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之为苗”之一:历史上的苗疆与苗民,清朝进行最终的改土归流

记得最初玩《仙剑奇侠传》,女主角赵灵儿来自黑苗地区,游戏里有苗人放蛊的情节。放蛊实际上是一种神秘巫术。因为苗族很古老,他们保留着上古先民的古老习俗。苗族人有自己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等。苗族信鬼尚巫,有独特的巫傩文化。在汉族人看来,这个民族有着非常奇特的风俗习惯,历史上对他们产生一些怪异的说法也很正常。关于苗人放蛊,有比较科学的解释,苗族人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由于气候、地质原因,当地生长有很多虫子,过去的苗族人常会食用其中的一些种类增加蛋白质吸收,有些外来人吃食可能会对某些虫类蛋白质过敏,古代外来的商旅人士无法解释这些不可思议的事情,于是附会出很多奇怪说法。当然,现代苗族人民深受汉文化影响,许多生活习俗已经和汉族人差不多了。游戏中黑苗以穿衣服主要选择黑色布料而著名,在金庸的书中,黑苗往往身怀绝世武功,《仙剑奇侠传》也许受此启发指定女一号赵灵儿是黑苗。

我玩过最早的DOS版《仙剑奇侠传》

金庸的《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里塑造了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苗人凤,此人秉性正义,疾恶如仇,但是不懂情趣。最初,我以为苗人凤的名字显示出作者赞赏苗族人的风格,但转念想来也许未必如此。汉族人中苗姓约有110万人,在2013年姓氏排名中按人口排列到146位。苗姓的由来,大约有这几个渊源:(1)源于芈姓,出自楚国公族大夫熊伯棼(斗越椒)之子斗贲皇的封地。据《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及《风俗通》等所载,春秋时楚若敖之孙、楚大夫伯棼以罪诛,其子贲皇奔晋,食采于苗(故城在今河南济源西,该地有一处地名“苗亭”,据说就是二千六百多年前苗邑遗址)。《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若敖之乱,伯贲之子贲皇奔晋,晋人与之苗。”杜预注:“苗,晋地。”贲皇的后裔以先祖封邑名称为姓,遂成苗氏,并尊苗贲皇及其父亲斗越椒为得姓始祖。(2)源于芈姓,出自上古时期神医苗父。传说在上古时候,有一位神医叫苗父,世人称其为“古医鼻祖”,其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号为姓,得姓时间早于苗贲皇。史书记载苗父是上古巫医,一称弟父。《韩诗外传》载:“吾闻上古医曰弟父。弟父之为医者,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按《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中庶子说法,苗父是“上古为医者”,当生活在黄帝时代以前的某个时代。(3)源于百济、高句丽民族,唐朝灭亡朝鲜半岛上的百济、高句丽国,将其人民内迁辽中、辽西、河北等地,其中有部分族人改汉姓为苗。(4)源于蒙古族,出自明、清时期厄鲁特蒙古四部之一的土尔扈特部沙毕纳尔氏族,汉姓为苗。土尔扈特部是元朝重臣翁罕的后裔。(5)源于回族,出自明太祖朱元璋赐姓。据《赛典赤家谱》载:“咸阳王(赛典赤)奉旨征平西夏,以得胜之兵戍守宁夏、渭南等处,所有兵将保属哈密征调。以名为氏。”(6)源于满族,据《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旗分内尼堪姓》记载:满族乌扎(札)库氏,世居噶哈里(今吉林珲春图们江沿岸)、倭济石(今吉林图们与珲春之间)、绥分(今中俄交界的绥分河流域),其后裔中有议政大臣、江宁将军苗齐纳,他的子孙中有冠汉姓为苗者。(7)在今苗族、朝鲜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苗姓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改为汉姓苗氏。

金庸《雪山飞狐》插图

我们分析苗姓起源,除(4)、(5)、(6)、(7)是明确的少数民族改姓外,另外3种苗姓起源其实都和远古苗族有关。

“苗”字的变迁

苗族是最早的稻作民族,在上古时期就种植水稻。“苗”字是会意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说文》小篆文字其上部分像两棵草的形状,下方是“田”的篆体文字。《说文》,“苗,草生于田者。”这大约是因为苗族先祖是农耕民族,故而得名。但是,苗人自称牡、蒙、摸、毛、嘎脑、仡熊、带叟等,大部分民族自称名与“苗”音接近,也可能因此得名。但不管是何种情形,苗族与中国古代史有莫大关系。苗族又是中华民族中善于打扮和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研究苗族的历史和人文是很有意思的事。

苗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当时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华夏部落联盟,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打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后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 。”

蚩尤死后,九黎部落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迁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信奉蚩尤为其始祖。传说南方氏族部落中有“三苗”、“有苗”。汉魏学者多言三苗是九黎部落后裔。尧曾与三苗战于丹水一带,《六韬》说:“尧伐有苗于丹水之浦”,并将其部分人放逐于三危。禹征伐三苗,大败苗师,三苗从此消失于历史记载中。三苗后裔后来被称为荆楚、楚荆、荆蛮、南蛮等。宋朝以后,苗才从“蛮”中脱离出来,成为单一民族名称。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赤龙公和黄龙公(即炎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蚩尤,焚毁“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这则传说揭示了上古族群争夺生存资源的残酷现实。

在另一则民间传说中,苗族自认为祖先来自“直米隶”(也就是清朝的直隶,今河北一带)。说苗族和汉族是兄弟俩,汉族是大哥,苗族是小弟。汉族大哥喜欢舞枪弄棒,但不孝顺父母;苗族小弟生性平和,非常孝顺父母。后来汉族大哥杀害了父母(作为汉族人我对这一罪名感到莫名其妙,因为孝敬父母是深深烙印在汉族人脑海中的文化基因),苗族小弟与汉族大哥翻脸,但是打不过汉族,被迫逃亡南方山区重新开始生活。这则传说暗示汉族与苗族很早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据研究,苗族历史上有过五次大迁徙:

苗族在历史上的迁徙

第一次大迁徙,苗族先民以其发源地,今四川雅磐江、岷江、巴江、嘉陵江四水的上中流域地带,沿长江向东迁徙到长江中游的南北两岸:南岸达到洞庭、彭蠡之间;北岸达到江汉平原。苗族首次自西向东大迁徙的原因是,远古汉族人与藏族人的共同祖先古羌人南下,迫使苗族先民向东迁徙 。

第二次大迁徙,是苗族先人在长江中游发展壮大,号称“九黎”,与南方炎帝族发生矛盾,打败了炎帝族,一部分追逐炎帝族直达黄河北岸。后来诞生的蚩尤,聪明好学,勇敢善战,后来蚩尤成为九黎族首领,与来自黄河上游的黄帝族发生武装冲突,后来蚩尤战败被杀 。

第三次大迁徙,蚩尤失败后,九黎族各部,大部分经长途跋涉,退回南方。在江南的洞庭、彭蠡之间,建立起三苗部落联盟,这是由北向南迁徙。

第四次大迁徙,三苗部落联盟渐渐强大,唐尧很惧怕三苗、共工、欢兜(即“驩兜”)等部落。到舜即位,马上“分北三苗”,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强大的三苗部落从此瓦解。部分人还逃到东海,被流放到三危的一支斗争不止,直到夏禹时期才初步归顺,在三危山一带居住下来。这次是分途迁徙方向各不相同,三苗由南向西北迁徙,其中部分向东迁徙;欢兜基本未动,即从洞庭、彭蠡之间转移到今湖南西部。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载,“欢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洪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欢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

译文:“欢兜曾举荐共工,尧说'不行’,而欢兜还是试用他做工师,共工果然放纵邪僻。四岳曾举荐鲧去治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试过后却没有成效,所以百官都以为不适宜。三苗在江、淮流域及荆州一带多次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向尧帝报告,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使之变成北狄;把欢兜流放到崇山,使之变成南蛮;把三苗迁徙大三危山,使之变成西戎;把鲧流放到羽山,使之变成东夷。惩办了这四个罪人,天下都悦服了。”

第五次大迁徙,这次迁徙是分途回归。被放逐到三危的一支(三苗),从三危山出发,经过大雪山、渡过浑水河(黄河),朝着南风吹来的方向一步步迁移,过甘肃、青海,经过产牦牛、骆驼的“藏彝走廊”,沿金沙江到川南、滇东北和黔西北,这支苗人的迁徙方向是由北向南。被放逐到崇山的一支(欢兜)由崇山往东,到达今湖南常德一带,又沿水到达洞庭、彭蠡之间。后来周朝视其为隐患,宣王“乃命方叔南伐蛮方”。战国时吴起发武力“南并蛮、越”,占有洞庭、苍梧等蛮、越之地。这支苗人被迫逃进武陵山区,后遭到东汉王朝的一再进剿,被迫“朝着太阳落坡的地方”逃迁,最后达到今湘西、黔东北、川东南和鄂西南一带。这支苗人迁徙的方向是先向东、后向西。往东逃迁的一支(三苗中的部分有苗),慢慢离开海边,逐步往西归迁。他们中间有的人可能到达朝鲜半岛或者渡海去了日本列岛 。

我们分析苗族人的迁徙历史,可以推想源于楚国芈姓的苗姓人先祖可能来自“三苗”;而源于上古芈姓神医苗父的苗姓人先祖也可能来自“三苗”,因为苗族有自己的苗医苗药,苗父治病不采用中医的望闻问切手段,主要是用草药,具有明显的巫医性质;而来源于百济、高句丽的苗姓,很大可能其先祖是渡海而来的“三苗”分支我们在这里提到的“苗姓”人都是汉族人,这说明自古就有苗族人融合进入汉族群体。

事实上,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汉姓是后来输入的。过去苗族没有文字书写苗姓,只用汉字书写汉姓,以致使人误认为苗族只有汉姓,而不知有苗姓。

苗族的三大方言区

根据湘西方言(即东部方言)地区苗族流传的《古老歌话》,苗族祖先盘瓠(盘古)与高辛公主婚后生六子六女,而这六子六女后代即东部苗族的六大宗支,苗姓分别为仡削、仡芈、仡欢、仡卡、仡莱、仡刊。

在黔东方言(中部方言)地区苗姓至今大多可考。如台江县境内有“寨方、寨黎、寨向、寨勾、寨柳、寨嗄闹”等村寨名,其中“方、黎、向、勾、柳、嘎闹”等即为苗姓。

川黔滇方言(西部方言)苗族地区,苗姓比较复杂。“大花苗”(西部方言苗族的一个主要支系),内部有八大姓(宗支),即“蒙周、蒙当、蒙阶、蒙雌、蒙绕、蒙扎、蒙耶、蒙竹”。川南珙县苗族(“白苗”支系),内部有28姓,即“夸叶、夸卯、夸洛、夸让、夸挡、夸虑、夸皆、夸杠、夸众、夸乃、夸两、夸这、夸路、夸抓、夸告、夸巴、夸暂、夸合、夸查、夸那、夸插、夸故、夸勒、夸耸、夸干、夸拿、夸捏、夸策”等 。

秦汉以后,朝廷在大多数苗族地区建立郡县,实行“附则受而不逆,叛则弃而不追”的羁縻政策。五溪地区的苗族先民开始从事农业生产 。魏、晋、南北朝时期,武陵地区苗族的原社会开始逐渐解体。唐宋年间,苗族逐步进入到阶级社会,通过汉、苗民族间频繁接触,促进了苗族封建领主经济的形成。有些“蛮酋、蛮帅”成为世袭的“土官”,这些“土官”境内的苗民沦为农奴,称为“田丁”。南宋开始用官职笼络各族首领,许多土官受到封赏,后来成为大大小小的土司 。

元、明时期,苗族地区的经济已相当发达。明朝于弘治十五年(1502年)在湖南城步苗区开始实行“改土归流”,其他地区开始派遣流官。到明末清初,其他苗族一些地区开始改土归流,使地主经济得到顺利发展。但湘西腊尔山区、黔东南雷公山和古州山区,仍处于“无君长、不相统属”状态,被封建王朝统称为“生界”。

清雍正年间大规模进行“改土归流”,到嘉庆年间,苗族地区的封建领主制才基本消亡 。清朝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民族政策非常成功。苗族地区历经清朝数次“改土归流”,才成为与中原相同的政府直接管理地区,苗族也正式成为中华民族的重要成员之一。这个历程中有着深刻的历史经验与教训,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的民族政策有借鉴意义。本系列文章探讨这一问题。

由于清朝在苗族地区的“改土归流”过程比较复杂,本文仅仅是一个开头。我们先介绍一个概念——“苗疆”。

苗疆从字面上看就是指苗族人生活居住的地区。苗疆所涵盖的自然地理区域 ,在清朝要小于明朝。清朝严如煜写过一本《苗防备览》,是清代后期关于湖南西部和贵州东北部苗族地区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综合性著作。《苗防备览 》中所绘苗疆全图 ,以沅江以西、酉江以南、辰江以北,及湘黔交界以东范围之内为苗疆区域。

《苗防备览 》中所绘苗疆全图

明朝着力开拓湖南湘西苗疆 。明朝开拓的苗疆主要包括今湘西麻阳、凤凰、辰溪、吉首、泸溪、花垣、古丈 ,黔东铜仁、松桃,四川秀山等地。而对于贵州腹地 ,虽沿驿道建置卫所 ,但影响仅限于卫所周围,对南北纵深影响不大。到明朝终结 ,黔东北腊尔山区、黔东南的苗疆腹地、黔中地区的苗岭山脊地带 、黔南的麻山地区等,仍然无土司统管、无基层行政建置、无卫所屯军 ,无汉人进入。

清朝在此基础上沿湘黔驿道、卫所向西南腹地推进 ,以驿道卫所为根据地,向贵州南北纵深开拓。雍正四年(1726年),云南巡抚兼总督鄂尔泰向雍正奏 称:“苗疆四周几三千余里,千有三百余寨,古州居其中 ,群砦环其外。左有清江可北达楚 ,右有都江可南通粤,皆为顽苗蟠据,梗隔三省,遂成化外 ”, “其地之纵横广狭 ,孰得而穷究耶?”雍正十一年(1733年)设立了“新辟苗疆六厅 ”:丹江厅 (雷山县 )、八寨厅 (丹寨县 )、清江厅 (剑河县 )、古州厅 (榕江县 )、都江厅 (三都县 ) 、台拱厅 (台江县 ) ,即今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清朝已越过湘西向更深的西南腹地挺进。

清朝的“新辟苗疆六厅 ”有时也称为“新疆”,可见“新疆”这个地理名词在不同历史时期指代地区不同。清朝的苗疆不是国土拓展后形成的新领土,而是领域内的新开发区。这里的“拓疆”是指国家治理上的不同治理措施和政府人口和赋税的增加,而不是领土。对此,雍正十三年 (1735年)十一月,乾隆在刚登基时下谕中有“贵州古州台拱等处生苗,虽自古未沾王化,然其地实在数省疆域之中”。苗疆在清朝是一个集政治、经济、文化、治安为一体的综合性概念。清朝以贵州为“苗疆”的中心区域。

清朝时期的贵州省

由于清朝重视苗疆的“改土归流”,留下许多图文并茂的书籍。当然有些内容展现了苗疆人民生活与文化落后的一面,但对于研究民族历史则是非常重要的文献。我们先选取一幅清朝留下的苗族人民绘画,今后会逐渐展示一些历史图片。

清朝描绘苗族人民载歌载舞的画面

今天我们谈了一些皮毛问题,在今后的文章中会逐渐展开一些话题。简单结论:清朝的民族政策使苗族更加紧密地加入到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来。

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苗族姓氏

    苗族有两种姓氏,一种是苗姓,一种是汉姓.苗姓是原本固有的:汉姓是后来输入的.因为过去苗族没有文字书写自己的苗姓,只用汉字书写汉姓,以致使人误认为只有汉姓,而不知有苗姓.[1]

  • 你如何度过低谷,就如何度过一生

    他们是蚩尤的后代 也是中国最多美女的少数民族↓↓↓ [一次又一次,你为什么总不倒下] 第四章--西江千户苗寨 下周05话敬请期待 朋友阿肯,30岁,刚刚经历了一场创业失败. 他的人生,是一个大写的&q ...

  • 『苗人的五次迁徙』

    2010年,全国人口大普查,苗族总人口9426007人,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苗族有宗教信仰,主要为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苗族也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有湘西.黔东和川黔 ...

  • 端午节起源与祭祀先祖观察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也称端阳节.重五节.龙舟节.浴兰节等,称谓众多,本身就表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神秘莫测,流变的多元走向. 关于 ...

  • 中国历史上最后的封建王朝:清朝,她有哪些著名的特点?

    作为中国古代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她是有着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同时她也是一个特点特别多的王朝.其中割让领土和受到的耻辱,也是最多的朝代,这是我们所熟悉的.除了这些,清朝还有哪些特点比较出名?或许许 ...

  • 历史上辛辛苦苦做了几十年太子,最终还是没能当上皇帝

    第一位:朱标. 朱标是明朝的第一任太子,父亲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母亲是马皇后,作为嫡长子,朱标深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早在自立为吴王的时候,就已经立朱标为世子(王位继承人).同时朱元璋还给朱标找了大 ...

  • 历史上那些惊艳绝伦女子的最终结局

    来源:公众号艺术 1.断头死 安妮·博林(Anne Boleyn),英格兰王后,英王亨利八世第二任妻子,伊丽莎白一世的生母.安妮·博林出身于一个小贵族家庭,曾在法国宫廷受过礼仪教育,后担任前王后阿拉贡 ...

  • 从“金屋藏娇”到被废后,历史上的陈阿娇,为何最终不敌卫子夫?

    少年相识的发妻,最终还是败给了半路杀出的小三. 历史上的陈阿娇,从"金屋藏娇"到被废打入冷宫,原本有着一个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盛大开局,却最终以长门孤守.一人终老的惨淡局面告终,其 ...

  • 潭湾杉林永分桥:辰溪历史上的汉苗分界线

    "过了永分桥,就是十合苗",这是随大酉文旅调查队前往潭湾铜山进行文旅调查时记下的一句俚语.永分桥,潭湾杨溪上十几座石拱桥中的一座:十合苗,铜山人对麻阳一带苗族的称呼.永分桥位于潭湾 ...

  • 【老白讲历史故事】上古篇之禹伐三苗。三苗...

    三苗,又称有苗.南蛮,相传为颛项之后或帝鸿氏之后,可能是由三个氏族或部落组成的一个部落联盟,活动于江汉流域广大地区.三苗部落联盟在向北扩展势力的过程中与以尧舜为首领的华夏部落联盟发生激烈冲突,战争连年 ...

  • 陕北女歌手崔苗坐炕头唱《东山上点灯》,听完一遍还想听!

    陕北女歌手崔苗坐炕头唱《东山上点灯》,听完一遍还想听!

  • 历史上多尔衮和孝庄在后宫过夜,皇太极知道后去质问第二天就死了

    顺治六年,是多尔衮成为"摄政王"第一年.不幸的是他妻子在一个月后去世了,之后多尔衮便纳娶了当时已经去世两年的豪格的遗孀.在多尔衮在世的时候没有因此事掀起什么风波,但是多尔衮死后,在 ...

  • 历史上十位被自己发明杀死的科学家

    在追求科学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风险.本文中记录了10位发明者与科学家,他们都是在追求真理与知识的道路上被自己的发明杀死. 10.亨利·温斯坦利 亨利·温斯坦利(Henry Winstanley)是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