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评评理:《四郎探母》中最悲催的角色竟然是他?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四郎探母》中最悲催的角色竟然是他?

《四郎探母》归根到底还要算是一部喜剧。杨四郎见到了十五年未见的母亲,还维持了与铁镜公主的婚姻;铁镜公主在四郎面前是一个维护丈夫的好妻子,在佘太君面前是一个贤德的媳妇;萧太后通过探母这档子事,牢牢控制住了杨四郎,等于下次再同杨家将对垒时握住了一道必胜的牌;佘太君又见儿子又得孙子……唯有孟金榜见到了苦盼十五年的丈夫,却未能与之团聚,满打满算也就十分钟,有的版本中,甚至省去了这个角色。看起来她算是悲情人物了。但是,《四郎探母》中最悲催的角色却莫过于他,待我把理由一说,孟金榜也只能靠边站,因为孟金榜还有个婆婆可以诉苦啊,可是他连句话都说不出来,他就是——

阿哥!

《四郎探母》中的阿哥不仅没有享受到来自父母的疼爱,相反只要一出场,必定被父母利用。

先看《坐宫》一场,铁镜公主对阿哥不闻不问、不喂水、不喂奶、不关心、不哄不逗,想抱着就抱会、不想抱着就交给丫鬟。而在表达对杨四郎不满情绪的时候,却把阿哥抬出来:你说你的,还拦得住我儿子他不撒尿嘛!

《盗令》一场,铁镜公主为了帮助丈夫,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忙把娇儿掐一把。孩子懂啥呀?无缘无故被掐得嚎啕大哭。这亲娘还不及姥姥,萧太后还问一句:孙儿啼哭为那般。等到铁镜公主盗来令箭后,也不管儿子是否还哭还闹,也不看看这一掐伤势如何?反而欢天喜地地到杨四郎那去请功啦:母后中了我的巧机关。

《交令》一场,夫妻间客客气气,难舍难分,虽然铁镜公主抱着阿哥,对于二人却宛若无物。当爹的一走,还不知道回不回来,竟看不出对孩子的丝毫感情。

《哭堂》一场,当佘太君质问杨四郎:你可知这“天地为大,忠孝当先”?时,杨四郎又提到了阿哥:儿若不回去,你那媳妇孙儿,就要受那一刀之苦。为了儿子,我得回去!于是,杨四郎根本不喜欢的阿哥,又被利用了一番。

为什么阿哥这么悲催呢?最终答案在《回令》一场中揭晓。孩子算什么呀?为了救丈夫,就把孩子摔了:阿哥摔与老娘亲!倒是二位国舅说出了实情:您要是舍不了小的可救不了老的!要是救了老的,何愁没有小的啊!

呜呼,阿哥不会说话,可憋屈死这孩子了!

于是,我又想到了《苏武牧羊》中,苏武和胡阿云的儿子,想起了《文姬归汉》中蔡文姬的儿子……阿哥至少比他们要强,没有被他的父母抛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