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船摇过越来溪
□曹毓民
四年前到了新单位工作,办公楼侧面一条小河悄然流过,桥边立一块牌子,上书“越来溪”三个大字。
在此之前大致知道一些关于越来溪的故事,并未往深里探究。在苏州的历史上有意思、有味道的事儿太多了,许多事情可能在不经意之间就被我们忽略了。
越来溪从东太湖过来,一路向北,穿过现在的吴中大道就进入到我们的校园。两岸绿树婆娑,风景如画。这一段还有几座景观桥横卧河上,更显得风姿绰约,情趣盎然。一批又一批青年学子在溪畔度过他们的青葱岁月,神清气爽地走向社会,去接受社会与职场对他们的考验,而他们的青春气息,却始终萦绕在流淌了两千五百多年的越来溪畔。
越来溪是春秋晚期吴越争霸的历史见证。据史料记载,春秋后期吴越间战事频仍,吴公子光刺王僚夺王位称阖闾,公元前510年与越王勾践开战,吴大败,阖闾重伤而亡。子夫差继位后发愤图强,每日命人立于宫廷中见王出入就大声叫喊:“夫差,可曾忘父仇?”遂于公元前494年败勾践于夫椒(今南太湖附近),越王沦为阶下囚。勾践被掳后卑躬屈膝,牵马尝便,骗取夫差信任后重返越地,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而吴王却远贤用奸,穷兵黩武。趁吴军北上争霸之机,勾践终于在周元王二年(公元前474)举越兵从东太湖循水道而伐吴,攻入吴都成就霸业。《吴郡志》引《史记正义》注解:“越自松江北开渠至横山东北入吴。”史书上将这段往事说得言之凿凿、绘声绘色。清人姚承绪曾寄咏道:“湖上青山溪上兵,豢吴终得沼吴名。”现在的人难以想象,这样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曾经上演过如此残酷的争斗。
嗣后,从史料当中我们不曾发现越来溪在政治、军事上的作为,而其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作用则日益凸现。先民们依越来溪两岸定居,繁衍生息,在石湖南岸越来溪畔形成了一个富有特色的江南古镇,称越溪。明朝莫廷芝建永济桥(俗称南溪桥)、前莫桥(俗称北溪桥)以及迎王桥,三桥的建成为越溪连接东西。清后叶越溪建镇,南溪桥两岸上塘下塘商业始兴,逐渐成为本地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诗云:“溪上山不改,溪边台已倾,越兵来处路,流水尚哀声。”生活在和平时期的人们经常会产生一些怀古之情,越溪自古便是人文荟萃之乡,文化繁荣之地,两千多年来积淀了深厚的吴、越文化底蕴,哺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文志士,书写了一个又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历代写到越来溪的代表作,都有个共同点:先是称赞溪畔的绝美风光,再发幽古之思,然后追怀远去的历史事件。宋代杨备的诗,这样写道:“临流何必吊前非,且说吴宫得意时。夹岸桃花烟水绿,画船安稳载西施。”明代杨基写成这样:“远岫如蛾眉,紫菱盖绿漪。小娃木兰桨,采菱溪上归。溪风摇白芷,撩乱勣花起。疑是越兵来,旌旗照秋水。”
最有意思的一首诗,出自明朝葛一龙之手。葛一龙,苏州府吴县洞庭山人,字震甫,以读书好古致家道中落。还是以越来溪为题:“草烟绿凑柳垂低,桥对斜阳堕影西。听罢情歌听啼鸟,吴船摇过越来溪。”其中“吴船摇过越来溪”句极有意蕴,在当下看来,有意无意间,已为“长三角一体化”做了极有意思的注脚。
闲下时间,伫立桥头,看溪水漫溯。向北一公里许,越来溪便流进了石湖。南宋名臣、文学家范成大尤其钟爱石湖,钟爱石湖周边的山山水水,他筑书院于岸边,晚号石湖居士,徜徉在阡陌,寄情于山水。他的一首《立秋后二日泛舟越来溪》格外有味道:“西风初入小溪帆,旋织波纹绉浅蓝。行入闹荷无水面,红莲沉醉白莲酣。”越来溪畔的田园野趣,映入眼帘,一派和平景象,令人向往。
时间是最好的导演,他可以让兵家纷争之地重归寂静,也可以让那些血雨腥风的故事随着越来溪的水都融入且湮灭在石湖的柔波里。
如今,一批又一批新的大学生来到越来溪畔的苏州国际教育园,开始崭新的生活。站在景观桥上,环顾四周,真是“旺山横山上方山山山在望,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