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临终前留下短短4句诗,却道破人生三境界,多数人只到第二层

人生的意义绝不在于单纯的追求物质上的充裕,精神上空虚的人,走这一生就是白来一趟罢了。

毕竟,赚再多的钱,倘若精神上空虚,那么难免会感到人生寂寞没有什么方向。可是,说来道去,这世界能够真正明白自己想要什么,领悟到人生境界的人少之又少。

可倘若自己悟不透,那么也无需枯等时间教给我们答案,我们倒不如求助于前贤。苏东坡在临终前为世人留下4句诗,却道破了人生的三大境界。

前人之事,后人之师。

尽管苏轼所处的宋朝已经距离我们过于遥远。可是,回首这位伟大先贤的一生,我们却会不自觉的被其吸引,其一生曾到达过巅峰,却也成落入深渊。

在最苦难时,他被小人作怪,贬到了当时最落魄,最南面的海南岛。

在最辉煌时,其落笔也曾使得洛阳纸贵。

所以,这样一位伟大先贤留下的人生智慧,在任何一个时代都绝对不会落伍。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庐山烟雨》

唐以诗为荣,而宋则以词为荣。苏轼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词上的造诣登峰造极。可其作诗却同样入木三分,首首结为经典之作。而苏轼临终前作此诗,即为一代文豪的临终绝唱,也是他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忠告。

《庐山烟雨》北宋.苏轼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全诗细细数来,不过二十八字,却具有诸多妙处。其中最明显的一处是,诗的开头和结尾是同一句。

这种相同细细品来,却是苏轼想要告诉后代的人生哲理。

庐山烟雨浙江潮

这句听起来是简简单单,却刚好是涵盖了山水。

前后两句,山水未曾变过,可心境,时间不同,看到的东西也就全然不同。

这看到的第一重境界便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大多数人在处出社会时,都仍处于这最简单的第一层境界。由于对外知之甚少,从象牙塔到社会圈,这中间大部分人都要挨一次社会的毒打。

所以,在这次毒打之前,这些人仍处于见山是山的境界。

第二层境界则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往往是大部分人在入社会多年之后到达的境界,因为现实的磨练,我们不再单纯的将山视为山,水视为水。而大部分人也是停留在这一层境界,再未曾走出去。

可是,真正的第三种境界,却可能是万人中未必能有一人能够达到。

这种境界还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可这时候的人已经进入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状态。

当一个人有放下的觉悟,能够超越世俗的限制。这时候这个人就已经达到了最难做到的第三种状态。虽然是万里无一,可是,向这个方向努力,却也可以让人的一生受益无穷。

苏轼一生的经历,决定了他拥有常人难及的智慧和人生观,这让其作品具有一种理性的智慧。多读苏轼词,你会发现,你在不知不觉中,会将他的智慧提炼出来,化为己用。《苏轼词传》便是这么一本人生的智慧之书。

读苏轼的词,可以医心;品苏轼的人生,让人奋发。

读《苏轼词传》不是读他的诗,是品读他的人生,品读他的豁达。

《苏轼词传》囊括了了苏轼一生中所作的词和传,而且,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以当时的时代背景与社会观念为出发点,对苏轼的一生、词传艺术、官场活动等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文笔华丽而不浮夸,如此心静方能品人间至味。

用唯美深情的笔触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体会到他作词时的心情,从而更加了解苏轼的思想。

除此之外,这套书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