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前沿】“焦躁不安”和“镇定自若”:都取决于前庭功能

供稿:吴沛霞

审稿:李华伟 教授

“焦躁不安”和“镇定自若”:

都取决于前庭功能

前言

自古以来,前庭疾病和精神心理状态之间藕断丝连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许多研究指出精神心理因素可能与特定的前庭疾病有关,尤其是焦虑状态,更是被主流观点认为在前庭疾病进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事实果真如此吗?近期Thomas Brandt和Marianne Dieterich就前庭疾病与精神疾病共病的现象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一些新见解

01

前庭系统和焦虑系统之间

存在着密切联系

前庭系统和焦虑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主要基于各神经核团、连接中枢、丘脑皮层网络,以及小脑的参与,调节感觉运动、情绪、认知和内脏反应,并维持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或平衡。各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内耳、丘脑皮层和边缘通路的神经递质,以及蓝斑和中缝核的5-羟色胺和非5-羟色胺投射。神经系统及各种神经递质参与的内分泌和自主应激反应过程展现了前庭功能与焦虑情绪的相互作用。

02

结构性前庭眩晕综合征:

精神心理疾病的共病发生率显著增加

大多数结构性前庭眩晕综合征和平衡功能障碍通常伴随有精神心理方面的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焦虑、恐惧和抑郁。

在一般人群中,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约为20%,而一项横断面研究却显示在眩晕疾病患者中近50%患有精神障碍,特别是前庭性偏头痛(32.6%-65%)、前庭阵发症(32.6%-51%)与梅尼埃病(25.9%-57%)。

03

前庭功能减退:焦虑水平较低

与大多数结构性前庭眩晕综合征不同,慢性单侧/双侧前庭病患者中精神心理疾病的共病发生率没有显著增加(17.2% vs 17.8%),并且该疾病患者眩晕相关的焦虑水平较低。这是一个全新的发现,由此也引出了一个新问题:前庭功能的丧失是否会降低焦虑的程度?

相关研究及结果

德国慕尼黑眩晕和平衡障碍中心进行了一项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为7083名确诊的以眩晕、平衡障碍为主要症状的门诊患者,2010-2012年(group 1, n=687)和2015-2017年(group 2, n=6396)。

以眩晕残障问卷(VHQ) (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分数从0~4分表示“从不”到“总是”,总分0~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眩晕对其的影响越严重)测量躯体和心理障碍

以Beck焦虑量表(BAI)、状态-特质焦虑自评量表(STAI)和特质焦虑量表(Trait Anxiety Inventory, TAI)进一步评估总体焦虑。上述量表均采用1到4级计分,累加总分越高,说明个体的状态性焦虑水平越高或者焦虑特质越明显。

结果一

慢性单侧和双侧前庭病(BVP)患者的VHQ焦虑评分最低,功能性眩晕患者的VHQ焦虑评分最高。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前庭性阵发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性偏头痛和功能性眩晕患者的VHQ焦虑评分明显高于BVP患者。

结果二

与前庭功能亢进或急性张力失衡的患者相比,慢性前庭功能减退,无论单侧或双侧前庭病(BVP)患者的TAI量表焦虑得分和精神共病的患病率均较低。

04

BVP患者眩晕/平衡-焦虑关系的

四个特征表现

  1. 尽管患者经常发生跌倒,但他们较少抱怨或害怕跌倒;

  2. 与其他结构性前庭眩晕综合征不同,BVP患者对于恐高症的易感性并不比普通人更高;

  3. 精神心理疾病的共病率较低;

  4. 与眩晕、视振荡(振动幻视)或姿势失衡相关的焦虑较少。

05

适度的前庭刺激有利于调节情绪、

促进睡眠

前庭系统对人的心理状态、情绪和焦虑水平均具有调节作用。适度的前庭刺激有利于缓解焦虑情绪,还可缓解女性的经前综合征。已有可靠的神经生理学研究证明,适度的前庭刺激可以帮助改善睡眠。

结论

无论是“过多焦虑”还是“过少焦虑”,目前似乎都可以归因于特定条件下前庭功能是增强(急性兴奋或急性前庭张力失衡,如前庭性偏头痛、前庭阵发症)还是降低(慢性前庭功能减退,如单侧或双侧的前庭功能减退)。

我们需要对眩晕患者的精神心理疾病共病和由于特定的前庭功能疾病所引起的焦虑(不满足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进行区分。值得注意的是,在双侧前庭功能减退的患者中,精神心理疾病的共病发生率和眩晕相关焦虑症的患病率都很低。

参考文献

[1] Brandt T, Dieterich M. “Excess anxiety” and “less anxiety”: both depend on vestibular function[J].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19, 33(1):1.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