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口站:中国最大的欧式火车站,武汉三大特等站之一
在国内,欧式火车站并不鲜见,如哈尔滨站、青岛站、汉口站等等。但若提到中国最大的欧式火车站,就必须要好好说一说汉口站了。
汉口站,为武汉三大特等站之一,是武汉铁路枢纽规划中“四主两辅”客站布局的“四主”之一。
建筑面积为19.3万平方米,站房总面积8万平方米,1座人行天桥、3个地下通道、7个候车室,汉口站共有10个站台、18个站台面,20条股道,是我国最大的欧式建筑风格的火车站。
提到这座火车站,就不得不将张之洞搬出来,他与武汉之间的相互成就是中国近代史上非常璀璨、光辉的一页。
每次从汉口站出发去各省各市的时候,我总在想,这座如此庄重、典雅和大气的火车站,究竟是有着一段怎样的历史?
我第一次来武汉,就是从这里下的车。走出车站,回首一看,这座华中大城市非凡一般。昔日的大汉口,比肩上海,被誉为“东方芝加哥”,其繁荣和发达可想而知。
也正是如此,这座火车站从初次见面就一直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经过漫长岁月的汉口火车站从前身大智门火车站的建、毁、重建和“迁址”,可谓是历经波折。
清光绪十五年4月,时任两广总督张之洞提出了修筑卢汉铁路的计划,清政府为此拨款银200万两,但因中俄边境形势骤变,急修关东铁路,不得不对卢汉铁路的修建进行暂缓。
清光绪二十一年,张之洞又提出修建卢汉铁路的事情,称“中国应开铁路之地甚多,当以卢汉一路为先务”。
三年后,即清光绪二十四年,在卢汉铁路动工的同时,汉口的车站也开始兴建,时隔五年建成,并命名“大智门火车站”,这是当时华中地区第一条标准距离的铁路交通系统。
清光绪三十二年,汉口至北京正阳门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卢汉铁路改为“京汉铁路”,大智门火车站正是汉口这端的终点站。但在辛亥革命阳夏之战中,大智门火车站被毁,后又仿原样重建,其车站大楼是由一位法国设计师设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智门火车站改名为“汉口站”,但由于所在位置自建成后一直不太令人满意,关于有搬迁的提议在当年也是风风火火,但都没有实现,大智门火车站一直使用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直到1991年10月,位于金家墩发展大道新建的汉口站全线开通,大智门火车站这才退出历史的舞台(2001年6月25日,大智门火车站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汉口站外观建筑是明显的欧洲古典风格,与大智门火车站十分相似,两座塔楼守护两侧,站房外部的墙面、窗、檐等都以线条和几何图形雕塑装饰,这象征武汉热忱八方来客,充分表达了“一路可控八九省之冲,人货辐辏,贸易必胜……经纬纵横,各省旁通”。
汉口火车站建成初期,广场面积高达22万平方米,是当时亚洲最大的车站广场。随着后来的东西侧的商业设施的建成和规划,使其显得局促狭小。
但这丝毫不影响汉口站在八方游客心里的印象,站内候车室的设计风格更是具有线条感和几何美学。
此般风格不仅与汉口地区特有的城市肌理相契合,也传承了大智门火车站的文脉和建筑风格。
它就像是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这座城的历史,令国人不忘那段屈辱的历史的同时,也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做了一个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