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驾崩,没留下传位诏书,皇后权衡利弊,做出明智的选择
大家都知道从清朝中期开始,大清的皇帝们就选择秘密立储的方式,将接班人的名字写在诏书上,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后面。这是雍正皇帝经历了残酷的九子夺嫡之后,为了防止子孙们为争夺皇位相互争斗而想出的办法。
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驾崩,大臣们马上便去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寻找传位诏书,但是匾额后面却是空空如也,接着在嘉庆皇帝经常活动的范围中到处寻找传位诏书。但不知为何,就是找不到传位诏书。
这下朝臣们有些着急了,按道理说皇帝驾崩,新皇帝要赶紧登基,然后主持各种朝堂事宜以及大行皇帝的葬礼。这找不到传位的诏书,而嘉庆皇帝也没立下遗诏说让哪个皇子继位,这可怎么好呢?
就在大臣们一片慌乱的时候,嘉庆皇帝的皇后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站了出来,她下了一道旨意,说嘉庆皇帝最属意的做太子的人选是绵宁,应该由绵宁继位。绵宁是已故皇后喜塔腊氏所生的嫡子,年纪又长,由他继位也是合情合理。所有绵宁顺利继位,这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
孝和睿皇后当时膝下有两个孩子,分别是皇三子绵忻与皇四子绵恺。这两位皇子也是嫡出,为何她不让自己的儿子做皇帝呢?
说实话,孝和睿皇后所生的皇三子绵忻,是非常有机会做接班人的。道光皇帝绵宁因为是嘉庆与首任皇后喜塔腊氏所生的嫡长子,所以一开始是很受重视的,嘉庆皇帝很早就将绵宁立为了接班人。
但是在嘉庆皇帝去世前几年,嘉庆皇帝对于绵宁这个儿子越来越不满意,嘉庆皇帝觉得绵宁资质平庸,也没什么才干,实在不是做皇帝的料。反而是钮祜禄氏所生的皇三子绵忻聪明机灵,很讨父皇的喜欢。另外绵忻的母亲钮祜禄氏与嘉庆感情很好,所有嘉庆皇帝的天平慢慢往绵忻这边倾斜,一度想要立绵忻为接班人。
嘉庆皇帝有换接班人的打算,但换太子可不是小事,搞不好又是一阵腥风血雨。再说绵宁也不是一无是处,乾隆皇帝就很喜欢这个小孙子,小小年纪就被赐了黄马褂。乾隆皇帝在位满六十年后便退位做了太上皇,嘉庆皇帝做了皇帝。已经行将就木的乾隆皇帝对于绵宁的婚事格外重视,他的婚礼举办得十分盛大,乾隆皇帝还亲自出席了绵宁的婚礼。
这是一场极为特殊的婚礼,因为这场婚礼上有两位皇帝出席,乾隆与嘉庆两位皇帝可谓是给足了绵宁面子。乾隆皇帝一生最重视嫡子,而绵宁正好也是嫡子,嘉庆皇帝真的不敢明目张胆地与老爹作对,即便是后来老爹已经不在了。
嘉庆皇帝在位时爆发了天理教暴乱,暴民攻入了紫禁城中,场面一片混乱。绵宁镇定自若,不仅指挥战斗,还亲自上阵击毙了两名暴徒。朝堂内外对于这个皇子还是赞赏有加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嘉庆皇帝就将册立继承人的事情拖了下来,他认为自己身体一直很好,既然太子人选一直定不下来,那就是先放置一边。可谁也没想到一向身体很好的嘉庆皇帝突然暴毙了,这才出现了众人寻找遗诏而不可得的场景。
钮祜禄氏在第一时间站出来让不是亲生的绵宁继位,是因为从当时形势来看这是最好的选择。喜塔腊氏去世之后,嘉庆皇帝将钮祜禄氏提拔成为继任皇后。但喜塔腊氏毕竟是嘉庆皇帝的原配皇后,他们所生的绵宁地位自然是高贵。选择他为继承人,合情合理,朝中大臣不会有不服气的,新皇帝可以顺利登基,前朝、后宫都不会出乱子。
另外,当时的绵宁已经三十八岁了,而钮祜禄氏所生的绵忻只有十五岁,一个是成年的继承人,一个尚且年幼,如果钮祜禄氏强行辅佐十五岁的绵忻继位,相信不会有人臣服。而年少的绵忻也无法将皇位坐得安稳,自己在没有任何遗诏的前提下强推自己的儿子,只会让大臣们认为自己偏袒,不会受人认可,钮祜禄氏可没那么傻。
绵宁的亲生母亲喜塔腊氏去世之后,继任皇后钮祜禄氏便对绵宁照顾有加,虽然二人不是亲生母子,但是感情也还不错,钮祜禄氏尽到了一个养母的责任悉心照顾绵宁成长。即便是自己的儿子没有继位,但自己已经是皇后了,无论是哪一个皇子做了皇帝自己都是太后。都要被皇帝好好孝顺,钮祜禄氏没必要去争。
钮祜禄氏关键时刻站出来力挽狂澜,并且大方的将皇位让给了绵宁,立刻换来了朝臣们的尊敬以及绵宁的感激。道光皇帝绵宁将她当做亲生母亲一样孝顺,所以这位老太后晚年生活过得还是很不错的。
而钮祜禄氏的两个孩子因为没有争夺皇位的心思,道光皇帝也待他们不错,二人做了一世的富贵王爷。做帝王并非易事,钮祜禄氏的不争不抢,为自己换来了一个幸福的晚年,也换来了两个儿子的平安,不可谓是不聪明。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