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勇:唯有自己快乐了,孩子才会好转
绝大部分家长最初找我咨询时,都是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这很正常,因为青春期的孩子一旦叛逆起来,确实让人焦头烂额,苦不堪言。不少孩子完全不读书,宅在房间里不出门,天天黑白颠倒,亲情冷漠,三言两语不合意,就会恶语相向,所以家长几乎天天没有好心情。
而我常常讲:教育孩子,累就错了。累就是一个信号,提醒我们需要改变了。而要想影响孩子转变,愁眉苦脸就错了,轻松快乐就对了。很多家长最开始听到这句话,感觉很纳闷,感觉有点莫名其妙。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家长愁眉苦脸,往往说明家长还没有放下,还在替孩子承担,还在替孩子着急,他在重复过去的老路,所以孩子的情况还会一直恶化下去。
另一方面家长如果愁眉苦脸,那么说明能量状态很低,很多家长是看待孩子好转一点点,比如孩子说明天我去上学,家长心里就会轻松开心,如果孩子第二天早上又没去,很多家长就会失落,焦虑,甚至愤怒。如果处于这个状态,那么相当于一直是孩子在影响家长,孩子本身就处于一个糟糕的状态,家长还被这种糟糕的状态一直牵引,那么整个家庭就会进入负面循环。
只有家长自己的能量高了,自己轻松了,自己开心了,这个时候才可能会影响孩子。那么如何才能够让自己轻松快乐呢?
首先家长要做到三放原则,什么是三放原则呢?三放原则就是指放下,放手,放心。
放下就是指家长要彻底的放下替孩子承担,彻底的把属于孩子的事情还给孩子,让孩子自己面对承担。
放手就是我们开始不要过多地管孩子,不管总比乱管要好得多,很多事情让孩子自己来,即使他眼前摔跤,也要让他自己来,因为犯错摔跤是成长过程的必然经历,你越不允许孩子摔跤,孩子摔得越惨。
放心就是指相信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是有一定的自我恢复能力的,家长越是焦虑,担心越是不知不觉,想要强行干涉孩子,想要控制孩子,最后孩子越来越糟糕。相反的家长真正相信孩子,放手了,彻底地放手了,孩子虽然眼前也不会变好,因为十几年的问题不可能那么快。甚至当你放手后,他会表现的更加糟糕,更加沉迷网络。但是经历混乱、摔跤也是成长的一个正常过程,当我们放手后,真正相信孩子后,然后学会逐步树立原则后,孩子就会逐步好转。
其次,对应的,家长要避免三个过度:过度保护,过度关爱,过度期望。这是现在很多家长普遍会进入的误区,这也是很多孩子出现教育问题的常见原因。家长要想破除三个过渡,就要学会多照镜子,多看看把孩子教育的很好的家长,多看看专业老师讲,对比自己平时所做,看自己是否又过度了。因为现实当中很多家长自己过度保护,过度关爱,对孩子有过度的期望,但是自己却没有察觉,所以一直没有转变。
最后,家长要想孩子好转,要管好自己做到三不。
第一个,不想,不要想着怎么解决孩子问题,要想怎么让自己身心轻松,自在。不要想着怎么改变孩子,只想着自己怎么更好地学习,不要想着孩子什么时候改变,只需埋头学习,问问我学习成长了多少。
第二个,不做。不要再做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了,哪怕明明知道孩子那样做会犯错误,也不主动帮助,要永远记住,犯错就是成长。家长不但不要替孩子做事情,反而要学会“偷懒”,尽可能的把家里的家务活逐步丢给孩子自己做。很多家长容易进入的误区就是,我提醒孩子洗袜子了,但是他还是不洗,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帮他洗了。这其实也是界限不清,决心不够导致的,家长要想孩子转变,哪怕孩子房间像垃圾场,哪怕孩子没有袜子穿,没有内裤穿,也要把这个结果交给孩子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行为带来的后果自己承担,家长说一万遍不如让孩子承担一次后果。
第三个,不说。孩子做的越不好越不说,彻底的打动孩子的心,让孩子口服心服,使得孩子自己去反思,自己去考虑自己的未来。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是想要变好的,没有谁真的喜欢破罐子破摔,所以面对孩子做的不好的,我们不用说,越说孩子越烦躁,越是对抗。
相反地,我们不说,孩子内心慢慢的反而想要变好。同时我们学会每天看孩子做得好的一部分,看到孩子虽然在迷茫痛苦当中,依然有做得好的一部分,不断地看到孩子的好,想到孩子的好。那么这个时候孩子也能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态度,不知不觉孩子也会朝着好的方向变化!
所以,家长将过去的思维颠倒过来,不再以孩子为中心,将时间精力聚焦于自己的学习,锻炼身体,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让自己的心情好,让自己活得轻松,活得舒畅,我们好了,孩子才会真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