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吕智杰《激战洪魔》之一:前言
最近骄阳似火,气温偏高,心存焦躁。不如静下心来,一个人,一本书,一首诗,香茶一杯,心静如诗,岁月安好,舒适一夏,恰似莲花不染尘,心如止水度光阴。正如白居易所云:鸟栖鱼不动,月夜照江深,身外都无事,舟中只有琴,七弦为益友,两耳是知音。心静即声淡,其间无古今。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间。面对种种境迂,一笑而过,是人生的优雅,世界那么大,能迂见就是一种缘分。人生苦短,好好爱,用力活,留点空间,让自己从容转身,给人生留点余地,得不自喜,失不抑郁,得失淡定从容。有人牵挂就是幸福,有人守候就是力量。人生得失并存,拥有了清风,就错失明月,最先释怀才幸福,痛而不言,笑而不语,迷而不失,惊而不乱,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一颗感恩之心,可治好万病,机迂如清水,无处不可流,机迂如月光,有隙皆可存。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志忠:
现把我主编的巜激战洪魔》电子稿发给你。稿子比较珍贵,一部分撰稿人已经去世,为了纪念这些人,我建议发稿时,连同这些人的照片一并发表,以表怀念。王培仓(原献县政协主席)是编写此书的发起者,积极召开协调会,亲自撰稿,指导印刷,发行等工作。并亲自进京,赴省找曾在献县工作和献县籍老领导题词,联系出版社,为此书出版立下了汗马功劳。老领导张华,吴芝田,时任老干部局局长的陈法如同志等在此书的编印过程中,都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上网发表之际,再次表示衷心的谢意!
吕智杰
2021.6.1志忠:
志忠: 现把我主编的《激战洪魔》电子稿发给你。稿子比较珍贵,一部分撰稿人已经去世,为了纪念这些人,我建议发稿时,连同这些人的照片一并发表,以表怀念。王培仓(原献县政协主席)是编写此书的发起者,积极召开协调会,亲自撰稿,指导印刷,发行等工作。并亲自进京,赴省找曾在献县工作和献县籍老领导题词,联系出版社,为此书出版立下了汗马功劳。老领导张华,吴芝田,时任老干部局局长的陈法如同志等,在此书的编印过程中,都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在上网发表之际,再次表示衷心的谢意!
吕智杰
2021.6.13
前言
献县地处冀中平原海河水系的黑龙港地区,滹沱、滏阳、子牙三河交汇处,是大半个河北省洪水排泄入海的咽喉要道。境内有五河十堤,堤防长达211.62公里,是河北省防汛任务最大最艰巨的县份。建国以来的50余年中,50~ 18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就发生过4次,特别是1954年、1956年和1963年的洪水之大,抗洪任务之艰巨,抢险程度之激烈,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在这几次的抗洪斗争中,献县各级党政领导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洪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连续作战和舍小家顾大家的英雄乐章,创造和积累了许多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宝贵经验。
近些年来,由于气候干旱,洪水发生的几率减少了,很多年轻干部缺乏迎战大洪水的实践经验,以致在1996年的大洪水面前表现得信心不足,面对险情,不知如何应对。对此,一些曾多次参加抗洪斗争的老同志深感忧虑。原政协主席王培仓同志首先产生了把1996年以前的几次抗洪救灾的经历和经验教训整理成文字资料,留给后人参阅的念头。此想法一提出 ,立即得到老干部们的热烈响应,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回学勇、陈西锋同志的大力支持。在县政协和老干部局牵头组织下,于2002年7月成立了主要由离退休老干部参加的编写委员会,着手对资料的搜集和编写,经过近-年的紧张工作,共写出文稿68篇,计23万字。内容主要反映1954年、1956年和1963年的抗洪救灾情况及根治海河工程的修建情况,文稿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编排的。
与《献县水利志》不同,本书文章着重通过一些鲜活具体的人物和事件,反映当年如火如荼的抗洪救灾场面和感人事迹,再现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介绍在当时条件下的抗洪救灾经验,以期让后人得到启迪,有所借鉴。
本书出版之际正值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发表40周年,谨以此书为纪念活动敬献一份薄礼。
由于时间久远,记忆难免有误,加之编写水平有限,错误不足之处难免,敬请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吴芝田
2003年4月19日
编者简介
赵志忠,笔名赵刚,号国学守望者,1973年4月生,河北省献县淮镇人。作品发表于《诗刊》《中华诗词》《中华辞赋》等。中国作家协会《诗刊·子曰诗社》社员,诗词中国·中华诗词网2017年度优秀通讯员,采风网2017年度十大新闻奖获得者,河北省诗词协会会员,河北省采风学会会员,河北省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秘书长,沧州市新联会常务理事,沧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沧州骄子》编委,《诗眼看世界》创始人,采风网沧州站站长,献县知联会理事,献县新联会副会长、秘书长,沧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七次代表大会代表等。
如果喜欢,就请“稀罕”或“喜欢”一下,然后转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