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消谷善饥根源(胃强脾弱)附专方

消谷善饥的人,表现为特别能吃,但吃了不一会儿就有强烈的饥饿感,然后再接着吃,不给吃就难受的要命,但是即使这样吃,也是面黄肌瘦,似乎营养根本吸收不了。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大家喜欢称它为胃强脾弱。

在此首先要明白,脾虚导致无力运化水谷吸收精华这个是毫无争议的,但是胃强,不代表胃的功能强大,而是指胃里的邪气盛。胃里面有什么邪气呢?大家一致认同胃有热这个说法,没错!胃热则消谷,消谷则善饥。关键是这个胃热是从哪来的?不能因为清胃热而又伤到脾阳啊,脾阳已经很虚了。如果清胃热就能解决问题的话,那么这个病就太简单了,也没什么讲解的价值了,问题是你越清越热。

有些人说胃热源自于积食化热,食物待不了几分钟,就被消掉了,哪积的住啊!也有说胃阴虚的,按照这个思路治疗效果一般也不理想。这个源源不断的胃热到底从何而来呢?

相火随肺胃胆的敛降之力下行,而后蛰伏于肾水。胃热就源自于相火的逆升,相火灼烧入胃之水谷,轮不到脾阳的蒸磨,食物就消没了,人体日渐消瘦,此为中消。那么为什么会相火不降呢,相火不降源自于胃气不降,讲得全面一点是脾虚下陷胃气上逆,脾胃表里关系,应该是脾升胃降,二气相交,中气如轮,人体气机升降畅通。

如今相火停在了中焦胃这个部位下不来,导致了中消,而原本相火是要蛰伏到肾水里面,温煦水脏的,相火不能蛰伏,水中阳根不足必生寒,水生木,水寒肝木生长不遂必郁,所以消谷善饥的孩子易怒,肝脾下陷,大便溏稀,或有大便先干后溏,先干估计源于本身的津液不足吧,这点还须深度考究。

水中无足够的火再去支持脾阳(益火补土),而脾阳又得不到食物精华的滋养,因此脾更虚,脾虚则陷,脾愈陷胃愈逆,似乎进入死循环了。这个就是消谷善饥不好治疗的根源所在,它是整个气机错乱的结果。

调理思路:升达肝脾温肾健脾,清降胆胃敛降相火。

小儿推拿手法建议:补脾,补肾阳,清肝,清肺,清胃,逆运内八卦,内劳宫,天河水,足三里,阳陵泉,内庭。可以配合艾灸脾俞,涌泉。

特病专方 - 消谷善饥方

消谷善饥:甘露饮+玉竹+黄精。

方药:天门冬15g麦门冬15g生地黄15g熟地黄15g石斛15g黄芩15g茵陈30g枳实10g生甘草10g枇杷叶25g玉竹30g黄精30g水煎服。【方中用量为我经验用量】

用甘露饮治消谷善饥,另外加玉竹,玉竹的学名叫葳蕤,但少有人知道,玉竹可能较多人知道,它和康乃馨同科。玉竹不寒不燥,可代替人参,黄芪;另外加黄精,黄精吃了以后肚子不会饿。

【验证病案】:2010年6月17日初诊:吕姓男42岁市公交公司司机。经其姐介绍要求治疗能吃不长肉证。刻诊:身高1.78米左右,瘦削,舌略红,苔薄净,脉弦细,口述,饭量特别大,不到吃饭时间就饿了,而且吃完就要上厕所大便,一日两三次。乏困无力,汗多。别无它症。辨证:胃火盛消谷,脾气虚便多。立法:清胃健脾补肾(因多年了,久病及肾)。出方:

天麦冬各15g生熟地各15g石斛15g黄芩10g生石膏30g茵陈30g枳实10g生甘草10g杷叶25g仙鹤草60g补骨脂30g玉竹30g黄精30g五付水煎服。

一周后复诊,大便已正常,一天一次,成形。饭量略减,已不大汗淋漓,乏困好多了。效不更方,续服十剂,饭量巳减去1/3,大便正常,自称腰部巳长肉,人有劲不累,痊愈。

药解:黄精入药始载于《名医别录》,列为上品。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功能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用于脾胃虚弱,体倦乏力,口干食少,肺虚燥咳,精血不足,内热消渴。关于黄精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有一个女佣,大概在主人家里不小心犯了过错,害怕主人惩罚,因此她就逃跑啦,逃到深山野外有相当长的时间。主人家当然也不忍心,怕她碰到坏人或野兽,也担心她没有能力谋生,所以就派人到处寻找;结果有一天就在深山野外碰到了,这个女佣一看到那么多人来,想必要把她抓回去,所以就拼命跑,一溜烟就爬到树上,比猴子的动作还敏捷,后来总算找到了!问她:“这些日子都干什么啊,怎么维生啊?”她说:“我吃一种草根,就不饿啊,一直维持健康。”这植物就是黄精。女佣发现山里所有植物中,黄精的味道最好,很甜。所以以此为食,以解饥饿,又养容面。

附甘露饮:生熟地天麦冬石斛黄芩茵陈枳实枇杷叶甘草

文源:新浪博客作者:王幸福中医

消谷善饥 | 张杰龙

调神汤:柴胡15克、黄芩15克、苏子30克、川椒10克、党参30克、大枣10枚、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生牡蛎30克、大黄10克;桂枝10克、车前子30克。水煎服。

证治范围:植物神经紊乱,癔证,精神分裂症,内耳眩晕症,头痛、失眠、心烦等证见上鱼际脉者。

运用指征:1上鱼际脉;2上鱼际脉并见聚关脉。

上鱼际脉的出现,是肝阳上亢的集中表现。经过几十年的观察发现,这些患者往往性格刚强、脾气急躁,至少在三年以上的时间内心情不畅,对自己的性格采取压制态度,用理智克制自己冲动的性情,由此导致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交感神经的兴奋,血管持续处于收缩状态,血管压力增加,血压增高,久而久之,在寸口脉上,使脉管向上移位,甚至达到掌侧拇指大鱼际,这就是临床见到的脉搏突破腕横纹以上,取名“上鱼际脉”。见到上鱼际脉的患者,百分之九十以上有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目花、耳鸣,记忆减退,胸胁苦满,心中烦燥,身重难转,周身乏力(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等证候,多为交感神经亢奋的表现。

聚关脉,在中医属肝气郁结的范畴,聚关脉者,性格内向,性情压抑,沉默寡言,至少在三年以上为一件事,反复考虑,不能言之于口,不愿告之于人,反反复复百思不得其解,长期的思虑,导致大脑皮层功能改变,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功能受抑制,迷走神经功能占优势,呈现一派抑制性证候:如心率减慢,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胸膈满闷。扩张的脉管在关部相聚,逐渐增大,甚者关部如豆状,故称为“聚关脉”。聚关脉的出现提示迷走神经占优势,呈现抑制性的病变过程。

上鱼际脉与聚关脉提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一个无可非议的事实,在临床有许多患者是聚关脉与上鱼际脉互见。大脑皮层功能紊乱,可以使周身上下出现一系列紊乱现象,寒热不均,虚实互现,如嗜睡多梦,烦燥、疲乏,心跳忽快忽慢,腹部胀满,饥而不欲食,四肢困乏,上热下寒。有时让患者自述,而不能全部诉出,可谓“百病缠身”。但具体检查,无论心电图、脑电图、超声波、激光等现代设备检查,则无一改变。因此属整体的紊乱现象,属于气化病范畴,并无形质病的病理变化,所以在治疗起来,不能单纯治某一方面,而必须讲协调(和法),经过调整,达到动态的平衡,使紊乱的大脑皮层功能趋于正常,这样方可诸证尽消。如失协调主旨,则顾此失彼。

调神汤是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紊乱的汤方,组成根据《伤寒论》107条:“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而化裁得来。选用苏子代替半夏;以川椒代替生姜;使小柴胡汤,既保持协调整体之功,又具有久服而不伤阴蓄毒之益。但在有呕吐症候时,仍取用半夏、生姜,取小半夏汤温胃止呕之功。再以石膏之辛凉、清热、生津代替龙骨,使处方保持清热、凉血、镇静、生津的优势;以车前子代替茯苓,使集聚于体内的病邪,得以从小便排出,保持有一个除病邪的良好通道。方中不用铅丹,以除久服蓄毒之害。经过调整后的调神汤,在临证治疗中具备了四个矛盾点,八个矛盾面,四方同调,八方共治,相反相成,使机体达到一个有机的协调,在方中具下列特点:

1寒热并用:石膏 黄芩以清热,桂枝 川椒以温中。功能紊乱的证候多寒热互见,若单纯以温热之品治其寒,会使上焦火热愈炽;反之,单以寒凉之药以清热除烦,而必会使寒凉其中,中寒愈剧。所以寒热并用,使热邪得清而不伤其中阳,脾胃得温而不助其胸中之热,寒热并用,各免其弊,相得益彰。

2升降并用:功能紊乱的证候,多是寒热互见,虚实并存,一体之中往往上热而下寒,遇此之治,必须调中有治,治中有调,须将低于正常水平者扶到正常水平,高于正常水平降至正常水平,须将上焦之热降至下焦以温其寒,把下焦之寒升至上焦以凉其热,上下交流,气血通达,使其降中有升,升中有降。如同下楼坐电梯,降中有升提的因素,升中有降的意义。如果单升或单降,会使机体的平衡进一步恶化,甚至崩解,协调治疗中同样寓有这样的哲理,所以方中柴胡的升提可使苏子更好的发挥降气作用,二药为用,升降结合,令人回味。

3收散并用:方中牡蛎固涩以敛气,柴胡宣通以发散。上焦集聚,气血 淋巴周流不利,壅塞不通,必须用柴胡疏通发散胸中之邪,则胸满 烦 惊诸证可解。但心是一身之主,心气宜收不宜散,若单用发散之品,必会耗散心气,尤以脉大者为忌讳者。如过用耗散之剂,必然招致不可逆转的危候,所以方中选用牡蛎收敛以固其气,以平衡柴胡的发散之性,使心气不至于过度耗散。二药共用,一方面发散以除积聚之邪;一方面收敛以固心阳之气,使邪得祛而正不损,收 散共济,以奏驱邪固本之功。

4补泻并用:“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病者之所以病,就是因机体抵抗力虚衰而被邪气侵及,故病者本该尽补。殊不知,虚之所以虚,乃因正邪相争,交织于内,气机不畅,气、血、痰、食积聚,耗散元气,使机体易虚。若单用补剂,则会助其病势,反而对机体不利,壅补恋邪,病如一等,故必须将壅塞之积滞,给予祛除,方能为补益精气铺平道路,故用泻法寓于其中,积滞得泻病邪得清,从而为补益正气打开道路。故在调神汤中补 泻并用,使病邪除,淤滞清,气血畅,正气充,使机体的紊乱趋于协调。所以说,调神汤协调整体,具有双向调节的功能,一方之中,有病除病,无病补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清热而不伐中气,气降而不致脱陷,宜通而不耗散正气,补正而不留病邪滞,邪得以除,正得以健。

石膏、黄芩与桂枝、川椒是维持方中药物寒 热的。如果病者呈现亢奋优势,热象明显,可以加大石膏用量,由三十克可增至六十克;如寒象明显,可加大桂枝或川椒用量,由十克可增至二十克;如见背恶寒者,可用附子以加大其温性。寒 热二药的用量,均可视病情而定。关键是初诊时要认证准确,方剂拟定因人而异,一旦定方,则不宜更改,抓住本质,一方到底。

人参与川军是维持补 泻的协调药物。有时人参价格昂贵,久服易燥,可用党参代替。应用多年,党参代人参不见其逊。根据病者虚实程度而调整其量。脉见弦象,腹胀满闷证候明显者,可加大川军用量以泻实;体质虚衰,心悸气少者,加大党参用量以补其虚。

这些证治上的灵活性,是需要知道的。但是,这种变动是有条件的,必须是病性的一方个性突出时,方可应用。一般情况下,必须维护其原则性,一张协调方是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盲目乱调,则不收其效,反乱病情。这点同样是需要记取的,作为一个临床医生,只有真正了解组方原理,熟知药性,又善辨证,才能掌握方向,运用自如。

调神汤服用后,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反应,这与病者的体质、情绪和环境有关。反应一是由于本方是治本为主,是协调显效,见效通常较慢,多是用药数付后症状才得以改善,二十余付药后主要症状才得以好转。这就提醒我们,不要因服用二三付无明显效果而更其方。二是有一部分人服药后,不是病情逐渐好转,而是感觉加重,如头晕、困乏无力、不思饮食等衰弱症状,遇此不必多虑,这是因为药到病所,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激化反应,体质强壮,用药敏感者多见此种情况,痊愈较快,用药期短,约占调神汤证的百分之二十。三是服药后有腹痛、腹泻反应。许多患者怕其泻而惧其方,实乃有效期矣。

调神汤是一个双向调控的方剂,有病除病,无病补体,药到病所,必须先除其邪,病邪被歼,不运至体外,病岂能根治?病情顽固者,开始并不泻,而到用药十余付方泻,但是泻是为了除病,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阶段反应,不必多虑。四是少数患者服药后有嗜睡的现象。这是大脑皮层通过药物矫正后,功能由紊乱趋于正常的一种补偿反应。原来失眠日久,大脑过于疲惫。用药后,机体协调起来,转入恢复阶段,欲补其亏,故出现嗜睡不醒。这是病转恢复的标志,可缩短疗程,使身体很快复原。七三年曾治一患者,服药三付后,困倦嗜睡,其家人忧虑,找到门诊,询问其情。嘱其不必多虑,此乃药病相争,反应出的不良感觉,是坏感觉 好现象,令其尽睡而不必唤醒,每天给予水饮即可。这样,此人连睡六日而醒。后来,到门诊诉说:“自已如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人,神清气爽”,诸证尽然而清。后来又遇数例,均嘱其家属不必多虑。

调胃汤(亦名柴芍汤)

【组成】

柴胡15g、黄芩15g、苏子15g、党参30g、陈皮30g、生白芍30g、川椒10g、甘草10g、川军5g、大枣10枚(擘)。

每日1剂、加水1000ml、文火煎30分钟后滤出第一煎;再加水1000ml,文火煎煮50分钟后,滤出第二煎,两煎合并,分3次温服。

【适应证】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

【方义】

本方实际是大柴胡汤加党参、甘草而成。

2019-5-19

韩某,女,六旬

这个患者主要的症状就是消化快,用医学术语就是“消谷善饥”,刚吃完,不一会儿就饿了,等不到下一顿饭,一天得吃好几次,还有心情烦躁的症状,头也不清楚,大便不利,西医各项检查指标未见异常,综合以上分析,选用调神汤与调胃汤合方加减:

柴胡15g,黄芩12g,姜半夏12g,党参15g,甘草9g,生姜12g(自备),大枣6枚(自备),生石膏30克,牡蛎15克,车前子15克,陈皮6克,白芍10克,熟大黄3克, 6付, 一次一付,一日2次

2019-5-22

症状明显缓解,消谷善饥的症状消失了,头部的症状也减轻了,大便也通利多了,她很高兴,又按原方抓了3天的药,这也是四处求医无果而找到我的,调神汤引火下行,其中的石膏降胃火,剂量足够,故而消谷善饥迎刃而解,调胃汤有顾护脾胃之功,以防伤及脾胃,此方攻受兼备,所以首战建功!

2019-5-25

患者症状消失,康复,她这次告诉我双手颤抖(不是帕金森病)也随着这几天的服药缓解了许多,我嘱咐她治就要彻底,虽然症状消失,但需要善后巩固一下,又拿了三天药。她走前问她的手颤抖能治吗?我说可以,待续!

按语:大家对调神汤和调胃汤不熟悉的,可以百度。

(0)

相关推荐

  • 上卷 《中国医学归元》药理---君药篇(2)

    三大黄 大黄,苦寒之性,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泄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之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除腹满而破癥瘕,消痈疽而排脓血.郁滞热而生,戊土之不降,是以大黄扫腐败,去宛陈,荡除旧痹而为之 ...

  • 中医推理

    病人叙述病症,有胃胀不适等,信息以胃胀比较可靠. 不谦真人以为,胃胀则饮食不能下,少阳胜阳明之故,故下有热而又有胃寒,下热者胆肠,应之为肝,或者为脾,或者二者皆有. 春病在肝,故病必在肝.病不在脑,故 ...

  • 四川十大名医: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上)

    小白郎中:中医医案/医话/学中医学临床的参考文章 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上) 内容提要:李孔定(1926-2011),四川省蓬溪县人,第一.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 ...

  • 胃强脾弱用什么方

    非典型肺炎,也称作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本病为呼吸道传染疾病,主要传播方式为近距离的飞沫传播,或者是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治疗应该采取卧床休息,避免剧烈的咳嗽,咳嗽剧烈者应该给予镇咳剂,咳痰者给予祛痰 ...

  • 消谷善饥 胃强脾弱

    消谷善饥又称为多食易饥,是指患者食欲亢进,进食量比较多并且容易感到饥饿的症状,多是由于胃热积盛,腐熟太过所致.消谷善饥并伴有多饮.多尿.身体消瘦者多见于消渴病,也就是糖尿病.多食易饥兼见大便溏泄者为胃 ...

  • 吃得多却很瘦是胃强脾弱,常用1剂中药方,下气通便,脾胃平衡了

    吃得多却很瘦是胃强脾弱,常用1剂中药方,下气通便,脾胃平衡了

  • 大便总是头干后稀,有可能是“胃强脾弱”惹的祸,教你一招搞定它

    大便总是头干后稀,有可能是“胃强脾弱”惹的祸,教你一招搞定它

  • 大胃王却不长个?关于胃强脾弱,您想知道的都在这!

    正常来说,孩子会经历从厌食.挑食到喜欢大口吃饭这么一个过程,这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认为孩子长大了,是长身体的表现.但有的家长可愁坏了,自家的孩子不是那种不爱吃饭.偏食挑食的,而是胃口特别大,很能吃,不给吃 ...

  • 吃不胖,可能是“胃强脾弱”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所以,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体健康,就得随时把新鲜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血液总是保持一种快速周流的状态.没有淤血的堆积,身体就不会 ...

  • 胃强脾弱?不长个?小儿健脾这样调

    感谢关注 北京丰台医星中西医结合医院 今天 小儿推拿 孩子消化不好,发育迟缓... 有这样一类孩子,平时很能吃,但是却不长肉:体质很差,脸色蜡黄,身体瘦弱:很容易积食,进而导致发烧.咳嗽等症状. 还会 ...

  • 吃不胖,可能是“胃强脾弱”,你还不知道?

    ▼ 在中医理论当中,脾的功能非常强大,被称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所以,要想祛除疾病,永葆身体健康,就得随时把新鲜气血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让血液总是保持一种快速周流的状态.没有淤血的堆积,身体就 ...

  • 胃强脾弱的中医辨治

    < 养生&防病 >微刊46期 在中医内科的临证中,常可见到胃纳如常或食欲旺盛,而大便不化或塘薄泄泻,这种表现出胃纳强而脾运弱的病证,辨证属胃强脾弱证. 清·叶天士评述<脾胃论 ...