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谈“素仁格”与“文人树”
兼谈“素仁格”与“文人树”
作者:韩学年
“素仁格”是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广州海幢寺住持陈素仁创立的一个典型个性风格盆景作品形体,后人冠以"素仁格”称谓,是岭南盆景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国内先于“文人树”的出现。
“素仁格”表达的是佛家的空寂修为禅意,技艺采用的是“多一枝觉多,少一枝嫌少”的疏简适度手法,树形瘦、高出托、构图简、枝权疏、大留白,是“素仁格”的显著特征,有别于众多的“文人树”构图和内涵的表达。
在临近的王恒亮先生“文人树"作品前,有盆友与我谈论本刊推出的“老韩说素仁"系列连载的感受,并讨论"素仁格”与“文人树”的同异。在此,我以王恒亮先生的作品为例来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与王恒亮先生的两件作品,有明显的区别,外形表现于"简”与“繁",内涵表达的是“禅意"与“文意"。王恒亮先生的作品是一个相当好的“文人树",我与盆友都很赞赏,但不可论作“素仁格”,因它与“素仁格”的特征对比显得“枝繁叶茂"。
我认为,如果这件作品去掉高干外的部分,那可作为“素仁格”。同一盆树,可分别构思不同的效果来表达不同的涵义。我只是作个试例,如何从外形来分出两者的差异,并不是改成这样就好看了。
“文人树“与“素仁格“在创作过程中对枝托的取舍,是值得深思熟虑的。如创作“素仁格”,下剪要有壮士断臂舍割的心态,那不是一般盆友能认同的,再加入经济、评奖的考虑,只能由爱好来决定了。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