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FOF随想-绝对与相对
今天我要大篇幅的聊一个有趣的行业结构问题:相对与绝对。
我是一个挺懒的人,从和同行写手的更新频率对比上来看就很明显。但是这次这个话题我觉得很有意思,也是我们一直以来思考着的问题。
匆忙写这个的起因是某量化巨头的资深市场跟我感慨了很久量化内卷和对标问题,在他的路演材料里经常会拿指增和传统的股票多头进行对比,关于这点,其实是有非常强的合理性的。他跟我说他刚刚看了某知名三方代销机构搞的主观多头的池子,其中“13个多头不如我们的300指增,20个主观多头不如我们的500指增”。
国内的量化投资和所谓的对冲基金的元年是hs300股指期货推出的那年,个股对冲至今都没有完善落地。因此,有别于国外主流Long/Short个股配对的组合构建机制,Market Neutral市场中性成为近10年来我国对冲基金的主流策略线。因为成规模的做空工具只有股指期货,直接限制了这些量化基金的整体策略线构建方式。
为了体现“对冲基金”和“量化投资”的特殊性,剥离Beta获取稳定的“绝对收益”是那时候最大的卖点,毕竟标榜市场风险与自己无关,市场上稳稳幸福独一份儿。行业发展初期,大小盘错配都能提供极高的超额收益,加上升水的优质环境,萌芽了“市场中性”策略,奠定了行业发展的基础路线。总结下来就是,追求真正的“绝对收益”,和其他炒股票的公募私募是两个世界。
追求剥离市场Beta的行业大方向定调之后,所有量化从业人员心中都有了一个“指数铆”,想尽办法跟指数较劲,提高跑赢的超额,降低超额的波动,控制行业,控制分割,PureAlpha!体现在“市场中性”策略上,那为了降低回撤,甚至要想尽办法稳定基差波动,不要造成共振。
随着这个“绝对收益”概念稳固,有些看好市场环境的客户开始想说别搞什么对冲了,长期持有,做多中国,刺激点。同时,基差扩大后对净值的侵蚀更明显,按照“绝对收益”来提业绩报酬挣不了多少钱,还很多交给了基差。当然,还有各种各样的其他原因,不展开讨论。所以,就有了“相对收益”产品,指数增强,就是“市场中性”策略去掉对冲。
对普通人,简单来说就是机器和算法选了一大篮子股票,未来大概率会涨。本来正确的情节发展是,“那我们来比比,看看邓晓峰炒股票厉害点还是萤火虫2号那个大电脑厉害点?哪个赚的多我买那个”。但是,惯性是很可怕的,在宣传上量化基金们保持了理工男的执著,为了明确这个是个相对“相对收益”产品,标榜自己只对超额负责的自信,beta是你自己要买的和我无关,指数增强背起了市场中性那时候的各种风控的锚。
从卷“绝对收益”,到开始卷超额稳定性,对策略的各种限制控波动就是为了维持超额高夏普的骄傲。最后给普通人教育后,形成了“超额应该很稳定,应该很高,如果一两周超额不大对策略就失效”的错觉,导致行业越来越难。
指数增强这套哲学从哪儿来,我听过好几个版本。但是,奠定了一个清晰的“相对收益”的产品形式,和市场中性的“绝对收益”有明显区别。
万万没想到,天有不测风云,“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被主观多头鸡贼的基金们各种混淆。长周期价值投资,买行业,买赛道,核心资产,这类概念现阶段成了“绝对收益”的代名词,含义就是老子不看市场涨跌,我的目标就是追求企业的价值成长,赚企业的基本面成长的钱。再具象化一点就是,A企业两年后业绩会翻倍,市场份额会大幅上升,这个企业的价值会反应在股票价格上。我拿住了,到时候企业兑现,我就获得了“绝对收益”,中间的波动都是市场情绪和错误定价。
你仔细品品,仔细品品。
在量化的世界,这就是一个巨大的偷换概念。
理工男们貌似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
“满仓,拿好资产,长期持有”,这些话都没错。但从实际情况看,这是一个“相对收益”策略。因为满仓就意味着会受到市场整体涨跌的影响,Beta风险是依然存在的,拆分看来也是Beta+选股Alpha收益。但是,他们对自己的定义是追求长周期下的“绝对收益”。
同比,指数增强类策略从策略初期开始,就标榜自己做的是一个“相对收益”,因为是与指数对标,里面的收益为Beta+选股Alpha,与主观多头从风险收益来源结构上一致,只是更加分散。
就是这个简单的概念和对标,从根本上造成了量化私募基金销售上的内卷。
夏普,卡玛,索提诺等等指标,一般用来对“绝对收益”来源进行描述和评价的。但是,我们上述“绝对收益”的多头产品基本都一塌糊涂,所以很少使用,你见过高毅景林淡水泉张坤葛兰朱少醒的宣传材料上跟你大篇幅谈自己的夏普和最大回撤么?但在“市场中性”策略的绝对收益评价上出现了可怕的内卷。“国内夏普2以下你还有脸拿出来么?”,这种话放在主观多头市场上是多么毛骨悚然。
更有趣的是,公募基金理论上是“相对收益”产品,他们在行业排名的时和基金合同的对标收益上都讲的是相对,大家都能理解与接受市场对他们的影响。“今天大盘跌了,那我的基金跌了就正常。”,这个就是一个标准的“相对收益”概念。问题来了,我们对这类策略,从量化投资世界的角度来讲,评价这种充满beta的产品理论上是应该剥离开市场影响,去看主观基金经理选股的跑赢市场的超额能力。但是,这时候,不管是市场的宣传还是群众的认知上都是:
“卧槽这几天我的产品涨了6%了,坤坤就是牛逼啊”
“可是大盘涨了7%。”
“那说明他跟上节奏了啊!反正赚了6%。”
不要杠我举例子比较极端,我就是讲的我身边的体会。你也可以观察下你爸妈买基金时候的反应。
指数增强这个策略的出现是有非常直接的历史原因,也有来自于大家对自己极高超额的傲慢以及对beta波动的偏见。但是当量化私募这几年缓过神来卖带有多头波动产品的时候,选了一个最容易内卷,数据最清晰的赛道。在未来的发展中,过分强调超额的稳定性是继承了量化中性时期追求“绝对收益”的行业陋习。从企业发展上和投资者教育上都把这个游戏玩到了死胡同。
既然是对产品整体(包含了beta部分)提业绩报酬,那你为什么还非要上面套一个指数增强的外壳呢。一波大涨下来发现你beta部分提的业绩报酬要比超额部分提的还多,那你到底是卖指数呢,还是在卖增强呢?毕竟你的选股最后还是套了一层行业和风格的风控,这套东西目的就是为了稳定和降低波动。但是,从整个产品的层面上,大家的对多头的评价起点却又不是这么回事儿。想想都别扭。
对标指数,Beta照单全收的同时看超额的绝对值和稳定性,这个时间点看来是一种精致的技术情怀。就像拳台上内行之间清晰的讲一招一式对攻的技巧和细节,但真正观众过来付费看的目的是打没打赢,打赢多少。如果真的要比,你们可以私下聊着比,没必要给普通群众讲太多你们行业内的评价标准。现在规模也大了,收益也不错,是时候可以放开自己的风格/行业的风控思路,降到主观多头的维度去打击一下他们。
如果还没听懂,那我给一个比较直接的建议,几个千亿上下的巨头未来可能会发新的产品系列叫做:洺洪大盘尊享1期,泠浚中小盘精选2期,浣淓行业轮动3期。放开手脚,从产品层面上解放风控。主观多头那套宣传的贯口,抄抄改改加上量化的背景,更加有煽动性。想要打开千亿天花板且给自己的投资行为加上充分的合理性,思考下,是不是只要改一下产品名称就好了?一直以来给我们的束缚,都是来自自己?
“超额”和“增强”这两个名词以后就慢慢别提了,不然永远也进入不到主观多头的“多头绝对收益”产品的大牌桌上。就强调你过去几年每年赚了多少钱,每次大盘上涨你都抓到了,回撤的时候也很稳健。一切,岁月静好。
停止内卷,转头进入一个新的赛道,从改头换面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