自己的那一刻起,就是心寂静自在的时刻。《华严经》中,普贤菩萨言:菩萨有十种园林,所谓生死是菩萨园林,无厌舍故;教化众生是菩萨园林,不疲倦故。
第三十一,分享:
—文 中 部 分 图 片 仅 作 公 益 分 享 侵 权 联 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