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丨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小学时就熟背的名诗,是唐代才子王之涣的代表作。其意境从少年时就深刻我的心灵,一生不忘,始终奉行着更上层楼的精神。
因此,这回去永济,鹳雀楼是志在必登,除了实现多年蓄愿,还要看看祖上曾落脚过的蒲州地面。
蒲州,位于永济西南黄河东岸金三角,南屏中条与芮城县接壤,西隔黄河与陕西朝邑、大荔相望,东临运城峨眉岭原头。“舜都蒲坂”即在这里。西二公里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秦晋险隘蒲津关,即三国时曹操说的“河东天下之会要”,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北周建朝后,首先派大将宇文护把守此地,为“关中之巨防”。筑城设障,保卫关陕,抵御北敌。同时,约于557年至580年间,在中条山麓与黄河间之高阔洲渚上修建了鹳雀楼。此处水分两股,楼依山傍水,相映成趣,壮丽灵秀。因有鹳雀常往来聚栖而得名。楼高三层,六面,堆塔式木结构,逐层叠高,出檐渐缩,棱角外挑,木柱承檐,下设木雕栏杆。楼外围开木制花格门窗,与伸出的挑檐成六棱环廊。层层斗拱托檩,构件契合,错综交织,形成飞檐挑角覆顶,以琉璃瓦覆盖。楼基座为坚固阶梯高台,与地面连接。
清朝李瀚有《河中鹳雀楼集序》云:“宇文护镇河外之地,筑为层楼,遐标碧空,影倒横流,二百余载,独立乎中州,以其佳气在下,代为胜概。唐世诸公多有题咏。历宋至金明昌时尚存。有河中府录事李逵书楼额。”
元代王恽《登鹳雀楼记》中云:“至元壬申(1272年)三月,由御史里行来官晋府,十月戌寅,按事此州,获登故基,徙倚盘桓,逸情云上,虽杰观委地,昔人已非,而河山之伟,云烟之胜,不殊于往古矣”。
我想当时的鹳雀楼应该在蒲州城外,黄河边上,离蒲津渡口不会太远,楼的形状应和现在山西现存的许多古楼差不多。与山西万荣后土祠飞云楼相像。
鹳雀楼当年是宇文护镇守蒲州的前方哨所和暸望台,以后却吸引了无数达官贵人、文人墨客,千里迢迢,跋山涉水到此游览,驻足观光,泼墨挥毫,吟诗著文,抒怀寄兴。历经隋、唐、五代、宋、金700余年,于1222年(金元光元年),金兵与元兵争夺蒲州,“焚楼、橹,火照城中。”从此,鹳雀楼毁于战火,仅存故基。明初时故址因黄河水泛滥,河道移动频繁,故址难以寻觅。人们权且以西城楼代替“鹳雀楼”。在众多诗词赋文中,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负盛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近百名专家、学者联名倡议“重建鹳雀楼”。十年后新鹳雀楼落成开始接待游人。新楼与原址易地,为仿唐形制。四周以古典园林分布,呈“四区十二点”布局结构。从门殿进入,一人工假山奇峰突出,南面约数百米就是鹳雀楼,气宇轩昂,高标屹立,巍峩宏大,雄距洲渚。我们绕形如鹳雀双翅的鹳影湖一圈,边上有鹳雀雕塑,形如灰鹤。漫步上如鹳雀脊背的鹳影拱桥,以显赫名楼为背景留影。远望前方坐南向北的鹳雀楼,高台重檐,黑瓦朱楹,占河山之胜,据柳林之秀,在唐宋时期就被誉为中州大地的登高胜地。它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步下高拱桥,由唐韵广场向前,于鹳鸣点停下,看人们围观测试,良久无声。走向名楼,越靠近,楼越显高大伟势,越对你形成一种惊讶震撼,你完全忘记自己的存在,化作崇高面前的微不足道;你甚至觉得,即将登上的是一座梦幻般神圣的殿堂,而不是多年期盼的中国“四大名楼”之一。直到在楼前左侧服务处购票后抬脚踏上石阶,才确信自己开始登楼了。
鹳雀楼是现存最大的仿唐建筑,外观四檐三层,形制上充分体现了唐代风格。抬头举目,正门悬“文华李唐”匾额,两旁对联:“凌空白日三千丈,拔地黄河第一楼”!进入一层,原来是宽阔大厅,展出主题千古绝唱,大幅彩画宇文护戌边筑楼和大唐古蒲州盛景。于转角处顺盘旋转梯上二楼,是悠远流长的华夏根祖文化,塑黄帝、柳宗元、关羽、舜帝、李隆基杨贵妃、莺莺听琴和黄帝战蚩尤彩画。上三层感觉到攀登的阶梯高而陡,几名青年说笑着:“什么也看不清”和《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快步下去。厅堂里是亘古文明展示,酿酒、制盐、冶铁、养蚕纺织等。再上四楼,想计数梯级,迎面下来一对老人,相互搀扶,小心慢步,男的说“沧海桑田,今非昔比”,女的回应“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概叹唏嘘。四楼是黄土风韵,鹳雀楼历史变迁,想寻门出去展望,好与更上加以对比,但封闭不开。只好上五层,大约是六级六梯,看旷世盛荣,扫视旅游纪念品,之后一口气登上六层,极目千里。喘息稍平,回味每层之信步周览,触目艺术世界,浏览工艺彩绘,盛唐氛围和华夏文明得到充分展示。“宇文护戌边筑楼”、“王之涣旗亭画壁诗名扬”,特别是“毛泽东主席手书登楼诗”,潇洒俊逸,飞扬豪放,狂而不散,草就气凝。为鹳雀楼丰富内涵,增光添彩。楼内以国内失传的唐代油漆彩画艺术装饰,是国家文物局的专家多方考察抢救,重新创作设计的。外表经过磨平处理后,进行了油漆彩绘,显得古典风雅,达到了“修旧如旧而新”的艺术效果。
登上顶层,我便首先从敝开的北门出去,眼前敞亮,绕楼外回廊转游,正如先前看到的联语:
“大河奔东海,涛声震寰宇,古蒲风光眼底收;高阁入苍穹,天势围平野,条山笑迎我登临”。
“爽气西来,云雾扫开新天地;大河东去,波浪淘尽旧面貌”。
凭高望远,茫无涯际,向南,华岳雄险,潼关要塞;西眺,云雾缭绕,水汽弥漫;北望,大河龙门,浩荡奔涌;东瞭,黄河如带,泻汇入海。亦真亦幻,似见非见,乃心理投射使然也。眼底田地泛绿,碧树点缀,条块杂陈,鸟雀飞翔。蒲州古城墙轮廓可见,如陈几席。依栏留影,危楼胜景,风光无限,大慰平生。时过境迁,季陵若再来,又该怎样抒写情怀?
转回楼内,由名人壁到诗人雕像旁。王之涣,字季陵,祖籍晋阳(太原),其五世祖王隆北魏时任绛州刺史。曾祖王信,历任隋朝大夫、佐郎、安邑县令。祖王表,历任唐朝散大夫、阳翟县丞、文安县令。父王昱,历任唐鸿胪主薄、雍州司士、汴州浚仪县令。王之涣生于武则天垂拱四年(688年),“幼而聪明,秀发颖悟,不盈弱冠,则究文章之精要;未及壮年,已究经籍之奥”。三十五岁时与衡水县令李涤十七岁女儿结婚。因受人诬告,愤而去职赋闲游历山河。先后行走于蒲州、洛阳、长安、玉门关、蓟庭等地,结识仁人文士,在“密亲懿交”劝说下,“复补文安郡文安县尉”。有政绩将升任京官时,患重病,于天宝元年(742年)去世,葬于洛阳北原。享年55岁。
王之涣一生“慷慨大略,倜傥异才”,与高适、王昌龄等齐名。《全唐诗》虽仅收王之涣六首绝句,但不失其著名天下。他来到河中府游览,登上鹳雀楼,畅望河东壮丽风光景色,连绵中条山峰峦叠嶂,滔滔黄河奔腾澎湃,山重水复江山秀,柳暗花明大地阔。更远,依稀可见渭河平原秀丽风光,不由为之迷恋陶醉。不由直抒胸臆,高吟奋毫写下巜登鹳雀楼》一诗,足见壮怀激烈,盛唐气象。现在这尊定格挥笔疾书像,高瞻远瞩,面对夕阳依山余辉,黄河入海涌流,视野开阔,蔚然心志。千百年来鼓舞人们再接再励,焕发高昂向上,不断赋予其时代气息特征,充实内涵意蕴,爭取更高精神境界!
留诗甚多,王之涣外、唯李益、畅当能壮其观。李益的《登鹳雀楼》:“鹳雀楼西百尺樯,汀洲云树共茫茫,汉家箫鼓空流水,魏国山河半夕阳。事去千年犹恨速,愁来一日即为长。风烟并起思乡望,远目非眷亦自伤。”畅当的《题鹳雀楼》:“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
伫立楼头,凝思结想,视通千里,目接四海。过去和未来皆无穷尽,回首历史与展望未来都悬停于视野空间,神圣的缥缈感,多变的形态,就像屏幕一样被这个瞬间点亮。我们就是在连结瞬间和碎片,于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开合收拢,安置当下难得的机遇,在自己的文化底蕴上形成个性化的元影像。
专题丨从流量到留量,如何高效践行短视频营销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0)

相关推荐

  • 【流年】鹳雀楼行吟(散文)

    一 五月的黄土高原,澄澈明净. 蓝蓝的天幕上,漂浮着微微流动的云朵.那云朵像是我家乡江南太湖中的帆影,又像是乡人黛色烟囱里冒出的缕缕炊烟.它们像是走在广袤原野里的羊群,松松垮垮地不断变换着队形.淡紫. ...

  • 武 斌丨鹳雀楼

    看到女儿学校成都市盐道街中学配合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录制的节目朗诵的<登鹳雀楼>,颇有点感慨.节目中还有深圳.北京.甘肃的学校的画面,甚至还有音乐之都欧洲奥地利维也纳城的优 ...

  • [主播读诗]古诗词中的地理版图——鹳雀楼

    编辑.朗诵:黎舒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点击加载图片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此诗用仅仅二十字,描绘了北国山 ...

  • 江思恩丨秋临鹳雀楼(行走散文)

    一 十月的黄土高原,清澈明净,瓦蓝的天空,漂浮着三两朵白云,静静地流动.一时兴起,我们驱车由秦入晋,前往享有"黄河第一楼"的鹳雀楼. 鹳雀楼于我,就似东野圭吾在<流星之伴&g ...

  •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蒲州古城,鹳雀楼:唐诗高度的标志

    [游山西·读历史]鹳雀楼:唐诗高度的标志山西学习平台2020-12-02订阅作者:王西兰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诗意鹳雀楼,又名鹳鹊楼,因时有鹳雀栖其上而得名,位于山西省永济 ...

  • 行走丨北川羌城掠影

    初到北川,有一种既陌生而又熟悉的感觉.因为北川新县城是一个具有羌民族特色和风情的地方, 高耸入云的羌碉,婉转悠扬的羌笛,色彩绚丽的羌绣,热情奔放的羌族舞蹈,甘洌醇香的青稞咂(zā)酒,无不显示出其独特 ...

  • 行走丨十里香

    洪洞县恒富大道是一条东西走向的街道,在县城的北面.早晨六点,太阳已经升起来了,是初夏的太阳,你走出尚客优酒店大门的时候,就感觉到阳光的热度. 迎着太阳,你走在人行道上.小县城还没有完全苏醒,很少的车辆 ...

  • 行走丨初夏浅浅,绿意染心扉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光阴如水般流逝着,还正陶醉在四月的花香里,初夏的风,伴着暮春的柔柔细雨,翩然而至. 翻开五月的扉页,又一波花红在倾情绽放,玫瑰花,芍药 ...

  • 行走丨黄河龙门与韩城

    黄河陕西侧晋陕大峡谷的尽头,是历史文化名城韩城.韩城的黄河龙门与山西河津禹门口是同一处黄河峡谷. "黄河三激浪,平地一声雷" 说的就是龙门浪急,惊涛扑岸的壮观景象. 龙门的位置正是 ...

  • 行走丨历史不会忘记(组诗)

    <历史不会忘记> 岸英 岸英 伟岸之英 永福 永福 人民之福 七十多年了 一个熟悉而年轻的身影 仿佛始终未曾远离 挨饿坐牢喝过洋墨水 扛枪从军反击纳粹狼  "要深入农村了解农民& ...

  • 行走丨中条山·五老峰

    出运城往南,就能看见中条山,犹如由东北向西南的巨龙,横卧绵亘于晋豫秦之交界处.它与黄河相依而行160余公里,占据着河谷盆地的金三角地带,为中原与西北的天然分界. 我在运城修养空闲时间,走了几处名胜古迹 ...

  • 行走丨五月,赴一场田野的盛宴

    五月,特别适合去郊外田野走一走. 嫩绿的禾苗在明媚的阳光里,拔节.生长.狗尾巴草在田埂盛放,弯曲的穗儿,在微风中跳一曲暮春的舞蹈,摇曳的身姿,婆婆娑娑.紫云英.小白菊趴在狗尾草的脚边,舒展身儿,迎风含 ...

  • 行走丨中原写意:仙门山暮春拾句(组章)

    <登仙门山> 其实在仙门山,我并没有看见神仙.那些仙风道骨,那些羽化登仙,其实都离我很远. 在云间,我只看到开山的人.他们打通了一线天,他们将根系扎进石头的古树精心修剪,他们在神道上垂下两 ...

  • 行走丨宁波郑氏十七房

    "北望中原关山阵阵滎阳梦 风雨百年灵绪留芳十七房" 五一长假,和风暖阳 我与家人走进我外公的出生地 宁波郑氏十七房 澥浦山.泥螺山 挡不住东海洋面的紫气 一支举族南渡的郑氏 深吸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