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之阙,天人合一的中国建筑思维
形与势、美与巧——智的体现。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谈形势,军事上谈,城市上谈,自然景观谈,建筑上也谈。这种形势是一种审美趣味,一种环境感觉,它很有意义。“形”和“势”的关系最典型的有两句话:“远为势,近为形,远观是势,近观是形,千尺为势,百尺为形”。 在一定的距离上,中国建筑讲究势,起伏跌宕,一个组群的概念,不是一个单体。梁思成说看西方建筑就像看油画,站在一个距离去观赏刚好;看中国建筑就是看卷轴画,逐渐展开才能看全貌。看故宫的时候,老远看不见故宫,先看到大清门,然后千步廊,远远看见天安门,过了天安门再看端门,一点点展开。“欲通则塞,欲疏则密”。中国有自己一套的思维模式,远处看大,近处看小。远处看不见细部,就看群落关系,起伏跌宕的关系,到近处时就必须看细部了,包括斗拱,彩画。 中国的建筑艺术观念最强调的不是“美”,而是“巧”,比如巧夺天工,小巧玲珑,鬼斧神工,独具匠心等。中国人的建筑艺术审美趣味,在于创作上的精妙和灵巧。作为中国艺术最基本的追求必须要达到的不只是美,主要是巧。山西有一个非常偏僻的唐代小殿,非常小,三间殿,一看就给人一种唐味,曲线非常好。其实中国建筑也讲究美,只是美在古人看来是不言而喻的事情,而巧是需要工匠创造表达的,势是设计者要综合把握的,形要经过巧妙的塑造。 毫微向背和整与缺——不能十全十美。中国建筑不同于西方建筑过于讲求完美的做法,它有自己的审美趣味。比如讲究向背关系,讲究整和缺。所谓向背,如果大家走在路上,如果大家彼此认识,站在一起就要有一个相互的向背朝向。如果大家不认识,就是自然的,就没有一个朝向。同时过于中正完满时要留有一点缺憾,这是中国人的伦理。中则正,满则负。这种思维反映在建筑上。一方面要保持房子的完整。方方正正的一个房子,不宜东边或西边随便增加,这称为“凶”。但是可以留出一点缺憾,故意少一点东西。故宫西北角上的护城筒子河的河岸抹去了一角,可能就是不能太方正圆满。古人认为不能过于圆满,满则盈,就走向反面了,园林也是这样,有些地方放松,有些地方处理得比较紧。 托体同山阿——天人和合、巧于因借的思想。中国讲究“和合”。这种“和合”表达在中国园林中就是“巧于因借”。建筑本身并不过分追求高和大,而是通过跟自然的借用。中国的建筑本身的规模和尺寸并不特别雄伟,但是中国的建筑还是很有震撼力,就是因为借用了自然的气势。苏州园林有些将虎丘的山与塔作为借景的。秦始皇建阿房前殿,本身不足以贯通天地,就把南面的山峰作为阙,所谓“表南山之颠以为阙”,这些都是巧于因借。中国有很多大山大川,但真正有名的是点缀有建筑物的山。建筑一旦放在山上,登山到了一半才看到,会堂登山者感到一种自己与天地齐的感觉,这就是托体同山阿。长城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借山势,如一条苍龙蜿蜒万里,把整个中国的山川都纳入其中,长城给人的感觉就是与天地山川的契合,中国有特别多这样的例子。武当山是最典型的,武当山主峰像一个乌龟,周围城墙环绕,像个蛇,是典型的古代玄武的形象,周围七十二个山峰都朝向这个玄武,古人觉得非常神秘。“七十二峰朝大鼎”,非常险要奇特,包括藏族的建筑,如布达拉宫之所以伟大也是跟与对山体的巧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