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绍琴治高血压,抓手就是内经一句话
今天我想跟大家谈谈,关于温病与心血管健康这个话题。
我在《温病临床实战指南》课程里边曾经提到过一句话,21世纪现代人类的一些慢性病,比如说心血管病啊、脑血管病等等这些疾病,温病学家(对这些)的关注,比其他的医家可能关注得更多,而且套路更全、研究得更深入。
01
02
03
冉某某,男,61 岁,初诊。 头晕目眩,面红目赤,唇紫且干,舌红起刺,苔垢而厚,两脉弦滑有力,按之振指,愈按愈盛。血压180/l00mmHg,病已三十余年,一向服西药心痛定、复方降压片维持。近因动怒,血压剧增,服药无济于事,夜寐梦多,阵阵烦急
另外,你要注意西医的视角,西医描述高血压是从时间的视角来看的。我给大家读一个数据:
25岁到35岁,满意的血压应该是75/115mmHg;40岁以前尽量不要超过80/120mmHg;那么40岁到50岁,血压一般都要增长,但正常应该维持在80/125mmHg;55岁以前,85/135mmHg以下就可以;到了65岁,保持在90/140mmHg就不错。
也就是说,40岁前尽量血压保持在80/120mmHg,65岁保持在90/140mmHg这样的一个数值上,所以它实际上是一个按照年龄、时间的一个次序来理解高血压这件事。
而温病在治疗高血压的时候,不是说从你40岁80/120mmHg,65岁90/140mmHg,不是按这个视角理解的,温病是按照空间感来理解的。大家对此要有理解,这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一种思维模式,看问题的角度。而我们不是说没有时间感,但是我们可能更侧重于空间感。
我在温病课上提到过,有两个患者,一个是高血压,一个是低血压,其实本质上的差异都是气机的出入或者升降出了问题。
所以温病里面特别强调升降出入的气机模型,甚至于说特别强调卫、气、营、血这种浅层和深层的这种空间感的差异。
生石决明20克 生牡蛎20克 珍珠母20克 菊花10克 桑叶10克 钩藤10克(后下) 赤芍10克 丹参10克 茅芦根各10克 牛膝10克 黄芩10克 山栀6克 七剂
二诊:药后眩晕稍减,夜能成寐,脉仍弦滑有力,舌红苔白根厚,木火仍炽,仍用前法加减。 生石决明20克 生牡蛎20克 珍珠母20克 钩藤10克 赤白芍各10克 龙胆草3克 夏枯草10克 丹参10克 茜草10克 黄芩10克 川楝子10克 七剂
三诊:两进清泄肝胆镇潜息风之剂,木火已减,风阳暂息,眩晕之势大缓,夜寐亦得安稳,诊脉弦滑,沉取弦细,舌红苔白,前法继进,再增入滋填,以救肾水, 为治本之法。
生熟地黄各20克 女贞子10克 旱莲草10克 生石决明20克 生牡蛎20克 珍珠母20克 钩藤10克(后下)桑叶10克 菊花10克 丹参10克 赤白芍各10克 牛膝10克 七剂
上方服后,眩晕已止,食眠如常,血压稳定在140~150/85~90mmHg 之间。嘱其素食、忌辛辣,戒烟酒,节喜怒,以巩固疗效。
04
而生命演化到今天,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还没有演化出来去修复这个受损,而且不但没有修复血管内膜的受损的机制,咱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反而长期攻击血管内皮受损的部位,这会加重血管壁上面炎症,这些炎症慢慢会形成斑块。斑块一旦形成,血管就会变得狭窄。血管狭窄如果发生在心脏上,就是冠心病,严重的就是心梗。如果发生在大脑里边,那就是中风。
《内经》里关于心血管病也说了很多,比如“味过于咸,心气抑”。就是吃的特别的咸后,这里的“心气抑”可以理解为心血管里血容量大量增加,甚至出现了水肿的一些问题。还说“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可以理解为是由于血分慢慢形成了郁热,出现了一些斑块,也就是说形成了瘀血。
05
06
作者简介:范英志
执业中医师,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擅长治疗内科、妇科及小儿病症。曾在英国行医10年,并在英国、瑞士、加拿大讲授中国传统中医。对《内经》《伤寒》《温病》有深入研究,并善于把中医与传统术数相结合,构建独具特色的中医学习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